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妙琳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東曲礦,山西 太原 030200)
在職工薪酬會計制度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非貨幣形式的職工福利薪酬發放普遍存在。新會計準則核算中主要采取三種形式,即將自產產品作為薪酬進行發放,將外購產品作為福利發放,或向員工提供無償住房作為薪酬發放。但在具體操作中,非貨幣性福利會計核算的問題比比皆是,如新應付職工薪酬會計制度依然沒有對非貨幣性福利的計量方法和適用情況做出清晰和系統的規范;核算中采取賬面價值還是公允價值沒有明確規定,并且對兩種計量方式產生差額的處理方式也存在明顯的破綻;而企業自行生產的產品作為福利向職工發放,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金流入,一旦將此作為銷售商品進行處理,可以增加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期末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并在利潤表中體現出來。在企業的利潤額中,這部分利潤是沒有真正實現的毛利,利潤表數據缺乏真實性。業務金額越大,對利潤表影響就越大。這可能成為企業操縱利潤的伎倆。
新應付職工薪酬在應付福利費的計提上概念不夠清晰,會計準則中規定“企業應根據歷史經驗,在沒有計提比例和計提基礎的前提下,合理預計應付職工薪酬”。在實際會計業務中,企業經營業績和實際情況截然不同,計提福利費的標準沒有統一性的規定,致使企業在計提福利費的問題上有了彈性空間,產生了一些會計核算問題。例如,一些企業試圖將職工福利費的計提比例升高,從而增加企業成本,減少利潤,避免過多繳納企業所得稅,或是任意降低福利費用比例侵害職工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同行之間福利費計提比例參差不齊勢必對會計信息相比較的真實性產生影響。由于財務和稅法處理差異,使財務的流動負債和存貨成本產生變動。企業可能通過調整福利費的計提比例增加企業福利費發生額、降低利潤,這將直接影響所得稅繳納金額。更有企業根本不對職工福利費進行計提,嚴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
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當期一次性支付給員工的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性支出確認為當期費用,借方計入管理費用,貸方計入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補償超過一年期限的,企業應選擇合適的折現率,在當期管理費用的辭退福利金額中以折現后金額計量,辭退福利與該項金額之差,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在后期支付辭退福利時,計入管理費用。在稅務方面,如果履行足夠的報批手續,原則上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個人所得稅上,個人取得的一次性收入補償金超出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金額之外的部分,需要依照規定如實繳納個人所得稅。和舊準則相比,新準則在辭退補償的會計處理方法上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這種操作流程和稅法規定有著鮮明的差異,使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變得錯綜復雜。與此同時,辭退福利的獲得方式并不能夠信手拈來,其確認也并不明確,在某種程度上辭退福利變相成為企業調控利潤的招數。例如,調低辭退福利侵害辭退職工利益,調高辭退福利,使成本增加,利潤降低。
1.使產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比例加大,有助于企業全方位地反映企業人工成本
原制度中,只是將職工工資總額的14%列入產品成本核算范圍,將提取的福利費按其收益對象分別列入其成本費用,而如保險費、公會經費、職工教育費以及住房公積金等按工資比例計提的費用列入管理費用,直接計提當期損益,所以在產品成本核算中,人工成本的列支不完整,并且不夠準確,表面看來企業人工成本非常低,但真正成本卻隱藏了起來,企業實際耗用的人工成本無法真實體現,企業產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失真。新準則中,清晰了職工薪酬的范圍,將企業向職工支付的報酬及其他相關支出列入人工成本范疇。核算內容做到具體、全面和細化,使企業真實人工成本信息更加直觀準確地反映出來,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導致企業產品實際價值隨之有上浮趨勢。讓企業提供的成本及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可靠,大大提升了會計信息質量。
2.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影響,真實反映企業利潤
新應付職工薪酬會計準則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實際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列支,在與稅法規定產生分歧時,職工福利費類的支出超出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限額的部分進行納稅調整。直接影響企業的流動負債、存貨成本及經營成果。第二,在新職工薪酬會計準則中,企業要按照除辭退補償外應向職工支付的勞務費用及其他應付職工薪酬相關內容確認為負債,依據收益對象的不同列入產品成本、在建工程及無形資產等成本或當期費用,這樣將導致將原來計入期間費用的項目資本化,這樣做的結果是庫存商品、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有所增加,從而也會增加企業當期利潤。
3.讓出口企業經營觀念產生改變
由于新準則將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福利性支出列入了產品成本的人工成本當中,使人工成本提高,最終提升產品價值。進一步看,新準則的實施使得出口企業產品成本得到了提高。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出口型企業將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型,大幅提升出口產品的附加值,讓出口產品在國際貿易中更富競爭力,為拓寬國際市場,增強國際貿易能力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1.有利于應對國際貿易中的反傾銷
在過去的會計準則體系當中,應付職工薪酬會計核算范疇和內涵范圍比較狹窄,導致我國企業產品人工成本在財務報表列示中比重偏低,進而導致產品成本較低,這成為了我國出口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被反傾銷調查的理由。在職工和職工薪酬的范圍內,新會計準則將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大,使我國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向國際產品成本核算制度靠攏,為我國出口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面對反傾銷調查賺足了底氣。
2.有利于國家社保政策的實施
在新會計準則中,要求企業披露的職工薪酬信息更加明細、準確,這些規定促進了政府和社會大眾對企業人力成本的監督和制約,降低企業欠薪和拖欠工資情況發生幾率,避免企業降低員工福利和不遵守社會勞動保障政策情況的發生,維護企業職工利益,有利于國家良好地實施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關閉以剝削勞動力來賺取價值的企業,使我國產業結構向更有利的方向調整。
3. 有利于國家扶持高科技企業政策的實施
新應付職工薪酬會計準則規定在無形資產研發方面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予資本化,這對研發企業來說,為降低企業賦稅、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和補貼資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在薪酬核算部分,新會計準則有利于增加研發經費的投入,稀釋了研發人員待遇和企業利潤之間的矛盾,保證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新應付職工薪酬會計制度將職工薪酬的概念、確認、計量和披露推向規范化,打下了更加準確、完整核算人工成本的根基,為企業正確核算資產、成本及當期損益提供了保證。在企業全面反映成本信息、完善補償制度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重大。會計信息質量得到長足提高,對企業產生積極影響。新的職工薪酬會計制度,對企業自身發展和國家經濟政策落實起到了積極、正確的影響,推動了國計民生的發展速度,盡管新的職工薪酬制度存在缺陷,但其正面意義不容小覷。
[1]程仲鳴,劉合華.企業職工薪酬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J].財會月刊,2012(01).
[2]未紅.公路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