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芳
(廣西電視臺,廣西 南寧 530022)
2008 年金融危機席卷世界,各國政府紛紛采取措施,中國則推出了一系列“拉動內需,改善經濟”的經濟政策,這些經濟政策的出臺,較大地刺激了國內需求市場,尤其是建設市場,十一五末期,國內建設工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建設工程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投資量大,如此規模龐大的建設工程項目投資也帶來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的問題。國家和地方政府雖然都出臺了工程施工項目領域監管的措施,強調了存在的六大突出問題和監管重點,并且根據審計發展背景推廣了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但是,工程施工項目的資金使用問題還是一個突出的問題,2012 年1 月3 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懲防并舉,遏制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專題,報道了自2009 年7 月2011 年11 月份,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建設領域貪腐舉報案件4.23 萬件的嚴峻態勢。工程領域的弊病遠沒有至此為止,“房子建起來,干部倒下去”比比皆是。一方面,是因為建設領域現行的管理體制造成工程施工項目資金使用不當,在現行的建筑市場管理體制下,給工程施工項目業主提供了制度的漏洞,另一方面,工程施工項目利益主體較多,管控難度加大,內部交易的存在導致了市場的混亂進而造成了資金管理的難度。因此,急需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加強對工程施工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管,尤其是利用審計加強對工程施工項目的全面管控。基于此,本文從審計學的視角,基于跟蹤審計這一熱點,對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展開具體研究,試圖為規范工程施工項目資金使用提供對策建議。
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總體架構是基于全壽命周期的審計體系。全壽命周期指的是工程施工項目策劃到終止全過程的時期,中間包括策劃、開發、設計、建設、營銷、棄止。工程施工項目作為一個廣義概念的特殊產品,也有其全壽命周期。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根據其具體項目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可以將工程施工項目的若干環節進行劃分,整合為便利于管理的若干階段。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相應地貫穿于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并劃分為不同階段。根據項目的復雜性和層次性對審計目標進行設立,對不同階段分別進行重點審計監督,這樣,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體系便可以構建為時間、空間結構、功能行為全方位結構進行。
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是針對工程施工項目全壽命周期的項目概念階段、計劃設計階段、建設施工階段、竣工交結運行各階段管理內容進行的過程審計,全壽命周期內的不同階段,針對項目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審計重點內容,通過項目全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進行審計評價,來實現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目標。
從項目生命周期來看,工程施工項目在開始時,投入的資金量少,在建設過程中,即生命周期中期,投資資金最大,之后逐漸遞減。
從整個項目周期來說,跟蹤審計的重點是招投標審計、合同審計和造價審計。工程施工項目招投標是工程施工項目的重要內容,一般從建設初期即開始進行,招投標后方能確定勘察、設計、監理、施工、重要設備材料供應商,對工程施工項目的造價、質量、進度起到決定作用,因此招投標審計在整個跟蹤審計中舉足輕重。在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中,各類合同如施工、監理、材料設備供應合同占著工程施工項目十分重要的地位,合同審計為跟蹤審計重中之重。工程施工項目前期,要加強工程項目標底的審計,以保證標底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要對項目變更進行審定,項目結算竣工以后要對其造價進行最終審定。
根據工程施工項目的生命周期理論,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可劃分為三階段的審計,即前期階段審計,中期建設實施階段審計,后期竣工交結運行后評估審計。
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的重點應結合合同的訂立、執行及變更相關內控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工程結算和財務竣工決算。主要包括工程施工項目整個過程人員崗位分工與授權批準、建筑項目決策控制、建筑項目各項費用的概預算控制、工程施工項目各項采購用品的價款支付控制、工程施工項目竣工決算控制和監督檢查等方面。
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過程中,應改變傳統的以事后審計為主的理念,跟蹤審計應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如工程施工項目設計和準備階段、工程施工項目施工過程中、工程施工項目竣工階段。因此跟蹤審計過程中要從工程施工項目的總投資概算著手,確定投資來源渠道,并對施工圖設計、建筑安裝施工、設備材料采購等一系列工作進行跟蹤審計,提高這些關鍵性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工程施工項目建成投產后,要對投資、財務、管理等各項活動進行審查,真正讓審計服務于工程施工項目的全過程,真正實現審計的目的,因而工程施工項目審計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是對工程施工項目審計改進的關鍵所在,必須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切實用好各項資源。
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的指標體系包括工程施工項目的立項、設計、招投標、施工、運營的相互聯系的評價指標。這些指標通常是有機的整體,既是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的計量器,也是工程施工項目審計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過程中涉及的主要評價標準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現。
前期階段審計的指標主要是定性評價指標,主要是審計評價項目決策程序的合規性,是否科學地得出論證結果,是否屬于決策失誤的情況,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評估批復,對項目勘察設計、征地拆遷、開工準備、招投標、資金籌集、內控建設等進行總結評價等。
進入項目建設施工期的主要審計評價指標則側重于定量評價指標。建設期的主要審計指標為相關合同的執行和管理情況,項目變更情況,工程建設進度、質量控制、投資控制情況,工程監理的竣工驗收情況進行的評價。具有如建設工期、完工程度、事故率、質量合格率、損失率、投資完成金額、超概金額、資金占用金額、結算審減率等。
營運期的主要審計評價指標主要對工程施工項目的實際營運效果情況,營運成本財務情況,設計產能實現情況,產品結構適銷對路情況,市場占有程度情況等進行審計評價。具體如投資回收期、內含收益率、投資利潤率、銷售利潤率、成本利潤率、產品市場占有率等。
受工程工程施工項目龐大、程序復雜、建設周期長等因素影響,審計力量不足,審計成本有限等困難的制約,只有把全天候的跟蹤變為“關鍵環節”的重點跟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有限資源條件下最大程度擴大審計成果。審計人員應該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可行的審計實施方案,從宏觀層面確定審計工作重點和可能對審計目標有重要影響的審計事項,綜合考慮被審計項目的建設規模、建設周期、建設要求、審計資源和審計成本等多方要素后,研究確定審計介入時間和介入環節。
審計作為第三者參與項目建設的過程,本身不是從事建設管理、施工、監理方面的具體工作,而是履行對上述工作的監督職能。如果在跟蹤審計實踐中不是從第三方獨立的角度來實施審計,而是從建設部門的角度來參與和評價審計事項,甚至與監理、建設主管部門等職責交叉、重復等,不僅違背績效審計提高效率、效益的初衷,更損害審計的獨立性,造成審計職能越位。審計人員應該恪守《審計法》賦予的監督職能,切實把握好監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同時強調依法獨立開展監督。
我國跟蹤審計仍處在探索發展階段,在審計實務的具體操作上存在較大差異,規范化程度不高。一些共性問題的實施標準不一,彈性較大、缺乏統一做法,導致審計工作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雖然部分地方制定出臺了一些跟蹤審計的規范,如江蘇省在規范化建設方面的工作開展相對較早,但相關規范都僅限于本省甚至某市縣地區。全國性法律法規的真空使得跟蹤審計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為確保跟蹤審計有法可依,更好地為工程施工項目服務,應建立一整套跟蹤審計的規章制度,制定跟蹤審計實施辦法,健全審計程序和審計規范等。以此為審計人員提供具體指導,使跟蹤審計逐步進入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科學發展軌道。
[1]周和生.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審計[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陳麗.淺談風險導向審計在跟蹤審計中的運用[J].價值工程,2010,29(30).
[3]時現.工程施工項目跟蹤審計路徑選擇[J].審計經濟與研究,2006(05).
[4]王慶富.項目管理實用手冊[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