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悅 張 翔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安徽 合肥230000;安徽大學商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長江三角洲地區各企業、各部門經濟聯系密切,分工程度與生產的專業化水平相對較高,GDP 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甚至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先水平。其中,小微企業在推進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功不可沒,小微企業遍布長三角各地,具有很大經濟活力。
但是,在如今受到經濟發展模式轉型、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轉向穩健以及外來產品沖擊的影響,小微企業融資難、金融服務不健全的問題更加凸顯,長三角地區許多外貿型的小微企業在外國市場上遭遇了滑鐵盧,不得不把目光轉到了國內市場,但是由于對國內的市場需求把握不準確、沒有充足的資金進行改革整頓使得外貿型小微企業的戰略轉移并不是很成功。尤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信貸規模,商業銀行出于自身安全性、流動性等因素的影響更不愿意將資金投向小微企業。這些因素都使得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生存環境不斷惡化。
1.小微企業在預防、抵制風險方面的能力較弱
在和大中型的企業爭奪銀行信貸資金的過程中,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收益不穩定的因素使得違約風險加大,商業銀行出于增加資金安全性的角度,偏向于將資金貸給大中型企業而不是小微企業,大中型企業有更好的財力支持,這是小微企業難以改變的現狀。長三角地區小微企業遍布,即使商業銀行準備一定量的資金用于扶持小微企業,也要從眾多小微企業中選擇恰當的放款對象,這就導致了長三角地區有許多小微企業得不到完善的金融服務。
2.財務信息失真和不對稱
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相對于大中型企業而言比較混亂,小微企業也不用向社會公開自身的財務狀況,財務監督處于空白的狀態。為了取得銀行的信貸資金,甚至擅自修改財務狀況,使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難以根據小微企業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商業銀行出于降低風險性的考慮就不會向這些信息不充分的小微企業進行貸款業務,這就讓金融服務在小微企業這部分顯得不足。
3.信用程度欠佳,沒有必要的擔保品來幫助小微企業獲得貸款資金
小微企業沒有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大多以私營企業為主,很多私營業主不重視信用的作用,經常會出現拖欠貸款的現象,有的業主在小微企業瀕危絕境的時候甚至會卷走企業資金躲避銀行貸款,這些情況損害了小微企業的可信程度和企業形象[2]。商業銀行的貸款以抵押貸款為主,信用貸款所占的份額少之又少,信用貸款主要是針對信用程度極高的國有企業等單位而不針對小微企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以抵押貸款為主,但是小微企業又沒有足夠的資本擔保品向銀行進行抵押,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業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的可能性,使得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在小微企業這方面存在不足與缺陷。
1.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
保持流動性、降低風險性和增加安全性是商業銀行經營的三大原則,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會深入貫徹這三大原則。出于保持資產安全性、降低資產風險性的考慮,商業銀行往往不愿意將信貸資金投向小微企業。小微企業的抵押能力不足,擔保公司也不愿意為其申請銀行貸款提供擔保,這就降低了小微企業從銀行獲取信貸資金的幾率。
2.銀行貸款原則與程序的制約
商業銀行的貸款項目要報與上一級審批,為了保證審批的通過率,通常會報一些擔保品充足、信用程度較高的大中型企業而不是小微企業。在層層審批的貸款程序中,小微企業很有可能在貸款項目中被淘汰,融資難的問題依舊嚴峻。
3.商業銀行的利率歧視現象
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提供的信貸資金所收取的利率要高于基準利率,這就意味著小微企業要償還高于平均水平的本息,小微企業有可能迫于資金壓力而逃避債務,違約違信的可能性較大。除此之外,利率歧視現象會迫使小微企業退出向銀行融資的平臺,導致小微企業享受的金融服務不充分。
4.政府經濟發展政策的影響
為了追求經濟增速,政府往往偏向于鼓勵、支持、引導龍頭產業和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產業,小微企業得不到政策上的青睞與眷顧。長三角地區經濟實力雄厚,大中型的國有企業和規模較大的企業有力地支撐了經濟增速的提高。為了快速提高經濟增長率,政府希望銀行等可辦理貸款的金融機構將資金貸給龍頭產業,模報酬遞增的產業,這就擠壓了小微企業獲得信貸資金的空間。
1.建立必要的財務管理制度,做到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化
信息失真問題阻礙了小微企業獲得銀行的信貸資金等金融服務,因此,小微企業必須對此作出改革,完善財務管理,加強會計監督和財務監管,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讓會計人員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更為準確的反映,除此之外,還可以實施相應的手段降低管理成本,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會計人員要秉承會計職業道德,堅決不做假賬,以真實透明的賬目幫助小微企業獲得銀行信貸資金,得到完善的金融服務。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才聚集,小微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
2.不斷創新產品的生產技術,培育自主知識產權
重視技術在提高收益上的重大作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于小微企業更是如此,自主知識產權可以緩解小微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面臨的壓力。尤其是在當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技術創新的作用將更加凸顯,小微企業要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加入到自己的創新團隊,在資金安排上要充分保證創新團隊的需求,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鼓勵技術創新。小微企業要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人才聚集的優勢,吸引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愿的人才加入,推動產品質量的升級,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壯大自身的實力。經濟效益好的小微企業會有更大的可能性獲得銀行的信貸資金,享受較為完善的金融服務,融資問題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
3.提高信用程度,重視信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巨大影響力
小微企業的信用達不到貸款機構的要求是其融資難的重要原因,有些小微企業忽視信用的重要性。因此,小微企業要加強信用監管,重視信用在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盡可能地提高企業形象。信用水平較高的企業有更大的幾率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享受切實的金融服務,有更充裕的資金解決企業運行中的各類問題,帶動企業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
1.加快金融機構組織形式的改革,增設新型金融機構
逐步加大對眾多金融機構組織形式的深化改造,增設分支機構、提高運行效率,將目光更多地投向于小微企業占多數的地區。長三角地區經濟繁榮,小微企業眾多,資金需求的缺口比較大,需要設置更多的金融機構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務,擔保公司可以向小微企業提高信用保證,增加小微企業的融資可能性。小額貸款機構的設置增加了小微企業可貸資金的數額。由于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出現了新的特點,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更好地適應小微企業的需求,所以,必須對業務模式進行改革,實行產品的標準化設計,在貸款流程和貸后管理方便做到靈活快捷、簡化程序。
2.擴寬服務對象,做到謹慎選擇
小微企業是非常具有活力的經濟體,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金融機構要改變傳統上重點針對大型企業的做法,在向大中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不能忽視小微企業的存在,尤其是在長三角地區,經濟具有很大的活力,小微企業促進了GDP 的快速增長,因此,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必須改變傳統的服務思想,重視小微企業的作用,可以開發主要針對小微企業的新型金融服務。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向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時候,更多的是考慮風險程度,加強風險管理是個永恒的難題。目前的貨幣市場,尤其是在小微企業的融資市場上,需求遠大于供給,因此,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選擇資信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進行資金援助,這樣既可以降低小微企業的違約風險,提高收益率,又可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實現互利共贏 。
3.存款機構應當適度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率
在中央銀行確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之外,大多數的存款機構會提留超額存款準備金,以備不時之需。存款機構應當適當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增加貸款資金的數額,將資金貸給資信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將小微企業當做重要的貸款對象,在促進雙方提高收益率、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同時,又可以帶動國民收入的增長、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安定,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長三角地區的存款機構若做出此類的改革不僅會促進該地區小微企業的發展,更將推動全國性的存款機構的改革。
4.深化貸款方式的改革,創新擔保方式
傳統的貸款模式以抵押貸款為主,小微企業必須提供充足的資本擔保品,這種抵押貸款方式存在諸多的弊端,因此,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在貸款擔保方式上做出改革,可以采用抵質押、專業擔保公司提供信用保證、一般企業保證等貸款方式,做到貸款方式的創新,有效化解小微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長三角地區經濟強勁,金融市場相對比較完善,有實行擔保方式多樣化的基礎,做到擔保方式的創新。
1.用法律、經濟等多種手段協助民間借貸運行機制步入正軌
即使民間借貸的利率高于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民間借貸依舊是小微企業進行融資的重要渠道。但是,民間借貸市場組織混亂,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的制約,因此政府需要加強立法、保證執法,使民間借貸市場走向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打壓遏制高利貸的存在。對于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糾紛,要依據法律制度的規定,妥善解決金融案件,合法合理地解決糾紛,為民間借貸市場提供司法制度的保障。長三角地區的各級政府和立法司法機構可以率先做出改革,規范民間借貸市場,不斷積累經驗,為全國性改革措施提供模板和經驗。
2.引導、鼓勵金融機構重視小微企業
對于專門向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要給予保護、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同時也要鼓勵大型國有控股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提供金融服務的時候不能忽視小微企業。除此之外,政府機構還可以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作用,政府機關可以指定一些有助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政策交給政策性銀行貫徹實施,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1]劉志鋒,張晨.小微企業融資創新制度安排[J].理論界,2012(08):22-26.
[2]祝健,沙偉婧.基于交易費用視角的小微企業銀行融資創新[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42-46.
[3]武漢大學銀行管理研究所課題組.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的中國式解答——對國內金融機構小額貸款的調查報告[J].武漢金融,2012(05):16-18,26.
[4]孫清華,張瞳,劉瑞林.金融企業防范小微企業信貸風險問題研究——基于RAROC 的視角[J].管理現代化,2012(0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