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唐山市陡河水庫管理處,河北 唐山 063021)
財務信息失真是關于財務管理活動中的財務信息的一種現象,具體是指未能被財務信息真實反映出來的客觀的經濟活動。財務信息失真的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財務信息差錯,另一種為財務信息虛假,盡管財務信息差錯和財務信息虛假均屬于財務信息失真范疇,從兩者的本質上來看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財務信息虛假一般是指,在會計活動中當事人為了實現逃避納稅、隱瞞實際營業虧損或者虛構實際盈利等目的,對財務信息進行周密的安排和造假活動。而造成財務信息差錯的因素一般有,會計人員工作經驗不足、財務人員自身的不確定性或者主觀失誤等。和財務信息虛假不同的是,會計人員是在遵守會計規范的前提下使財務信息與經濟活動目標出現出入的。因此,我們可以將財務失真信息所包括內容用以下兩點來概括一下,分別為財務虛假信息和一部分超過重要性水平的財務差錯信息。
信息不對稱就是指證券市場中各個參與主體掌握著不一樣的信息,這樣的情況導致的結果就是公司財務信息出現失真或者不透明等現象。這種信息不對稱情況同時也可能導致內部交易現象的出現,即公司管理者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對財務信息進行操縱,這樣的行為使得外部投資者尤其是中小股東要想獲得真實信息就更加難,最終遭受經濟損失。
筆者對我國證券市場上的財務信息失真問題進行分析后發現,完善治理結構的缺乏是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的根源。治理結構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公司董事會的決策作用不能得到有效落實,二是監事會的監督作用只是流于表面,三是股東大會中普遍存在“一股獨大”現象。公司內部董事會缺乏獨立的控制權,且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也存在運作不規范等問題。由于監事會的監督作用難以發揮作用,使得公司的日常運作情況不能被及時掌握,進而影響了對公司內部控制行為進行監督的發揮。由于“一股獨大”現象比較普遍,使得中小股東的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從以上幾個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使得相互制約的實質機制缺乏,進而造成財務信息失真的結果。
對于公司來說,他們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實現,誠信并不是公司的最終準則,只有誠信為其發展帶來積極影響而不誠信會給公司利益帶來損失時他們才會遵循誠信。一些公司會通過提供虛假財務信息來欺騙投資者、國際有關機構或者債權人,并由此獲得增加投資、減少稅金以及獲得貸款等利益。一些公司經理層或者負責人會通過影響財務人員或者外聘審計師等手段,來進行不實財務信息的制造,由此來獲得投資者的信任,或者從中獲取職務、股票或者薪金方面的利益。從公司財務人員的角度來說,由于受到上層管理人員的施壓或者自身職業道德的缺失,財務人員可能會直接制造財務信息失真的情況,并以此獲取穩定的職位或者個人利益。財務造假行為之所以屢禁不絕,正是因為財務信息失真能夠幫助一些人得到上述的利益,以及對財務信息失真的處罰力度不夠使得失信成本低等原因。
對財務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能夠對制約經濟活動主體經濟行為產生巨大的作用,它通過規范會計活動中的行為,可以有效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為了實現財務方面法律法規的完善,我們應該首先消除相關法律法規中現存的一些漏洞。進而在法律法規條款的制定上應該對會計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讓財務信息失真等問題無法在規范性的法律法規中生存。對不規范的財務信息應該給予嚴厲的懲治,監管機構可以加大法律執法力度,對制造虛假財務信息的行為進行嚴懲。
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是避免財務信息失真的一種有效方式,各企業應該加強對自身內部財務活動的監督工作,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管機制。首先,企業應該在日常的財務監督中就對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監督進行加強,并對監督內容進行動態管理。其次,為了確保健全完善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能夠被建立,應該在會計信息采集、歸類、總結的過程中就進行管理力度和監督力度的加強,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糾正,從而實現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會計人員作為經濟活動中最直接的參與會計信息處理的人員,他們的職業素質水準直接影響到財務信息質量的高低,因此對會計隊伍進行素質提升和建設對降低財務信息的失真率有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第一,對會計人員的會計知識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具體可以通過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與工作指導來實現,可以通過普及會計電算化,提高專業技能來實現。這是確保財務信息真實性的基礎,能夠使會計從業人員在了解并遵守法規的前提下熟練地掌握會計工作。第二,應該對會計人員進行高度的法律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遵循法律法規在會計行為中的重要性。第三,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的門檻,公司在招募會計人員時應該嚴格執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制度,這樣可以鞭策會計從業人員進行不斷的培訓和提升自身的技能,從而實現公司會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除此之外,對于存在違規行為的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第四,公司可以設置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會計方面的優秀人才,為公司的會計隊伍注入新的活力,進而實現會計信息質量在技術上、層次上的提高。
[1]劉麗娜,張春雨.解析財務信息失真[N].石家莊經濟學院報,2009(25).
[2]周念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失真問題應對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