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瓊 凱里學院經管院
根據凱恩斯的基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短期內,國民收入受需求制約,而需求由消費、投資和出口組成,地區經濟要快速增長就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擴大需求。對于一個地區而言,消費和投資很大程度上受歷史積累制約,而出口是一個相對寬廣的市場。對于“欠開發、欠開放”的內陸經濟發展落后地區,“開放比改革更重要”,擴大對外開放將是黔南州經濟快速增長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也應尋求多種途徑擴大消費與投資。
黔南州全州土地總面積2.61萬平方公里。2011年年末常住人口321萬,“十一五”以來,黔南州常住人口有逐年下降趨勢。2012年,黔南州全州GDP533.34億元,同比增長15.5%。人均GDP16573元,同比增長15.7%。全州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15.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9.0億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16.65%、40.40%、42.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09億元,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117.50億,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18.59億元。全社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02.4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87.3億元。全年進出口總額8082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614萬美元,進口總額6468萬美元,凈出口-4854萬美元。縱向比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黔南州經濟增長幅度較大。但橫向比較,與國內其他地區存在差距較大,經濟增長較慢。新世紀以來貴州省人均GDP指標持續在全國排名靠后,而黔南州持續在貴州省內排名靠后。以2011年為例,貴州以地區生產總值5701.84億在全國31個省(市)中排26位,以人均GDP16413元居第31位。貴州共有九個地級行政單位,2011年黔南州以地區生產總值443.59億元居全省第5位,以人均生產總值13765元在全省排第4名。2011年東部部分發達地區人均GDP已超過8萬元,而黔南州人均GDP還未能突破2萬元大關,社會經濟發展的其他方面,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網絡覆蓋情況、開放教育與教育現代化建設、社區建設等都遠遠落后于我國中、東部地區。
開放不足。2012年,黔南州進出口總額8082萬美元,全年GDP533.34億元,外貿依存度為0.95%,進口依存度0.76%,出口依存度0.19%。外貿依存度反映了一個地區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體現了當地與世界經濟的聯系緊密程度。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濟身世界市場、融入國際分工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經路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提升,從1978年10%增加到2008年的58%[1],這一指標恰當地反映出了中國不斷加大對外開放、不斷融入世界經濟、在國際經濟中的影響不斷增大的事實。從亞當.斯密到克魯格曼,歷經數百年,他們一致致力于證明:開放經濟對成員國雙方均是有利可圖的。在開放經濟中,要素、商品與服務可以跨地流動,各國可以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取長補短,取得專業化、規模化的好處。但黔南州的外貿依存度遠遠低于全國水平,是典型的封閉經濟,與外界的經濟相互依存程度過底,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
市場狹小。市場規模受地區總人口、人均收入和地理位置等多種因素影響。一般認為人口規模越大,購買數量越多;人均收入越高,購買力越強;地理位置越優越,對周邊地區消費者吸引力越大,從而地區市場規模越大。黔南州常住人口300萬左右,人均GDP位居全國末位,地理區位偏離省級中心城市。“從生產與分工的角度,中心省區交通便利,有助于節省運輸成本,市場規模相對較大。”[2]總體而言,黔南州城市面積小,人均收入低,人口規模有限,交通基礎建設落后,市場相當狹小。
交通和信息建設落后。便利的交通帶來人們出行的便捷,暢通的信息促進相互的了解,便捷的交通與信息渠道能夠增加消費與投資機會。黔南州交通設施建設落后,政府駐地都勻市無機場、無直達北京、上海、武漢等北上方向的鐵路,無高鐵與動車等現代交通工具。2011年黔南州公路里程15559.63公里,其中等級公路9239.98公里,等級公路所占比重59.38%,遠遠低于我國等級公路84.1%的國家水平。高速公路426.23公里,高速公路僅占全部公路里程的2.7%,這一比重也大大低于發達地區水平。信息發布平臺是地方對外傳達信息的窗口,黔南的媒體建設有待進一步改善。筆者到報亭收集介紹黔南的報紙和雜志,得到的答復是僅黔南日報一種。2011年黔南州報刊雜志累計訂銷數2783.18萬份,大大低于周邊地區黔東南州3742.11萬份、畢節3937.74萬份、遵義6577.48萬份等的訂銷量。2011年黔南州互聯網寬帶結入用戶15.06萬戶,同期遵義36.58萬戶、黔東南22.16萬戶,與我省經濟增長相對更快的兄弟市州存在較大差距。交通和信息建設現狀已經不能較好地適應黔南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為當地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障礙。
缺乏文化底蘊。一個城市的魅力在于其特有的文化底蘊。“一方水士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的地理區位、不同的社會背景和不同的人文歷史,總能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一個地區如果不注重文化的傳承,切斷歷史,將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地方,最終失去自我前行的方向。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地區的軟實力,一個“遵義會議”把貴州省遵義市帶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一個“黃果樹瀑布”和“天龍屯堡”讓人們對貴州安順充滿了無限向往,世界上“最后一支槍族部落”讓人們對貴州省凱里市充滿了好奇。相對而言,歷史對黔南的沉淀不夠宣明,沒有給人們塑造出一個豐滿而充實的黔南形象。黔南州府駐地都勻市缺乏有影響力的文化特征,都勻市的知名度相當小,更不用說美譽度。筆者也是來到都勻以后才知道有這樣一個城市存在的,偶爾也聽到有外地人錯把都勻說成“都均”。都勻在全國來說,顯得那么“默默無聞”。沒有獨特的文化底蘊給自身貼上一張響譽內外的標簽,在市場經濟和開放經濟盛行的時代不經意間喪失了無數外來者消費和投資的機會。
拉動黔南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總量規模明顯偏小,黔南州應以“開放”為經濟快速增長的戰略重點,在此基礎上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措施,以擴大出口。同時還需不斷提煉城市魅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優質項目和產品,拉動更多的消費與投資。
以開放為戰略重點,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消費、投資、出口是有效需求的三種表現形式,對于一個區域來說,消費與投資受歷史慣性影響,相對穩定,而出口是短期內拉動需求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對外開放的重要性由此凸顯。封閉是黔南州的特征,也是其落后的真正原因。黔南州平均海拔977米,地面面積2.61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3.83%,是貴州“地無三里平”的典型代表。高原山區增加了交通和通訊建設的成本,客觀的地理環境成為交通快速發展的障礙。區內快速、便捷、高效的出省通道基本處于發展的空白區域,交通不便成為黔南經濟封閉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貴州在歷史上一度實行著土司制度,土著首領各自為陣,劃分自己的勢力范圍,分裂割據,自我封閉。這種自然的和歷史的雙重原因使貴州南部的黔南州經濟封閉。因此,如何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是黔南的一個挑戰。首先,政府要確定開放的戰略重點,真正認識到“開放”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第二,實施“走出去”。“走出去”本是我國針對海外投資提出的戰略主張,對于黔南,“走出去”不僅意味著走出國門投資,從而推動國際經貿合作的更好發展。更重要的是,黔南人應該“走出去”參觀、學習、考察,開闊視野,搞活腦子,理清發展思路。“走出去”從觀念上“開放”,這是最重要的。第三,“引進來”。中國成功開放的經驗告訴我們,開放首先是從“引進來”開始的。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時期,應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管理經驗及專門人才。我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數據表明,外資的引進與出口規模、地區生產總值之間有正向關系。當前,黔南出口數額偏小,引進外商投資企業是關鍵一步。
提煉地域文化內涵。宣傳與推介有利于促進地區的消費、投資與出口,但宣傳與推介的前提是存在這種值得推薦的特質,這個值得推介的特質就是城市的文化內涵。城市的文化內涵是城市的精神以及市民對這種精神的認同和追求,城市的精神涵蓋了歷史傳統、價值追求、市民素質、城市建筑等多種因素,一個城市要形成一種對外的精神形象,就要對這些因素加以全面的概括和精準的提煉。都勻市的文化內涵代表著黔南州的整體形象,都勻市的這種城市精神必須準確提煉并加以推廣,使市民達成共識,并以實際行動來維護這個城市形象。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內外兼修”,既注重城市建筑、交通與信息建設等外在形象,還要注重形成城市的獨特文化,并不斷提升其內涵。城市的文化內涵才是真正使人向往的凝聚力所在。只有這種植根于歷史的城市文化內涵才能在眾多的消費投資地區中脫穎而出。
加強媒體和交通建設。旅游可以推動消費與投資,旅游經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地區生產總值中逐漸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旅游項目及其所處地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成為影響人們選擇旅游目的地的一個關鍵因素。沒有媒體的介紹與宣傳,就不能提高地區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媒體建設顯得相當必要。由于種種因素所致,在今后的相當一段時期內,報紙雜志在黔南地區還將繼續擔當宣傳主角的重任。黔南的本地報刊雜志訂銷量比較少,有影響力的報刊種類單一,今后,需根據本地經濟發展需要,扶持一些現存的由私人建設的小規模商業信息報紙,助其成長為全州廣告、信息發布、宣傳等的平臺。至少培養一個以提供經濟生活信息服務為主的正式、正規的在全州有一定影響力的信息平臺。2008年破土動工的貴廣高鐵途經黔南州府駐地都勻市,對都勻南下的交通將有一個大的改善。但滬昆高鐵在都勻沒有設站,都勻北上北京方向仍然和現在一樣,沒有直達的火車。當前,都勻至武漢、北京等中國北部地區通常采用的乘車路線是先轉車至貴陽或凱里,這大大降低了黔南的客運量和貨運量,進而影響人們前來消費與投資的興趣。要使都勻能夠勝任“一圈兩翼”中帶動周邊縣市經濟發展的龍頭角色,都勻與凱里的鐵路對接可能需要早日提到議事日程上。
政府做好規劃和服務,提供好的項目和產品。要發展地區經濟,就要通過多種途徑擴大消費、投資與出口,而促進消費、投資、出口的前提是有好的產品可供消費與出口,有好的項目可供投資。在發展地方經濟中,政府要發揮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要做好地區經濟發展規劃,提供回報率高的項目,為投資者提供正確的引導。政府還要正確引導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引導生產附加值高、有利于經濟和人文可持續發展、能夠充分發揮當地要素稟賦優勢的產品。
[1]張二震,馬野青.《國際貿易學》.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80頁
[2]黃玖立,李坤望.出口開放、地區市場規模和經濟增長.經濟研究,2006年第6期
[3]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2012貴州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年9月
[4]黔南州統計局.黔南州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qiannan.gov.cn/qnpublic/auto475/201305/t20130531_5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