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婧 溫州醫科大學
該調查報告分析學生對于生活費收支的一些看法,就在校生如何進行更為科學的消費進行探討。
根據樣本的生活費來源、分布狀況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數字特征,推測醫科大學學生總體分布的相應參數;根據性別進行男女兩個總體生活費均值之差的比較以及方差比的區間估計。我們采用隨機抽樣和分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從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選取了三個年級段:10、11、12級學生。我們向抽取的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205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12%。
1.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構成與經濟來源.。統計結果顯示,絕大部分本科生生活費均值的區間估計,發現大部分學生總體的生活費在500元~1000元之間;各個分類總體而言,我們以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為分類標準對總體又進行了劃分,估計出年級以及性別對生活費均值沒有顯著影響,即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生活費結構總體一致,男生每月所花生活費總體較女生多,大三學生生活費總體較大一大二多。根據195份有效問卷的統計結果,月消費額在600元以下的有27人,占總人數的9.60%;月消費額在600元~1500元之間的有132人,占總人數的72.5%;月消費額在1500元~2000元的有9人,占總人數的5.08%,而在2000以上的人數有8人,占總人數比例的4.52%。目前,大學生日常生活費資金主要來源于家庭,其他來源依次是:勤工儉學、助學金獎學金、自主創業、實習打工及其他,分別占32.56%、10.47%、6.98%、4.65%。,高年級同學相對會多做一些勤工助學作為生活補貼。就男女生區別而言,勤工儉學的男生明顯比女生少,生活消費金額靠獎學金助學貸款資助的女生占比例較大,而在實習打工方面男生略多于女生,女生在自主創業方面(包括擺地攤)較男生主動。
2.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構成。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構成主要包括飲食消費、交通通訊費、服飾消費、日常生活用品消耗消費、信息電子消費、學習用品消費、娛樂交際消費以及化妝品、飾品消費。消費構成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第一首要的消費在吃飯上,幾乎所有問卷都顯示大學生消費支出首先考慮的是飲食。
第二,日常生活用品消耗在大學生消費支出中所占比例位列第二,占有73.26%的比重。日常消耗支出男女生相差不大,女生略高,而從年級方面,10級學生在這方面的支出最多,有79.66%,其次是11級學生,占總支出比例70.91%,12級新生比重最低為68.97%。
第三,根據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手機話費的消費也成為大學生消費重要組成部分。打電話給家人、同學、朋友,用手機上網玩QQ、微信、微博,已經成為大學里大學生的一種時尚活動,手機服務功能越來越多,流量、wifi、3G、4G,這就容易出現學生手機話費支出增多,學生話費支出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
第四,195人中服飾消費額占比例較高,10級、11級、12級學生服飾支出占總比例數據分別是53.45%、62.71%、69.09%,而男女生在這方面的支出比例差別非常大,男女生比例分別是38.89%、72.03%。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更多的女孩子到了大學里更加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
第五,娛樂交際消費包括上網、、打臺球、溜旱冰、看電影、旅游等,同學們交往中聚餐,一同出去旅行,或是同寢室的同學生日送禮物都會有些交往的人情費用,195人中,認為這是一項重要支出的有48人,占27.12%。且這筆費用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增多,受性別因素影響甚小。另一方面,大學生正處在一個青春萌動年齡階段,有些同學有了男女朋友后,約會多了,就不得不額外的多了一項開支。
第六,據調查顯示:學生每月花在學習上的支出比例跟化妝品裝飾品的支出比例值相同。其中學習消費主要是書籍費、學習用品費、等級考試費用、考證費等。195人中,認為自己會支出一筆學習費用的有40人占20.51%。
第七,由于大學生對新鮮事物與高科技的追求,部分學生每月都會在電子信息產品方面有一部分的支出,這些學生占總比例的4.07%,這筆支出比較有特點主要集中在男生,且主要集中在大二的年級,且主要以網購的形式出現。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行為、消費心理隨著年齡或者說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容易發生變化。但是理性消費是主流。
第一,大多數人能夠合理計劃自己的消費。195人中在費用開支上31.98%的人有一定的預算安排,合理規劃,38.37%的人本著盡量節省的態度,只有16.86%的人隨性亂花,用完了再想辦法的。換句話說,大部分的大學生在消費時都是有計劃的理性消費,當前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大學生超前消費只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少數現象。
第二,大多數大學生購物時都會有個理智的判斷。有51.7%的人在非常需要此物品時消費,有24.41%的人消費是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消費欲望,還有21.51%的人消費是想買就買。
第三,對于消費傾向比較贊同哪種此項問題,62.21%的學生認為應該以經濟實惠為主,29.65%的學生認為應該兼顧實惠和高檔次,只有1.16%的學生認為應該盡量追求高檔次,還有6.40%的學生消費傾向較隨意。
[1](美)邁克爾·R·所羅門.消費者行為.
[2]季涂平.大學生采用網上購物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科學,2005,(1):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