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雨 李文妍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 青島 266000)
家族企業是指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追求家族利益為首要目標,以實際控制權為基本手段,以親情為第一首要原則,以企業為組織的經濟組織。“企業就是家,家就是企業。”而豐田汽車則是由單一家族企業發展而來的大型企業集團的典型代表。
日本企業文化有以下三個特點:和魂洋才,家族主義和團隊精神和以人為中心的思想[1]。
和魂洋才,是日本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魂”指大和民族精神,提倡從業人員應忠于企業,鼓吹勞資一家,和諧一致,從強調人際和諧入手來穩定勞資關系。家族主義和團隊精神,一種群體犧牲個人的意識、鄉土性及穩定性。把家庭的倫理道德一直到集團中,而企業經營管理的目的和行為都是為了保持集團的協調,維護集團利益,發揮集團力量,通過終身雇傭制、年功序列制和企業工會這三項制度把企業員工緊緊地“捆”在一起,使他們為企業竭盡全力。第三特點是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豐田以為,企業由“人、財、物”組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
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日本民族文化決定的,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學習、創新精神以及日本國民強烈的民族昌盛愿望等,對日本企業文化影響很大。在雙重文化影響下,使得日本企業創造了經濟起飛的奇跡。
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都是以家族企業為主雖然歐美已經超越了這一階段,但家族企業仍然大量存在,顯示出其他形式的企業所不具備的生命力。
創業初期,由于家族企業在資金積累、決策速度、凝聚力方面有著明顯優勢。由于企業的發展與領導者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他們不會為了短期利益而損失企業的長期利益,企業發展戰略一般會從長期利益來考慮。
家族企業實際上是企業與家族的統一體,既是經濟組織優勢一個文化倫理組織。前者基于理性和功能性運作,后者素質備份和情感;前者更多依據客觀的、普遍的規律運作,后者更多的體現為主觀的、個性的色彩[2]。
雖然近代由于股權稀釋的原因,豐田家族的控股率只有在2%左右,但是卻能對集團施加相當的影響,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家族的控制是不弱反強了。
豐田章男在就職當天即表明“車子已經開到了懸崖邊上”。豐田公司的問題不僅僅是巨額虧損,汽車市場白熱化的競爭,“世界第一”的豐田公司也患上了大企業病。
這一制度起源于20 個世紀50 年代,是勞資雙方一種不成文的默契。法律中并沒有雇主必須承擔雇工終身雇傭義務的規定。不管日本如何迷醉于“終身雇傭”,日本幾家著名家族企業都鼓職工“提前退休”。
年功序列制是指職工的工資每隔一定的期間提高一次,職位也每隔一定的期間晉升一次,以終身雇傭制為前提,也是終身雇傭制的配套工程。據統計日本企業的補貼種類有20 余種,崗位工資只有25%。日本企業簡直就像人民公社,個人事務公司全包。
日本作為資本主義國家,注定其勞資雙方的的矛盾不可調和。日本企業的經理人與廣大員工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被視為大家庭的企業內部,老板是“父親”,員工是“兒子”,并非平等的關系,員工被壓抑被剝削,注定了“敬業精神”并不是主人翁意識,向資方爭取自己合法權益的“春季斗爭”,每年都在上演。
豐田神話的褪色,遠比豐田神話的締造快得多。豐田章男剛剛上任,宣布應對虧損開出的藥方與前任社長渡邊捷昭無異,仍然是控制成本,這也是精益管理的核心。為了節省開支,豐田章男宣布豐田汽車退出2011年的F1賽事。但是豐田章男認為曾經“安全第一”的標準被偷換為“利潤第一”。豐田宣稱,零部件成本要再降30%,但豐田零部件種類已經嚴重減少,車門扶手已經從35 種降到3 種。
家族企業成功之后容易滋生自滿心理,不自覺地排斥新文化、新觀點、新理念的進入,這勢必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家族企業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進行管理創新的同時,進行文化創新,把現代優秀企業文化融入家族企業文化之中,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家族企業必須從自身的實際出發,重構企業文化。
強化家族企業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融合。現代企業的競爭實質上是文化的競爭,是積極文化與消極文化的競爭,是開放文化與保守文化的競爭。積極、開放的現代企業文化具有拼搏、奮進、靈敏、寬容、理性和民主的精神,無論環境怎樣變化都可以贏得主動;消極、保守的家族企業文化具有排外、唯親、集權、專斷的特征。家族企業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融合,必須對原有的家族血緣文化進行理性的變革,客觀地保留與摒棄。家族企業要克服家族情結的纏繞,加強家族企業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結合,探索如何將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與家族企業文化有效融合的道路,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企業制度[3]。
[1] 張德. 企業文化研究[M].2 版.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296-298
[2] 莊娜.日本的家族企業集團[D].北京:對外經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3]湯濤.日本家族企業的現狀及其發展困境[J].吉首大學學報,2002,23(4):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