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上博簡(八)楚辭類作品與屈原賦詞類比較研究

2013-08-15 00:43:30鐘之順
邯鄲學院學報 2013年3期

鐘之順

(煙臺大學 人文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了《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八冊,其中包含了四篇早于屈原的楚辭類作品,分別是《李頌》、《蘭賦》、《有皇將起》、《鹠鷅》,是楚辭學的新知。其中《李頌》的主題實際上是梧桐,而《有皇將起》與《鹠鷅》的關系尚不明朗。這四篇新見文獻,必然對楚辭學、古文字學、文獻學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四篇楚辭類作品(以下簡稱“上博簡楚辭”),是由浙江大學曹錦炎先生整理的。曹先生已經作了很好的整理工作,但在個別地方尚存疑問,古文字學與出土文獻領域的學者已作了初步探討。除此之外,古典文學領域(包括楚辭學界)的學者對這批楚辭新材料關注無多,有待我們進一步發掘它的特殊價值。本文所引釋文參考了曹錦炎(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1]、陳民鎮[2]等的意見。

這四篇楚辭類文獻,豐富了我們對楚辭的認識,同時也是研究楚地語言的重要材料。我們知道,與公文、遣策、卜筮簡等出土文獻相比,書籍類出土文獻的性質相對復雜,即便是楚簡,也未必代表楚地的語言特色。而這批楚辭類文獻則可以避免這一問題,它們是少有的較為明確的楚地文獻,彌足珍貴。

詞類主要包括實詞與虛詞。詞類尤其是虛詞,反映了某一時代、某一地域的語言特色,所以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筆者對上博簡楚辭的詞類作了全面的分析,同時也分析了傳世屈原賦①本文所指稱的“屈原賦”指《離騷》、《天問》、《九歌》、《九章》、《遠游》、《卜居》、《漁父》。的詞類情況,注重二者的比較,以下試舉其要。

一、上博簡楚辭與屈原賦實詞比較舉例

實詞是指具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也能單獨回答問題的詞語。按照語法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副詞、數詞、量詞7 類。以下舉出幾例重要的實詞加以說明。

(1)周流天下今兮,將莫惶今兮。(《有皇將起》簡4)

按“周流”一詞又見于屈原賦,其中,屈原賦中凡6 見。如《離騷》:“覽相觀于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離騷》:“及余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離騷》:“邅吾道夫崑侖兮,路修遠以周流。”《天問》:“穆王巧梅,夫何為周流?”《九章·悲回風》:“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遠游》:“經營四荒兮,周流六漠。”均作“周游”解,與簡文意思相同。

狀態形容詞是表示人或事物的狀態的形容詞。上博簡楚辭中共出現狀態形容詞3 個,即“翩”、“嗟嗟”、“族緩緩”:

(2)鹠鷅翩飛今兮,不戠而欲衣(?)今兮。(《鹠鷅》簡1、2)

(3)嗟嗟君子,觀乎樹之容兮。(《李頌》簡1 背)

(4)族緩緩必慎毋忤(?)今兮,日月昭明今兮。(《有皇將起》簡5)

上引例(4),狀態形容詞“族緩緩”是一個由形容詞“族”(陳民鎮讀作“蹴”)加上另一個形容詞“緩”的重疊形式構成的,在上博簡楚辭中有1 例。“緩緩”,《爾雅·釋訓》云:“綽綽、爰爰,緩也。”是之謂也。

這種“ABB”結構在屈原賦中有許多用例,如: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離騷》)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九歌·云中君》)

“紛郁郁其遠承兮,滿內而外揚。”(《九章·思美人》)

再看人稱代詞。人稱代詞主要用來稱代人或事物,可分為第一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和己身代詞四類。

第一人稱代詞主要用于稱代說話人自己。上博簡楚辭中出現第一人稱代詞1 個,即“余”,共8 例。如:

(5)可期成夫今兮,能為余拔楮柧今兮。(《有皇將起》簡1)

(6)鹠鷅之羽今兮,子何舍余今兮?(《鹠鷅》簡1)

從上引諸例中可以看出,第一人稱代詞“余”主要作賓語和定語。其中,作賓語共有6 例,作定語共有2 例。

大量用“余”,也是《楚辭》的一大特色。[1]273與上博簡楚辭相比,代詞“余”在屈原賦中的用例更多,用法也更為靈活,不但可以作賓語和定語,還可以作主語。其用例共有102 例,作主語有30 例,作賓語有26 例,作定語有46 例。

作主語,如: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離騷》)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九歌·山鬼》)

作賓語,如:

“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離騷》)

“吳光爭國,久余是勝。”(《天問》)

代詞“余”作賓語時,既可作動詞的賓語,如“久余是勝”,也可與介詞構成介賓短語,如“初既與余成言兮”。

作定語,如: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離騷》)

“撫余馬兮安驅,夜晈晈兮既明。”(《九歌·東君》)

同樣是第一人稱代詞,“予”在屈原賦中的用法就較“余”單一了。“予”在屈原賦中用例較少,僅出現13 例,其中,用作代詞的就有12 例,并且在句中只充當賓語。這在上博簡楚辭中并未出現。

二、上博簡楚辭與屈原賦虛詞比較舉例

此前雍宛苡先生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發表了《〈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虛詞初探》一文,對上博簡第八冊的虛詞進行了初步探討。在上博簡第八冊公布以來,學術界對其展開了熱烈的探討,修正了許多整理者的錯誤認識。遺憾的是,該文并沒有吸收這些新的成果,而是以整理者釋文為準。如此一來,在分析虛詞的過程中出現不少失誤。另一方面,上博簡第八冊的內容并不是純粹的,如楚辭類文獻與其他幾篇文獻相比,時代、地域、文體均不盡一致。基于以上兩方面考慮,我們仍有進一步研究上博簡楚辭虛詞的必要。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并不認同將副詞歸入虛詞,本文所討論的虛詞包括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兼詞五類。①由于張玉金先生《出土戰國文獻虛詞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已經就該書所能搜集到的出土戰國文獻虛詞進行了窮盡性研究,且構建了相對新穎、科學、全面的體系,本文的研究主要參照該書的體系。

(一)介詞

上博簡楚辭中的介詞可分為客事介詞、與事介詞、境事介詞、比事介詞4 類,共出現于、於、為、與1、在、與26 個介詞。

在上博簡楚辭中,“為”用作當事介詞,用來介引行為動作的針對對象,相當于“給”、“替”。共1 例:

(7)可期成夫今兮,能為余拔楮柧今兮。(《有皇將起》簡1)

上引例(7),“為”與“余”構成介賓短語作謂語動詞“拔”的狀語。據筆者統計,屈原賦中這種用法的“為”出現8 次,其中《離騷》出現3 次,《九歌》2 次,《九章》1 次,《遠游》2 次。

處所介詞“在”引進動作行為發生或持續的處所。它既可用在謂語前作狀語,也可用在謂語后作補語。上博簡楚辭屬于后一種用法,共有1 例:

(8)決去選物,宅在幽中。(《蘭賦》簡1)

屈原賦中,介詞“在”共出現5 次,均用作處所介詞,只見于《天問》與《九章》。上引例(8),“在幽中”作謂語動詞“宅”的補語。屈原賦中處所介詞“在”的用法亦是置于謂語之后,與處所名詞構成介賓短語作謂語的補語。如《九章·思美人》:“竊快在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天問》:“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比事介詞“與2”在上博簡楚辭中相當于“跟”、“同”、“和”。共出現1 例:

(9)違與它木,非與從風兮。(《李頌》簡2)

據筆者統計,這種用法的“與”在屈原賦中共出現5 次。

總體來說,上博簡楚辭中介詞出現不多。與今本《楚辭》相比,介詞出現少,且用法相對不夠豐富。其中,“于”、“於”各出現1 次。據筆者統計,在屈原賦中,“于”出現5 次,“於”出現26 次。“於”多而“于”少,是符合戰國時期“于(於)”使用特點的。至于上博簡楚辭,“于(於)”的材料并不充分,難以說明問題。在屈原賦中,介詞“于”、“於”、“乎”使用最多的是處所介詞用法。

(二)連詞

上博簡楚辭中共出現連詞有而、則、斯、焉、其、與、是故、如、以,包括并列連詞、順承連詞、轉折連詞、假設連詞、目的連詞、因果連詞、方式狀態連詞等用法。

作為順承連詞的“斯”,在上博簡楚辭中主要用于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于“則”。共計2 例:

(10)木斯獨生,榛棘之間兮。(《李頌》簡1)

(11)逴遠行道,不窮(?)有折,蘭斯秉德。(《蘭賦》簡3)

對于這種起連接作用的“斯”的詞性,學術界向有歧說,或認為是代詞,或認為是副詞,或認為是連詞。對此,張玉金先生總結道:“這種起連接作用的‘斯’雖然仍有一定的對上文的復指作用,但其主要作用是表示承接,所以還是看成連詞好一些。”[3]358筆者同意這一看法。“斯”在這里也應為連詞,表順承關系。楊樹達《詞詮》:“承接連詞,則也,乃也。”可以參看。

“其”的連詞用法在先秦文獻中比較少見,在屈原賦中則大量出現。上博簡楚辭中也出現了用作順承連詞的“其”,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用于主謂之間;其二,用于狀中之間。可譯為“就”,共有6 例。

首先是用于主語與謂語之間的“其1”。共出現4例,如:

(12)倝冬之祁寒,葉(?)其方落兮。(《李頌》簡1)

(13)慮余子其速長今兮,能與余相助(?)今兮。(《有皇將起》簡3、簡1)

雍宛苡先生把以上用法歸入語氣助詞。[4]上引例(13),主謂結構“余子其速長”充當了動詞謂語“慮”的賓語。

用于狀語與中心語之間的連詞“其1”共出現2 例:

(14)年前其約儉,美后其不長。(《蘭賦》簡4)

過去學者對《楚辭》所見“其”多有討論,包括《離騷文例》、《屈原與楚辭》等論著均有涉及。薛恭穆先生將《楚辭》中大量的“其”、“而”、“之”等虛詞看成是附在形容詞、副詞后面的助詞。[5]胡朝勛先生認為《楚辭》第四字位“其”字,大抵屬于先秦詩歌中用以舒緩語氣、諧和音律的語間助詞,并非詞綴。[6]鑒于不少學者將此類“其”視作詞綴或助詞,熊焰先生強調它應該是先秦韻文的一種特殊用法,即代詞虛用。[7]呂亞東先生對屈原賦中的“其”有細致的劃分,他認為屈賦中的“其”用作連詞的所占比例最大,有表示修飾、轉折、因果三種用法;此外,“其”還有代詞、副詞、助詞的用法。[8]呂先生的看法是相對客觀的。陳明富先生將《楚辭》連詞“其”區分為表示修飾關系、承接關系、假設關系、讓步關系、兼語詞組間起連接作用5 種用法。[9]

并列連詞“與3”所連接的前后成分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或短語,它們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動詞。共出現1 例:

(15)……大路今兮,與楮今兮。(《有皇將起》簡3)

上引例(15),“與3”前之“樕”和后之“楮”均作動詞“ ”的賓語,二者地位等同,可以互換。雍宛苡則理解作介詞。[4]

先秦文獻中,還有一個和連詞“與”用法相近的連詞“及”。它們都廣泛地應用于先秦文獻中。但饒有興味是,二者的連詞用法在文獻中的分布卻有所差異,這表現了二者在地域分布上的差異。

據筆者統計,“與”在屈原賦中用作連詞的共有20處,均用作并列連詞,其中《離騷》8 次,《九歌》1次,《九章》11 次。“及”在屈原賦中共出現12 處,然而,沒有一處是用作連詞的。“與”在上博簡楚辭中共出現4 例,其中用作并列連詞的共有1 例,其他3 例均用作介詞。連詞“及”在上博簡楚辭中沒有出現。

并列連詞“其2”主要用于謂語與謂語之間或緊縮復句的分句之間。上博簡楚辭中“其”主要連接謂語,相當于“而”。共出現3 例:

(16)亟植速(?)成,厚(?)其不還兮。(《李頌》簡1)

(17)深利幵豆,亢其不貳兮。(《李頌》簡1 背)

(18)旱其不雨兮,湫(?)而不涸。(《蘭賦》簡2)

《李頌》與《九章·橘頌》的內容與思想存在諸多共性,在語法方面同樣如此。《橘頌》中“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的用例,均與上述例句相似。

“如”在上博簡楚辭中出現2 例,其中一例用作假設連詞,在簡文中寫作“女”,用于假設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的情況或條件,后一分句表示結果,可譯為“假如”、“如果”。共有1 例:

(19)如蘭之不芳,信蘭其沫(?)也。(《蘭賦》簡4)

上引例(19),“如”,整理者是“如同”、“好像”的意思。[1]262雍宛苡先生因此沒有統計。[4]蒙陳民鎮見告,這里的“如”未必是好像的意思,可能是連接句子的虛詞。此處正是用作假設連詞,為“如果”、“假如”的意思。

假設連詞“如”多用在楚簡中,與另一假設連詞“若”有所不同。周守晉先生指出,在出土文獻中,這兩個詞具有明顯的地域分布特點,“表‘如果’時,楚文獻只用‘如’;與秦地文獻只用‘若’相比,這是一個明顯的地域特征。”[10]120-123據張玉金先生統計,假設連詞“如”在上博楚簡中共出現17 次,在郭店楚簡中出現3 次,在九店楚簡中出現4 次,此外,其他楚簡中也出現少許。并得出“除了《嶧山刻石》中的1例之外,假設連詞‘如’確實都出現在出土楚文獻之中”的結論。[3]392值得注意的是,屈原賦中并未出現這種用法的“如”。

總體來看,上博簡楚辭中的連詞“而”出現最多,“而”的用法最為靈活、復雜,既可用作順承連詞、轉折連詞,也可用作并列連詞,而以轉折連詞的用法居多。不論是屈原賦,還是上博簡楚辭,“而”都是用法最靈活、最復雜的連詞之一。其次是連詞“其”,是楚辭類文獻常見的連詞,過去學者對傳世楚辭的“其”多有討論。在所有連詞中,順承連詞的用法出現最多,其次是轉折連詞。

(三)助詞

上博簡楚辭中出現的助詞有之、所、有3 個,本文把它分為結構助詞、其他助詞兩類。

結構助詞“之”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用在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用在主語與謂語之間;用于狀語與中心語之間;用于中心語與補語之間;用于主語與介賓結構之間。上博簡楚辭僅見于定中之間、主謂之間兩種。這兩種情況也是最常見的。

其一,用于定中之間的“之”。

用于定中之間的“之”前的定語可以是體詞性詞語,也可以是謂詞性詞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之”后的中心語一般都是體詞性詞語,上博簡楚辭亦是如此。

“之”可以用于四種語義類型的定中短語之中,分別是領屬關系、修飾關系、限制關系和同一關系。上博簡楚辭中僅見于領屬與限制兩種類型。

領屬關系即用于領屬性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共出現2 例:

(20)鹠鷅之止今兮,欲衣(?)而惡枲今兮。(《鹠鷅》簡1)

(21)鹠鷅之羽今兮,子何舍余今兮?(《鹠鷅》簡1)

據筆者統計,屈原賦中用于領屬關系的“之”共出現23 次。

其次是限制關系,用于限制性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共出現6 例,均出現于《李頌》,如:

(22)木斯獨生,榛棘之間兮。(《李頌》簡1)

(23)嗟嗟君子,觀乎樹之容兮。(《李頌》1 背)

據筆者統計,屈原賦中用于限制關系的“之”較多,共出現75 次。

其二,用于主謂之間的“之”。

用于主謂之間的“之”,其謂語可以是詞,可以是短語,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動詞,論者或認為這種情況的“之”為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本文將它看作結構助詞。共有7 例,如:

(24)命夫三夫之請也今兮。(《有皇將起》簡6)

(25)如蘭之不芳,信蘭其沫(?)也。(《蘭賦》簡4)

據筆者統計,屈原賦中用于主謂之間的“之”共出現128 次。

結構助詞“所”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構成“所”字結構的短語。當一個動詞或形容詞前加上“所”字之后,其詞性就會發生改變而成為名詞性結構。共有2 例:

(26)鳳鳥之所集,竢時而作兮。(《李頌》簡1)

(27)豐華重光,民之所好兮。(《李頌》簡2)

結構助詞“之”與“所”經常連用,組成“之所”結構,如上引例句。這種結構多見于屈原賦,如《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九章·惜誦》:“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屈原賦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據筆者統計,屈原賦共出現“之所”27 例。結構助詞“所”共出現59 次,其中《離騷》10 次,《九歌》2 次,《天問》9 次,《九章》26 次,《遠游》4 次,《卜居》8 次。

總體來看,上博簡楚辭的助詞以“之”為主,主要用作結構助詞,尤其是用于主謂之間,這是與屈原賦一致的;另一方面,其用法不如屈原賦中的“之”豐富。

(四)語氣詞

語氣詞通常用在句末,也可用在句中,可分為句末語氣詞和句中語氣詞。上博簡楚辭共有也、矣、哉、乎、兮、今兮、也今兮7 個,其中“哉”、“乎”是句中語氣詞。

語氣詞“也”在上博簡楚辭中用在陳述句末,共有3 例:

(28)如蘭之不芳,信蘭其沫(?)也。(《蘭賦》簡4)

(29)風旱之不亡(?),天道其越也。(《蘭賦》簡5)

(30)稊稗之方起,夫亦適其歲也。(《蘭賦》簡5)

據筆者統計,屈原賦中語氣詞“也”出現17 次,其中《離騷》6 次,《九章》11 次,都是抒情性濃郁的篇章。

語氣詞“矣”既可用在句末,也可用在句中。用在句末時,一般是在復句的后一分句之末。上博簡楚辭亦然,共有4 例,如:

(31)……旱,雨露不降矣。(《蘭賦》簡1)

(32)容則簡逸而莫之能效矣。(《蘭賦》簡5)

屈原賦中僅有《離騷》出現1 次。

語氣詞“哉”在簡文中作“才”。通常用于感嘆句末、祈使句末、反問句末,也可用在句中。共出現1 例:

(33)緩哉蘭兮!(《蘭賦》簡2)

上引例(33),語氣詞“哉”用于感嘆句中。此感嘆句發生了主謂倒置,“哉”用在了前置的謂語之后。屈原賦中僅有《離騷》出現1 次。

語氣詞“乎”在上博簡楚辭中用于動賓結構之間,起延緩語氣的作用。簡文中寫作“ ”。共3 例:

(34)相乎官樹,桐且怡(?)兮。(《李頌》簡1)

(35)觀乎樹之容兮。(《李頌》簡1 背)

(36)思乎樹秀兮。(《李頌》簡1 背)

雍宛苡先生并未統計此項,[4]蓋從整理者讀作“吾”。上引諸例,“乎”介詞短語均作謂語動詞的補語,這與屈原賦所見用例可相比照。如《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離騷》:“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關于上舉屈原賦兩例,廖序東先生認為是語氣助詞,并指出《離騷》的“乎”除用作介詞之外,也有用作語氣助詞的,相當于“兮”,用于句中表示語氣的延緩,且主要用于下句。[11]154按照廖先生的看法,這種“乎”相當于“兮”,那么看作句中語氣詞會更加恰當。“乎”的這種用法,也是楚辭類文獻的重要特征,是其他文獻所罕有的。而在上博簡楚辭中,同樣可以看到這種用法。屈原賦中這種用法的“乎”共出現12 次,其中《離騷》7 次,《九章》2 次,《遠游》3 次,《九歌》、《天問》等不見。

語氣詞“兮”在簡文中寫作“可”,通常用于句末,有時也可用于句中。大量運用語氣詞“兮”是楚辭類文獻的一大特色,上博簡楚辭亦是如此。“兮”在《李頌》與《蘭賦》中用例很多,尤其是《李頌》,幾乎每句都有“兮”。出現16 次,如:

(37)相乎官樹,桐且怡(?)兮。(《李頌》簡1)

(38)……旱其不雨兮,湫(?)而不涸。(《蘭賦》簡2)

(39)緩哉蘭兮!(《蘭賦》簡2)

對“兮”的討論,成果可謂汗牛充棟。總之,語氣詞“兮”雖然不獨見諸楚辭,但確乎是楚辭體韻文的一大標志。屈原賦中“兮”共出現873 次,其中《天問》并未出現“兮”。

雙音節語氣詞“今兮”在簡文中寫作“含可”,只能用在句末,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哎啊”。上博簡(八)三篇楚辭中,有《有皇將起》、《鹠鷅》兩篇使用雙音節語氣詞“今兮”,是前所未見的。出現36 次,如:

(40)子遺余鹠鷅今兮。(《鹠鷅》簡1)

(41)鹠鷅之止今兮,欲衣(?)而惡枲今兮。(《鹠鷅》簡1)

(42)……大路今兮,與楮今兮。(《有皇將起》簡3)

不一一列舉。從上引3 例可見,前半句末和后半句末同時使用了雙音節語氣詞“今兮”。這是上博簡楚辭的一大特色。

在簡文《有皇將起》的末尾又出現了三音節語氣詞“也今兮”,寫作“也含可”。與雙音節語氣詞“今兮”用法相同,“也今兮”只能用在句末。其用例不如“兮”和“今兮”多。此語氣詞亦不見于屈原賦和先秦其他文獻。共有4 例,如:

(43)……也今兮,命三夫之旁也今兮。(《有皇將起》簡6)

(44)醪(?)膰之精也今兮,命夫三夫之請也今兮。(《有皇將起》簡6)

多個語氣詞連用,見諸《離騷》的“已矣哉”。

上博簡楚辭中的語氣詞較為豐富,以“兮”、“今兮”、“也今兮”為主,反映了楚辭類文獻的一大特色。

三、對上博簡楚辭虛詞特征的初步認識

上博簡楚辭的虛詞與今本《楚辭》存在共通之處,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個性。由于上博簡楚辭的語料不是很豐富,所包含的信息有限,不一定能反映屈原之前楚辭類作品的全貌。但通過對這四篇文獻的虛詞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我們對楚辭虛詞乃至楚地虛詞的認識。

上博簡楚辭中出現了假設連詞“如”,從此前的材料看,這是具有楚地特色的虛詞(但這種用法的“如”不見屈原賦)。同時,這四篇文獻沒有見到連詞“及”,只有連詞“與”,這是與傳世《楚辭》相合的,也是與楚簡所反映的規律相合的。周守晉先生統計了楚簡和秦簡中連詞“與”、“及”的使用情況,并指出:“就楚簡、秦簡‘與’、‘及’的使用來看,應該說是共性、差異并存。在共性一方面,兩類簡中‘與’、‘及’的動詞意義是基本一致的;同時,兩類簡既有介詞‘與’,又有連詞‘與’;這也表明‘與’的使用,在時代、地域方面具有連續性。兩類簡的差異,正如大西克也先生指出的那樣,‘及’在楚簡中沒有作連詞的用例(引文一處例外);而在秦簡里,并列連詞主要用‘及’。”[10]151-158張玉金先生指出,在出土戰國文獻中,并列連詞“與”主要出現在楚簡和曾簡之中,在楚簡中有97 次,在曾簡中有28 次,在秦簡和戰國金文中各出現4 次、1 次。并列連詞“及”主要出現在秦簡中,有313 次,在楚簡中只出現了6 次。[3]279筆者認為,楚簡中并列連詞主要用“與”,是可信的。這不僅體現在出土文獻中,在傳世文獻中也可窺見一斑。上博簡楚辭與屈原賦中,只用連詞“與”,沒出現連詞“及”,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現象。

上博簡楚辭多用連詞“其”。“其”作為連詞,在其他文獻中是罕見的。在楚辭中,“其”不僅可以作順承連詞,還可以作并列連詞。用法廣泛,用例較多。在這方面,出土楚辭與傳世楚辭是一致的。由于《楚辭》中連詞“其”的用法比較特殊,大多數相當于連詞“而”,這在其他文獻中是罕見的,故在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之前的虛詞專書多未涉及此義。廖序東先生認為《離騷》中大多數“其”相當于“而”,至于用在主謂之間的連詞“其”,廖先生則認為是代詞。他分別反駁了以“而”、“之”、“且”等虛詞代替“其”字的觀點,他認為只有一種說法能完全適用于本類的“其”字,即這些“其”字是人稱代詞,復指主語作主語的同位語,有強調主語的作用。[12]對于用在主謂之間的“其”,崔重慶先生認為是連詞:“在散文中,‘其’雖可用于主謂之間,但都表示一定的語氣,是作為語氣副詞出現的。而楚辭中的‘其’卻可用于主謂之間,而不表示任何語氣,因此不是語氣副詞。……這種‘其’也不能解釋成復指主語的代詞,因為‘其’在先秦一般是不做主語的。”[13]這種用于主謂之間的“其”均為不表示任何意義的連詞,是楚辭所特有的。郭愛平先生認為與先秦散文相比較,“其”在《楚辭》中主要用作連詞。主謂之間的“其”具有復指強調主語的功能,而當“其”的這種復指功能弱化時,“其”便產生了主謂之間的連詞。[14]筆者同意將這種“其”看作連詞。用于主謂之間的“其”具有復指主語的功能,為指示代詞。而最晚當在戰國后期,這種復指功能就已經弱化了。于是,連接主謂的“其”作為連詞出現了。從本文所引4 例中,不難看出,這種用法的“其”在語義上具有承接的作用,與上文“斯”用法相近。在先秦其他傳世文獻乃至出土戰國文獻中,“其”的這種用法都是罕見的。至于用在狀語與中心語之間的連詞“其”,早在西周傳世文獻中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這一連詞也是由指示代詞‘其’的復指功能弱化所致。不過,此時的‘其’不是復指前面的詞,而是復指后面的動詞,即復指特殊的動作行為方式”。[14]“其”的連詞用法是楚辭類文獻的特征之一,這種用法在屈原賦中大量出現,在上博簡楚辭中亦有運用。

至于上博簡楚辭連詞“斯”的用法,則是屈原賦所不見的。本文所引例(10)、例(11),“斯”用在主語與謂語之間,具有承接上文的作用。整理者認為:“‘斯’,虛詞,相當于‘此’。……按《楚辭》‘斯’字多見,皆用作虛詞,訓為‘此’,如《卜居》:‘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漁父》:‘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均其例。”[1]261姜亮夫先生指出:“《楚辭》斯字八用皆一義。皆借為語詞。……總八用言,皆可訓‘此’。”[15]296查之屈原賦“斯”字用例,均為明顯指代用法,與此不同。

楚辭類文獻中“乎”的語氣詞用法同樣具有個性,在上博簡楚辭中,這種用法同樣也出現了。

這四篇文獻,出現了我們此前所未知的語氣詞“今兮”、“也今兮”,這無疑能深化我們對楚辭類文獻的認識。此前的出土戰國文獻,“兮”所見甚少。據張玉金先生統計,“兮”出現2 次,一寫作“氏”,一寫作“可”。[3]631上博簡楚辭中“兮”均寫作“可”,用例豐富,且出現新的用法,彌足珍貴。

諸如連詞“其”、語氣詞“乎”、語氣詞“兮”、“今兮”、“也今兮”的使用,均是楚辭類文獻強烈文體特征的表現。

總之,上博簡楚辭一方面是出土文獻,一方面能體現楚地語言特色,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其虛詞特征凸顯出一定的地域性與文體色彩,同時具有較強的個性。

[1]馬承源.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陳民鎮. 上博簡(八)楚辭類作品與楚辭學的新認識——兼論出土文獻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關系[J]. 邯鄲學院學報,2013(3).

[3]張玉金. 出土戰國文獻虛詞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雍宛苡.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虛詞初探[EB/OL].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63,2012-05-13.

[5]薛恭穆. 《楚辭》中形容詞副詞的后綴[J]. 中國語文,1980(6).

[6]胡朝勛. 《楚辭》語間“其”字考釋[J]. 古漢語研究,1991(2).

[7]熊焰. 先秦韻文“其”字代詞虛用說[J]. 古漢語研究,1997(2).

[8]呂亞東. 試釋屈原賦中的“其”字[J].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5(2).

[9]陳明富. 《楚辭》虛詞研究[D]. 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10]周守晉. 出土戰國文獻語法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1]廖序東. 楚辭語法研究[M]. 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12]廖序東. 釋《離騷》“其”字句[J]. 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0(1).

[13]崔重慶. 楚辭中“之”、“其”、“而”、“以”諸虛詞的使用特點[J]. 求是學刊,1983(6).

[14]郭愛平. 先秦漢語“其”字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15]姜亮夫. 楚辭通故[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男女精品视频|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a|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激情区|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岛国岛|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在线亚洲小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va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亚洲精品片911| 91亚洲国产视频|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另类|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 国语少妇高潮|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日韩国产另类|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三级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Jizz国产色系免费|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日韩精品| 91视频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不卡午夜视频|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一级不卡毛片|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