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發 內蒙古大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形勢、國家的宏觀和微觀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新環境的改革對統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如果沒有科學的統計,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就無法找到切入點。如何利用統計調查,發揮企業經濟統計在微觀經濟中的職能作用,提高統計服務水平,是現代企業著重考慮的問題。
企業經濟統計是通過各部門的客觀需求而制定的。企業經濟統計所涉及到各行各業:在工業企業中,主要是為企業提供日常事務上的統計工作,包括周結、月結的統計工作,大到企業內部財務上的統計工作,小到企業內部職工薪水的發放工作;對服務行業而言,統計調查研究工作對市場的預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統計調查出來的結果對決策者決策具有重大的意義。
改革開放之前,統計工作是單純的信息匯總和日?;镜臄祿y計整理工作,統計的工作的重點是單純為上級機關、政府統計部門提供統計資料。但國家經濟和相應的體制改革需要企業在管理和經營方面作出相應的改革。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服務理念成為了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的企業中,企業會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經濟活動,企業經濟統計工作給予了企業很大的支持,它一改改革開放以前那墨守成規的做法,在理論豐富的基礎上加強對實踐工作的強化,使統計工作的職能和作用發生了重要性的轉變,由單一的搜集職能轉變為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
目前,大多數企業對統計工作不夠重視,統計行業遭到冷遇。企業內部不設獨立的統計機構,廠領導班子不設總統計師,企業甚至沒有統計人員,而由財務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代職,企業經濟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很難發揮,這直接影響著企業高速的發展。因此,企業應當建立統計管理機制,全方位的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信息,努力開拓服務領域,提高優質服務水平。提供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的市場信息及其他相關行業的狀況信息,制定出科學的分析報告,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贏得效益,進而為企業經濟統計開辟廣闊的戰場。
(1)企業經濟統計信息是企業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
統計工作是利用統計指標和調查方法對經濟現象進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匯總和分析的總稱。通過統計功能,企業不僅能及時準確地掌握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而且還能搜集其競爭對手和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外部市場環境的信息,這些都是給企業制定決策提供信息的最佳途徑。
(2)企業經濟統計預測是通過一系列的統計方式對未來形勢的推測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作為市場供應者根據市場需求量來提供產品產量或其他服務類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科學的統計方法對未來市場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和分析,為企業提供“未雨綢繆”的市場判斷。
(3)企業經濟統計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了有利的經營保障
企業經濟統計分析既是制定計劃的前提條件和依據,又可以偵查本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動向。它能及時檢查計劃執行決策的進展情況并在出現問題時提出調整的方案,對工作中出現的統計執行差距進行分析,也是對執行人員進行工作業績的考核標準。
(4)企業經濟統計工作是衡量企業決策質量的標準
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的決策是否準確完全可以通過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狀況來驗證和分析,統計出來的結果作為新的反饋統計數據,可進一步促進企業決策準確度。
①企業生產決策離不開統計
企業想要迅速發展,實現其經營目標,是根據市場的需求量以及顧客的購買力等眾多因素決定的,那么這些數據就需要通過科學的辦法來進行系統的統計來設計企業營銷策略。
②企業產品決策離不開統計
根據企業自身的條件運用統計方法來判斷什么樣的產品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并制定出該產品的市場策劃過程。產品決策對一個企業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③企業銷售決策離不開統計
企業通過科學的統計學方法對本單位的內部情況進行跟蹤考察,同時加強對其市場競爭對手的銷售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對比出本單位產品在市場銷售中的的優劣勢。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想在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深入了解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從而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單位的銷售決策。
④企業的發展戰略、經營項目、資源配置、資產的重組、公司上市等一切與經濟有關的活動都離不開統計數據。
(1)不論是在改革開放之前,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后,企業的統計工作都是總結過去和規劃未來,高度地監管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斷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企業經濟活動的發展過程和產生的結果都是由統計指標反映出來的,這些指標的進展情況通過全面的統計和分析,來查找出對指標產生負面影響的各種因素。使企業充分了解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基本信息,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找出原因和分清責任,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2)企業經濟統計工作既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亦是監管企業是否執行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有效工具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貫徹國家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得有違法亂紀行為,保證統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同時,企業應當及時利用國家給予的政策上的優惠待遇進行經營規劃,這樣才能讓企業的經營“事半功倍”。另外,企業應當加強職工的法律意識,定期對職工進行專業上和思想上的培訓,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切實強化其職業道德建設,讓職工全面了解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引導職工認知自我實現的價值和成就感,培養職工自我約束性,促進職工對企業的責任感。
(3)企業經濟統計工作能加強經濟核算,切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經營追求的核心目標就是經濟效益,即利潤。沒有盈利,企業將無法生存和發展,最終被社會淘汰。對一個企業而言,通過統計信息數據,加強經濟核算,優化資源配置,節約成本費用,及時了解企業的運行情況,是完成經營目標有序進行的保障。企業應當強化統計系統的建設,建立健全的統計制度,成立統計隊伍,發揮企業經濟統計工作的作用,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1]徐克勤.統計是企業管理的基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1995,(04).
[2]李富云.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經濟統計管理初探[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8,(02).
[3]葉敏.淺談企業經濟統計管理[J].現代企業,2008,(05).
[4]高建宏.論企業經濟統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0,(23).
[5]李秀萍.提高企業經濟統計管理功能的新思考[J].統計與咨詢,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