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超
(招商銀行博士后工作站, 廣東 深圳 518067)
在高度技術化的新經濟時代中,企業的競爭已由資源加工轉為信息加工,從運用能源轉為運用理念。全球500 強公司基本都屬于輕公司,在這種背景下,輕資產運營模式成為一流企業的戰略典范。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熱潮中,隨著全球化、資本化、證券化新一輪經濟洗牌與市場變革的推進,以往的資源型制造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勞動力與土地成本、人民幣升值、商品能源漲價、出口受阻等許許多多生死攸關的現實問題。中國經濟將逐漸從資本密集型向以科技研發、品牌影響力、人力資本等為主導的輕模式轉變。現時的商業規律和經濟態勢已證明“輕資產”運營時代的到來。
輕資產時代三個顯著的特征是:(1)產業結構三產化(2)行業輕化(3)企業輕化。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是重資產產業,強調產品價值;第三產業為輕資產產業,強調客戶價值。第二產業意味著生產,第三產業意味著消費。中國目前的問題主要是消費乏力,內需不足,這與中國目前過度重視重資產投資有很大關系。從行業分布來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中介服務平臺、信息安全管理、網絡游戲、網絡多媒體應用類企業,基于產業鏈、供應鏈延伸和細分的服務外包、服務配套、配件研發、商貿物流類企業,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信息收集、處理、整合、傳播、存儲、挖掘、咨詢類企業,基于社會網絡趨勢的即時通訊類企業等新興的輕行業都在以出乎預料的速度迅猛發展,客觀上要求商業銀行必須進行行業投向的調整和金融產品的創新。從企業運營模式來看:“輕資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于占用大量資金的重資產(設備、廠房、原材料)而言,企業的經驗、規范的流程管理、品牌、客戶關系等無形資產占用資金較少,輕便靈活,麥肯錫認為,以“輕資產”模式擴張,與以自有資本經營相比,可以獲得更強的盈利能力、更快的速度與更持續的增長力。
輕型產業和企業組織為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拓展了國內銀行服務的領域和對象,但與此同時,也對國內銀行提出了嚴峻挑戰。
一是對傳統信貸模式的挑戰。銀行對很多新型產業和企業的發展規律和風險特征還沒有完全掌握,顯然無法適應新型企業的“輕資產”特征,很多優質的輕型企業因缺少抵押物而被拒之門外。二是對銀行投融資體系的挑戰。區別于銀行所熟悉的傳統制造業,輕資產有其自身特點,針對傳統產業設置的銀行業務難免會產生不“合身”等問題。而對于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而言,它們具有較為專業的研究經驗、靈活的抵質押方式、更高的風險容忍度,能夠更好地滿足新型產業和企業的融資需求,這對銀行打造全方位投融資體系提出了挑戰。三是對客戶細分與產品創新的挑戰。輕資產不是零資產,目前銀行通過細分輕資產,根據不同情況而為客戶設定解決方案的能力還有所欠缺。
基于上述分析,商業銀行傳統的服務領域和對象正在發生變化,應在以下幾方面做好更充足的準備。一是轉變思想觀念,順應時代發展。面對企業輕資產運營時代的興起,經濟金融環境、社會融資體系和銀行經營模式與職能的深刻變化,商業銀行迫切需要認識到新形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加快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二是重視規律研究,成立市場研究小組。三是重視對企業客戶輕資產的價值和風險評估。商業銀行傳統的評估模式主要是對企業基于財務報表的經驗能力評估,而企業的商業模式、品牌、經驗、客戶資源、價值觀、文化、治理制度、管理流程等都屬于“輕資產”的范疇,我們對其的關注極為有限。四是轉變合作模式思路。其一,利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中相應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開拓輕資產企業的資金來源;其二,利用“部行合作”機制,拓寬合作模式。例如我國文化部已先后與中國銀行等七家銀行建立合作機制,通過上市、發行各類債券、PE、VC、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融資模式,幫助企業直接融資,開拓了輕資產行業的信貸支持的新渠道。其三,商業銀行還可注重利用保險、政府擔保、擔保公司等分擔風險,拓寬合作途徑。五是通過對輕資產客戶的深度細分,實施差異化營銷及服務方案。對于沒有固定資產、沒有抵押擔保、而擁有較好的市場和固定客戶輕資產企業,商業銀行可以幫助其安排貿易融資類產品,制定針對現金流、物流管控的方案;對于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尤其是戰略型新興產業,商業銀行可以通過搭建業務平臺、銀政合作等來解決其融資;對于有知識產權的企業,商業銀行可為其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等。
加強對輕資產特征企業客戶的重視和研究,要求商業銀行必須進行行業投向的調整和金融產品的創新。注重支持輕產業和輕企業,順應客戶的轉變,對商業銀行在優化客戶及業務結構和信貸政策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啟示。
[1] 劉閑月等. 企業輕資產商業模式的內涵、動因及運營中的戰略能力[J].中國流通經濟, 2012(5).
[2] 孫黎等. 輕資產運營[M] . 北京: 中國社科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