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建國 杭金衢高速公路金華管理處
1.經濟合同的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缺乏、制度不完善或不落實。在經濟合同管理的相應制度制定后,逐漸淪為面子工程,每次為應付檢查而臨時加強管理工作的內容與細節,根本達不到將管理工作落實到經濟合同當中的目標,也并沒有認真對待這項能夠決定企業未來命運的管理工作,導致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與企業的生產與銷售嚴重脫軌。
2.在現代商場當中,還有人會認為托關系走后門就能談成生意,而靠這種關系維系起來的合作關系,也會因為面子問題而進行“口頭協議”,沒有書面化的合同進行維系,一旦合作當中出現了任何的意外情況,雙方都會遭受嚴重的損失。另外還有為了節省時間而減少合同條款,或為偷稅漏稅而逃避書面合同的鑒定等情況出現,致使經濟合同的簽訂率較為低下,即使簽了合同,內容也不符合相關法律要求。
3.有部分企業簽訂經濟合同后,對于合同內需要履行的條款與規定視而不見,僅憑自己的喜好進行為人處事,想履約就履約,不想履約就當沒簽訂過經濟合同,簽約淪為形式,解約也成為了隨意的行為。在合同的內容需要變更或需要解除合同時,未按照法律規定的規范時解約模式進行,而是通過口頭、電話等非法方式予以解約或變更條目,進而形成了極大的經濟合同糾紛隱患。
4.對于合同法未予以重視,不按照法律法規行事處理,或者對于違約的現象追究力度不強,發生糾紛時對于自身利益的保護能力不足。
5.對經濟合同對方的了解不充分,在簽訂與履行合同的過程當中存在著麻痹大意的疏忽,這將造成己方遭受經濟損失,承擔法律風險。在與合同對方進行合同簽署時,與主體資格存在瑕疵的當事人或者代理人草率簽署合同,致使合同無效或合同對方履約能力不足,導致合同履行能力不足。另外,合同在履行的過程當中,合同對方因某種原因喪失了履行能力或者可能出現違約的情況,進而對己方的經營與經濟活動造成巨大的影響。
1.在部分企業內部,管理層對于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視,與經濟合同相關的法律法規意識也比較弱,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經濟效益層面,而對市場經濟的法治、合同以及契約等方面忽略,并且對市場與合同、合同與管理、合同與法律等關系沒有足夠的認識。
2.目前的市場經濟與市場內部的法制大環境并未完善,嚴重影響了企業開展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在長期對于產品價格的進行規劃當中,部分企業仍舊無法產生市場價格以及銷售形勢的判斷與敏銳性,一旦市場經濟大環境發生了波動,導致產品價格產生較大浮動時就會表現出不適應的情況,因此就無法形成調整企業經營計劃來應對市場價格浮動的適應能力。這也將導致市場銷售形勢以及產品價格制約訂立以及履行合同,進而使得大量的經濟合同產生糾紛,對于合同的管理難度也逐漸加大。
在處理經濟合同產生的糾紛時,主要相關的機構為合同仲裁委員會以及法院,在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當中,這兩種機構在處理合同以及契約的糾紛當中,通常會存在兩種傾向的現象:一是忽略賠償金與違約金以外的間接損失,使得違約方只會承擔一定程度上的直接責任,使得被違約方的經濟損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二是在辦理合同糾紛的過程當中,特別傾向于對雙方進行調解進而結案,而在調解過程當中也僅僅是起到了“和稀泥”的作用與特點,這樣就會造成無法保障合法方的合法權益,違約方也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警告與懲罰,進而使其產生再次違約也不過如此的僥幸心理。另外,在合法的調解書以及判決書在執行過程當中也無法順利進行,對于這種不依法按法的現象,也會使得企業對于經濟合同的約束力產生了質疑,甚至會產生逃避以及厭惡感。
3.在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當中,合同管理網絡的形成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當中的合同執行能力,但是目前對于經濟合同的管理網絡卻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形成與實施,工商行政、業務主管、金融機構等相關管理部門尚未在各自的領域進行協作與配合實施經濟合同的管理與監督,合同執行工作也就無法順利進行。
4.對于合法進行經濟合同建立以及遵守的企業并未實行激勵的表彰,目前激勵的制度也較為缺乏,僅有工商行政的管理機關進行了“重合同,守信用”的大型活動以外,對于合法守法的經濟合同管理根本沒有真正的獎懲措施。
1.企業內部的管理層要充分了解和加強合同管理是當前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的核心重點,在企業日常的管理、生產與經營當中都應圍繞這一核心開展工作,將市場與合同、合同與管理以及合同與法律的關系進行正確、妥善的處理后,才能夠將企業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進而使合同雙方都能對經濟合同當中的條款履行必要的責任,這樣也能合理規避因合同不規范所帶來的法律風險。
另外,管理層還要對經濟合同的相關法律知識進行系統的了解與學習,要對在職的管理人員制定分批分期的培訓計劃,并制定管理層對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落實與負責的目標責任制,使得企業內部樹立起一種依法簽約、履行合同的合法經營理念,在企業對產品的質量與開發進行加強的同時,還要對企業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同樣強化,并列入到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2.在當前的企業當中,生產與經營是一系列非常復雜的工作流程,必須按章進行,否則將導致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與企業嚴重脫軌,形成自流失控的不良后果。在對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方面,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經濟合同的管理體系進行相應明確與具體的制訂,這雖然是一項最為基礎的工作,但卻是對企業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進行保障與正確實施的前提。
完善的企業經濟合同的管理體系包含了制度網絡與組織網絡兩個方面。
制度網絡有兩種含義,一是要對企業內部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進行各個流程的每個環節、制定完善且有極強操作性的制度,使得經濟合同能夠按照規章制度執行;二是無論是哪種行業,或是企業中的哪個部門,都應該具有相應的合同管理的制度,明確職責、落實到人。
組織網絡的意義是企業要完善對于企業經濟合同建立的管理機構,其中包括兼職機構以及專職機構,使得合同管理工作能夠對企業的各個層次、各個部門進行全方位覆蓋。
3.對企業經濟合同的簽訂以及審查要嚴格執行,這是提高合同履行率、合理規避法律風險的一個重要的保障基礎,在避免各種不正當行為的同時,還要制訂完備的合同內容、履行義務以及合同所要承擔的責任制度,使合同能夠在保障雙方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能保證遵守合同的一方的經濟活動能夠安全順利的實施。
4.對于當前市場信息化的發展與沖擊,企業要盡快建立起自身的局域網,并對內部及合作伙伴提供一個便利的信息交流平臺,將經濟合同以及其他日常工作進行現代化管理的模式。尤其是在經濟合同方面,能夠通過這種公開的信息共享平臺,建立民主管理與監督的體系,能夠有效控制合同的時效性以及履約率。
企業通過加強經濟合同的管理,能夠有效規避與化解經營當中面臨的風險,迎合現今形勢下的市場經濟合同化準則,進而增加企業效益,以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便于企業的經濟活動順利開展,同時還能促進我國經濟立法的發展與運作,以此來形成完整的市場體制,建立和諧、公平、安全的市場經濟環境。
[1]李永軍.《合同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2(26)
[2]郭龍偉.《身邊的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2007,8(16)
[3]張忠臣,趙德剛,劉武.淺析現代企業如何加強經濟合同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