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葉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206)
在經歷了2008 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以后,近年來,我國國際貿易的總體態勢較為平穩,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對于我國經濟增長所具有的拉動作用也變得愈加明顯。但是,在看到我國國際貿易所取得的成績同時,還應看到一些制約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風險,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主要來自于全球各國貿易磨擦的不斷加劇、反傾銷案件持續增加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普遍存在。如今,全球貿易關系越來越復雜。一方面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使貿易自由化成為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另一方面則是世貿組織框架之下的區域經濟合作得到了十分快速的發展,各類排他性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盡管關稅壁壘這一保護本國市場的手段越來越透明,然而,依然有一些發達國家運用技術性貿易壁壘來制訂產品標準,將他國競爭企業排擠出本國市場。
在國際貿易合同的各項條款之中,價格條款也被稱之為貿易術語。不但如此,貿易術語作為一種國際貿易的慣例,還將明確國際貿易雙方各自的權利與義務。所以,怎樣合理地操作貿易術語顯得十分重要。假如我國的各外貿企業并不熟悉國際通用的貿易術語,那些就會在國際貿易中出現操作上的不恰當,這樣也就很容易為國外的不法商人所利用,以至于產生不必要的貿易糾紛,甚至還會導致相當慘重的經濟損失。
和國內貿易主要是以本幣為清算對象有所不同的是,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貿易之結算具有本幣和外幣間的折算比率這一問題。同時,這一比率由于國際外匯市場出現波動而有所浮動,造成企業的實際收入隨之有所波動,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貿易風險。因此,切實防范外匯風險已成為外貿出口企業必須認真關注的重要問題。一旦出現外匯匯率波動,將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到企業的外幣支出以及外幣收入等業務,進而導致外貿型企業凈利潤有所減少。
在目前的國際貿易業務中,貿易伙伴企業的資信狀況顯得極為重要。為了能夠找到資信較好的貿易合作伙伴,應當在合作之前對對方的資信狀況實施嚴格調查。資信調查既包括進出口雙方之間的資信調查。在簽訂合同以前,進出口雙方要慎重地選擇好貿易合作伙伴,運用一定的措施來調查對方的資信情況。調查途徑主要是通過委托專業咨詢企業或者是借助于銀行代理行對該貿易伙伴實施資信狀況調查。
中國的貨幣與匯率政策是依據本國國情加以制定的,要考慮到具體國情和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人民幣匯率應當在合理和均衡的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對于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來說,美元無論是升還是貶,強勢的經濟體均可運用國際貨幣體系以轉嫁危機,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卻不承擔相應責任。所以,要堅定不移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反對使用強制性辦法以迫使他國提升匯率。
在實施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外貿企業可運用以下技術手段,有效轉移風險。國際貿易主體要依據貿易具體狀況來選擇合理的轉移技術措施:一是合理投保貨物運輸險。因為國際貨運的路途一般都十分遙遠,運輸所需時間較長,有大量風險隱患出現在貨物流轉之中。為轉嫁貨物在運輸中所產生的風險性損失,企業很有必要辦理貨運險,從而有利于企業強化經濟核算,有利于促進外貿事業的發展。二是妥善利用出口信用保險。這是一種由國家提供基金,由專門保險機構向出口商所提供的一種政策性保險業務,其承保對象主要是一般商業保險企業并不愿承保的信用風險,能夠有效彌補貨運險所無法覆蓋到的保險內容。三是積極引入國際保理業務。保理商能夠提供各種綜合性的財務服務,外貿企業可通過該業務以保障貨款所具有的安全性,規避收匯過程中的風險。四是合理運用銀行保函。保函可以十分廣泛地在外貿業務中運用。我國外貿企業應當善于依據外貿業務的具體狀況,合理選用合適的保函以保障本企業的利益。五是合理運用備用信用證。該證還被稱之為擔保信用證或者履約信用證,可以用在投標、還款保證、貨款預付以及賒銷等各項業務之中。對于一部分在法律上禁止銀行辦理保函業務的國家,就可用備用信用證來替代保函對受益人實施擔保。
國際貿易的通例主要是指由某個國際性組織或者商業性團體制定出來的關于國際貿易的一些通則、準則與規矩,目前已為絕大多數國家的金融貿易工作者所掌握,并被廣泛運用。企業在簽定合同、交付貨物、結算貨款等過程中應當嚴格依據進出口貿易操作程序來辦事,確保使用銀行信用以完成貨款結算工作,妥善處理好合同、信用證、單據和貨物相互間關系,特別是信用證和單據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做到單證和單單一致,確保貨款能夠及時清償。
總的來說,由于國際貿易緊緊依賴于環境進行活動,特別是對國際環境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因此,引發國際貿易風險的因素相當多,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更趨激烈和復雜多變,導致國際貿易風險變得更加地復雜化,國際貿易風險事件頻頻發生,并造成了非常大的風險損失。但是,也正是由于環境所具有的復雜多變性,又給我國企業拓展國際貿易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有鑒于此,要抓住這一契機,有效規避風險,使企業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獲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