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于向陽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
關于企業如何建立激勵機制并有效實施的探討
■李 萍 于向陽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也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所以把人力資源作為“第一資源”一點不為過。但是擺在企業面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激發員工的熱情,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創造更大的價值,本文我們要探討的就是企業如何建立激勵機制并如何有效實施。
企業 建立激勵機制 有效實施
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管理學的角度上來講,激勵機制的定義是如何激發員工工作動機的心理過程。激勵機制可以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讓員工能夠樂于奉獻,推動企業快速邁上一個個新的臺階。激勵機制也可以理解為是如何挖掘和釋放企業員工內在潛力的途徑。一個企業的生命力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可見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長久發展的動力在哪里?無數優秀企業的實踐告訴我們:人力資源作為現代企業的一種戰略性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在人力資源管理的眾多內容中,激勵問題是重要內容之一。激勵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人力資源運用的好壞。激勵可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績效。企業要有較高的績效水平就要求員工有較高的個人績效水平。但是較高的績效水平不僅僅取決于員工的個人能力。挖掘員工潛力在生產和管理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專業人士研究發現,在缺乏激勵的環境中,人的潛力只能發揮出三成,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勵,他們的能力可發揮八九成。由此可見,激勵是挖掘潛力的重要途徑。索尼公司鼓勵每一位員工對產品提出意見,由此,便有了隨身聽的誕生,這便是挖掘潛力非常成功的典范。由此可見,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為主旨的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手段。
激勵手段的單一化是目前很多企業的弊病,單一化的激勵手段很難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如果一味重視物質方面的激勵措施,而忽略精神方面的激勵手段,往往導致企業缺乏凝聚力,也難將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目標有效統一,所以激勵制度的建立要靈活多樣,用多元化的激勵措施才能讓每個員工的工作熱情具有持久性,尤其要注重精神層面的激勵,這樣可以把員工個人的發展目標向企業的發展目標靠攏,保持企業的凝聚力。
目前企業在采取激勵措施時,往往對所有員工都采用同樣的激勵手段,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此做法反而不能滿足不同員工相應的需求。針對現在很多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甚至發展成了跨國型大企業,員工組成也日趨多樣化,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如何更好地實行多樣化、有針對性的激勱內容更具有現實意義。
由于企業在績效考核時缺乏客觀、可量化的考核指標;考核標準不固定,考核內容過于籠統;考核機制缺乏互動,考核過程中主觀性傾向較為明顯等等都導致員工執行考核系統過于主觀和抽象,這樣的考核沒有發揮績效對人力資源的控制作用,其結果也缺乏公平、公開,公正性,帶來了負面的消極作用。
激勵機制建立應遵循目標結合、公平合理、時效性及按需激勵等設計原則。激勵機制的方式多種多樣,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而采用適合企業背景和特色的激勵方式,同時制定相應的制度,培養特色企業文化。綜合運用不同種類的激勵方式,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創造性,使企業獲得長足發展。改革和創新激勵機制,堅持“人”的激勵思想認識,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手段,物質、精神激勵雙管齊下,構建兩者完美結合的激勵新體制。
員工的積極性對于企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實施有效的激勵機制就是為了更好的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但是不同員工在不同時期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是具有變化性的,這是考驗一套激勵機制是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否能滿足員工動態發展的需求,企業只有認清個體的差異性,以及同一個體不同時期的需求變化,才有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現代化、合理化的重要體現,完善激勵機制的建立需要高效的績效考核與之相配套,績效考核機制通過給企業管理者提供反饋信息、相關依據,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實現企業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激勵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人們在事關自己切身利益的時候,就會對事情的成敗分外關注,而趨利避害的本能會使面臨的壓力變為動力。員工各式各樣的需求正是激勵的基礎。激勵手段必須針對員工的需要,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好的激勵手段應該引導員工的需要向高層次發展。總之,只有讓員工滿意的激勵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員工滿意的激勵措施,就要立足員工的需要。同時,隨著企業的發展,員工的需要也在發生變化,可以通過對激勵手段的評價,隨時把握激勵手段的有效性和員工需要的變化,這樣才能根據員工不斷變化的需求調整激勵政策,從而達到激勵員工的最好效果。
有效的激勵還必須以科學的評價體系為保證。這里所指的評價體系包括績效評估體系和對激勵手段有效性的評價。客觀、公正的績效評價是對員工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對員工進行獎懲的依據。以員工績效為依據,對員工進行獎懲,才能起到激勵員工的目的。而激勵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員工創造出高的績效水平。
最高管理層的思想理念和行為準則對激勵制度的成敗至關重要。員工是企業的主體,員工蓬勃的精神生命和知識生命,是企業無限生機的源泉。因此在企業中要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國外的先進經驗及我們自己的實踐都表明,任何時候,尊重人、以人為本的制度創新,才是充分釋放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根本前提。其次是要做到辦事公正,不任人唯親,尊重支持員工,對員工所作出的成績要充分肯定,及時表揚,最高管理者要為員工作出榜樣,通過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引起員工對自己的尊敬,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讓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
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從哪里來?這是一個困擾很多領導層的問題,不要過多的苛責員工為什么沒有積極性,為什么缺乏創造力,我們要反過來想一想問題的根源其實未必是員工個人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在管理中激勵機制出了問題,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多元化的激勵措施,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有機結合,并堅持實施全過程激勵,才能真正讓企業面貌煥然一新,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激勵的前提是必須了解員工的需求,這是實施激勵機制成功與否的關鍵點。在了解員工需求的基礎上,制定能夠滿足員工需求,并通過目標導向使員工出現有利于組織和組織所需要的自覺行動,這才是真正的激勵機制。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充分重視激勵機制的建立,并加以有效實施,激發員工潛能,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