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民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市分公司
■張明瑞 臨沂大學傳媒學院
論企業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趙守民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市分公司
■張明瑞 臨沂大學傳媒學院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討激勵體系中薪酬體系、工作環境以及培訓計劃和職業生涯發展計劃在企業中層管理中的主要作用。中層管理者是企業成長與發展的中堅力量,建立有效的企業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能夠提高中層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忠誠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企業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存在較多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對中層管理者重視不夠以及對中層管理者的需求特征認識不足。對此,本文作者認為多元化的激勵體系、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完善的培訓計劃和職業生涯發展計劃在著眼解決以上問題中就顯得尤為必要。
中層管理者 激勵機制 需求特征 問題 對策
中層管理者是企業的中堅力量,掌握著生產、顧客、員工的一手資料信息,比高層更熟悉日常經營活動,更能準確地獲得企業所需的信息、及時了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企業對中層管理者激勵問題重視不足,導致中層管理者流失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中層管理者作用的發揮、執行力的強弱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良好的激勵制度能提高中層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忠誠度,使他們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所謂激勵,即“通過高水平的努力實現組織目標的意愿,而這種努力以能夠滿足個體的某些需要為條件”。激勵機制,又稱激勵制度,是指以激勵為基礎的系統體系,具體而言是企業通過制定一套規范化和理性化的制度來反映激勵主體與激勵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是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各種獎酬手段。
企業激勵機制一旦形成,會對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繼而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績效,乃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僅能夠強化員工的積極的工作行為,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滿足員工的需要,實現員工的個人價值,更能在激勵員工個體的基礎上,提高組織的整體工作績效,滿足企業的發展目標,使企業與員工在同一目標的指引下共同成長,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
企業的組織結構一般包括領導決策層、中間執行層和基礎操作層三個層面。對企業中層管理者而言,他們扮演著雙重角色,“既要承擔著企業決策的實踐、目標的落實、戰略的執行以及具體目標和任務分解的責任,又要負責履行高層與基層間溝通協調的職能”。不論企業處于哪一發展階段,中層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都至關重要。構建完善的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有效地激勵中層管理者,具有以下意義:
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直接關系到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和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對中層管理者進行激勵,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增強他們的職業動力、職業興趣和職業責任,繼而提高其忠誠度,使中層管理者成為企業發展的“發電機”,成為企業的核心力量。
中層管理者是企業戰略決策的執行者,是企業戰術決策的制定者。多數中層管理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業務水平,企業的經營理念靠中層管理者來傳遞,經營計劃靠他們來組織實施。對中層管理者實施有效的激勵,可以加強他們的執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麥肯錫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有的公司能保持持續發展,關鍵因素不在于高層管理者,而是在于有一批具有改革潛能的中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善于與他人合作,與一線員工接觸較多,建立起比較深厚的感情,能樹立起領導模范。因此通過對中層管理者的激勵,能夠間接加強企業的凝聚力,創造高績效團隊。
中層管理者懂技術、善經營,具有很大的管理潛能,只要采取適當的激勵機制充分挖掘其能力,他們就很有可能成為企業高層的候選人。
目前,很多企業正面臨著較為嚴重的中層危機,主要是由于激勵機制不完善造成的。企業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薪酬體系是激勵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對企業中層管理者的激勵存在忽略薪酬體系規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注重長期薪酬激勵規劃。有很多高層管理者沒有意識到中層管理者對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缺乏對中層管理者長期薪酬激勵的規劃,導致一些中層管理者為了個人利益追求短期的業績,而損害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根本利益。二是薪酬激勵手段較為單一。薪酬激勵方式缺乏多元化,一些企業高層管理者重視金錢激勵而忽視了薪酬激勵中的福利激勵。單一的激勵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薪酬激勵的效果。
許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不是很重視中層管理者的工作環境建設,把工作環境簡單地等同于基礎設施,忽略了關系環境和工作豐富化。關系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而工作太過于枯燥、單調,會使中層管理者對工作產生厭煩的情緒,不利于他們能力的發揮和長遠的發展,久而久之便選擇離職。
在信息技術和知識迅速更新的時代,企業培訓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培訓能讓中層管理者的技能和知識得到加強和更新,但許多高層對這方面的考慮不太周全,沒有做到長期培訓和短期培訓相結合,或者只是形式化的培訓,沒有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培訓目標不明確、課程不具體、手段不恰當、不重視培訓過程的監督和結果的評價等等,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職業生涯規劃關注員工未來的職業發展與成長,對中層管理者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然而,當前激勵機制對職業生涯規劃重視不足,忽視中層管理者自身的需求與特點,對其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個人成長與發展的需求關注不足,極大影響了激勵的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中層管理者重視不夠。一些高層管理者對中層管理者的重視程度不足,忽視了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的構建,導致激勵手段單一。第二,對中層管理者的需求特征認識不足,導致激勵機制缺乏針對性和特性。中層管理者有不同于高層領導和基層員工的獨特特征,在自身素養、工作態度和作風、職業追求、個人價值等方面存在顯著特征。在經濟需求方面,中層管理者的低層需要已經基本滿足,逐漸向社交、尊重甚至自我實現的需要過渡,他們“通過收入的高低在企業內部感知公平感和市場中的公平感,通過收入高低感知被別人尊重的程度,確認自己對企業貢獻的大小”;在工作環境需求方面,中層管理者更重視工作環境中的人際關系、工作的適度多樣化、工作的自主權以及工作本身的學習機會和成功機會等因素;在培訓需求方面,中層管理者基于其在專業技術水平、管理經驗、心理素質等方面的需求,對培訓要較高層次的需要;在職業生涯發展與個人價值實現方面,中層管理者有較強的職業成長和發展的需求,更期待明確的未來發展走向和路徑,期望實現更高的自我價值。
完善、有效的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的構建,要立足于中層管理者這一特殊群體的特殊需求的基礎之上。基于中層管理者的需求特征,完善中層管理者激勵機制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要制定長期的薪酬激勵計劃。企業高層管理者要始終保持超前意識,時刻考慮到企業和中層管理者的長遠發展,保障中層管理者的權益。可以通過股票期權制等長期薪酬激勵手段,讓中層管理者參與利益分享,激勵他們為自身的長遠利益和企業的長遠發展而努力。
第二,要制定多元化的薪酬激勵手段。既關注中層管理者的經濟收入,又關注他們的長遠福利,諸如保險繳納、公寓住房、工作餐提供等等。企業高層管理者不僅要因人而異制定多元化的薪酬激勵,更要形成動態化的激勵機制,提高薪酬激勵的效果。
第一,形成良好的工作關系環境。中層管理者在工作中面臨著巨大的人際關系壓力,既要處理與上級的關系,又要處理與下屬的關系。高層領導者的有力支持能夠幫助中層管理者樹立良好的形象,使中層管理者更容易得到其下屬的支持和尊重,從而滿足中層管理者領導風范的需求。
第二,實現工作豐富化。中層管理者一般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喜歡有挑戰性的、創造性的多樣化的工作。工作的豐富化能幫助他們學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識,能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需求。
第一,要堅持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相結合。對于上崗不久的中層管理者,可以采取短期培訓,讓他們熟悉企業的業務、崗位的職責和權利,明確其角色,以更好的了解崗位、適應崗位;對于企業的元老級中層管理者可以采用長期的培訓,不斷的更新他們的知識,改善其管理方式,注重提升業務能力的同時加強管理知識與技能培訓。
第二,要堅持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相結合。內部培訓可以讓中層管理者更好地熟悉業務知識、更新綜合管理理念、提升能力、豐富管理技術;外部培訓主要有國外培訓和崗位交流,國外培訓提供了學習外國管理理念的機會,崗位交流則讓他們能夠全面的了解工作環節和企業的經營理念。
中層管理者有強烈的晉升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企業高層管理者應定期幫中層管理者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并有所差異,不同水平的中層管理者其職業發展規劃不盡相同。同時要區別理想能力和實際能力的差異,有規劃地通過定期的培訓來提升他們的能力[4]。通過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讓中層管理者明確其廣闊的成長和發展空間,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價值。
[1]斯蒂芬.P.羅賓斯.組織行為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孫永正.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Accenture. Strengthening the critical core: Tapping the potential ofmiddle to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MiddleManager2009.
[4]周文霞.職業生涯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趙守民(1956.7-),現供職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市分公司機關黨委辦公室,主要從事辦公室管理、黨建和工會等相關工作;張明瑞(1985.9-),高校教師,主要從事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