■徐福林 傅加平 陳 明 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為打造一流服務窗口,檢驗檢疫系統內正在積極開展窗口標準化以及品牌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窗口標準化建設應與檢驗檢疫文化互相印襯、相得益彰,它是檢驗檢疫文化的識別系統,通過窗口這個渠道,樹立檢驗檢疫形象,擴大檢驗檢疫知名度,取得良好社會效應。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社會組織管理活動已經突破了先前的傳統管理模式,正以一種全新的文化模式出現。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的內部管理活動,經過多年的完善和發展,也處處顯現出文化模式,并日漸形成獨特的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在管理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部門特征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規章制度、行為準則、文化環境、管理模式、外部形象,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所有這些方面的總和構成了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從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的內涵來看,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是檢驗檢疫部門行為模式和思維活動本質特征的總和,它具有精神性、集合性、獨特性、社會性、一致性、無形性、承繼性、時代性、約束性、相對穩定性等幾個特征,它的實質就是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的價值觀—以質取勝、保國安民。
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是一種管理理論,是文化與管理活動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形成、發展與管理學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相當長的時間內,文化現象一直蘊藏于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的內部管理活動中,只不過體現得不夠明顯,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維護進出口經濟秩序、促進外向型經濟健康發展的責任更大、任務更重,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活動也變得更加規范化、透明化、法制化、信息化。這些變化對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過去的管理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新時期加強自身建設的需求,必須尋找一種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充分激發全體成員積極性和自覺性、更為科學的全新管理方式。于是,文化模式應運而生,這種文化模式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便形成了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引領、制度文化提升、行為文化展現、物質文化保障。
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包括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的哲學、價值、精神、目標、道德、習慣、禮儀、制度、形象、風尚、環境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結構。
檢驗檢疫價值是以質取勝,保國安民;檢驗檢疫的精神是團結奮進,嚴守國門,開拓創新,永爭一流;檢驗檢疫的目標是為民、務實、誠信、公平、高效;檢驗檢疫道德是敬業、守信、公平、優質、奉獻;檢驗檢疫習慣是指全體成員長期形成的一種習慣性行為趨向;檢驗檢疫禮儀是指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全體成員關于檢驗檢疫禮儀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檢驗檢疫制度是管理體制、領導體制、人際關系及其未開展檢驗檢疫活動所指定的規章制度;檢驗檢疫形象是服務品牌、技術設備、綜合實驗樓、行業標識;檢驗檢疫風尚是指檢驗檢疫行政管理部門全體成員之間的關系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點;檢驗檢疫環境是指檢驗檢疫行政管理文化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環境。
從目前檢驗檢疫的窗口標準化建設來看,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方針,以深入開展“以質取勝、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以“建優質窗口,展國檢風采”為主題,以打造群眾滿意窗口為標準,進一步加強和推進檢驗檢疫窗口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夯實工作基礎,提高工作水平,提升窗口形象,展示文明風采,促進檢驗檢疫通關便利化,為蘇州“兩個率先”和“三區三城”建設做出新貢獻。這與檢驗檢疫文化的內涵具有一致性。
說到底,檢驗檢疫文化才是被廣大職工所接受并共同遵循的、具有先進性和價值觀的行為規范。檢驗檢疫窗口標準化建設應與檢驗檢疫文化互相印襯、相得益彰。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檢驗檢疫的窗口標準化建設是檢驗檢疫文化的識別系統,具有文化的導向性和輻射性,通過窗口這個渠道,樹立檢驗檢疫形象,擴大檢驗檢疫知名度,取得良好社會效應。同時,窗口標準化建設能夠加速建議你建議文化的滲透,提升凝聚力和感召力。
窗口建設應以人為載體,人是文化生成與承載的第一要素。在建設中要強調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一致的奮斗目標,同時兼顧每個地區差異性,注重標準化和特色化的結合。
避免在推進窗口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重理念”、“輕深植”的現象,只重視理念、形式、視覺效果的創新,求新奇、求美感、求震撼,而忽視了理念背后的管理支撐,離開了檢驗檢疫業務發展的實際進程,離開了解決問題和問題背后的問題,就不成其為理念,只是一個空洞的文字堆砌和視覺組合之物。
古今中外,大凡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文化成果”,無一不是“人們自發參與”的成果,而絕少有“政府推進”的文化成果。因此,檢驗檢疫在窗口標準化建設的核心工作,具體說來,就是嚴格依法行政,提高服務效能,牢固樹立依法依規辦事觀念,做到有為必有據、有為必有序、有為必有責、有為必有果,努力提高法治質檢公信力,確保工作規范、方法得當、程序嚴密、態度文明。從便民利民出發,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能。主動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監督,堅決杜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提升人民群眾對質檢工作的滿意度。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檢驗檢疫的窗口標準化建設是檢驗檢疫文化的識別系統,具有文化的導向性和輻射性,通過窗口這個渠道,樹立檢驗檢疫形象,擴大檢驗檢疫知名度,取得良好社會效應。
[1]《江蘇檢驗檢疫行業文化建設論綱》
[2]《行政文化建設與行政管理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