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張巧紅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 義馬氣化廠,河南 義馬 472300)
安全風險評估是指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后,對于風險事件給人們的生活、生命、財產等各個方面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量化評估,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評估出來的風險加以控制的一種管理工具,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安全風險評估有幾個目的:(1)明確目前企業的安全工作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改進安全的計劃。(2)明確存在高風險工作區域和該區域的實際安全情況。(3)了解各部門及員工的意見。(4)明確培訓的需求。
通過安全風險評價,可以變事后處理為事前預防,預先識別系統的危險性,分析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狀況,全面的評價系統及各部分的危險程度和安全管理狀況,促使生產經營單位達到規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風險評估通常是由一個團隊來進行工作的,從狹義上講,安全分析評估的團隊由一些安全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和領導一起完成的;從廣義上講,安全風險評估由各個部門分別做出來,然后匯總到上一級安全管理部門進行分析并形成最終的評估報告。
安全風險評估主要由以下3個步驟所組成:危害的識別、評估危害的風險和控制風險的措施及管理。
危害識別是安全風險評估的重要部分。若不能完全找出安全事故危害所在,就沒法對每個危害的風險做出評估,并對安全事故危害做出有效的控制。
危害識別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直觀經驗分析法。直觀經驗分析法又可分為對照、經驗法和類比法兩種。1)對照、經驗法:對照有關標準、法規、檢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員的觀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經驗和判斷能力直觀對評價對象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的方法。2)類比法: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統或作業條件的經驗和勞動安全衛生的統計資料來類推、分析評價對象的危險、有害因素。
(2)系統安全分析法。用某些系統安全工程評價方法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系統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復雜、沒有事故經歷的新開發系統。常用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樹法、事故樹法等等。能否真正辨識出來所有的風險和辨識出來的風險的準確程度是風險辨識的重點。我們往往對不安全的作業條件或者作業環境都能準確的辨識出來,而對安全管理方面的內容及日常的我們認為是安全的行為這些內容評估不足。比如我們可以提出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和思考:我們的員工安全素質如何?目前的安全培訓方式是否合適?目前的安全考核和獎勵是否可以改進?安全管理的流程是否順暢,能否改進?我們日常的操作和檢修維護保養工作到位嗎,是否影響安全?等一些問題,對我們整個的安全管理的全過程進行分析和辨識,以便于我們能夠辨識出盡可能多的風險加以控制盒解決。
當大量的危害識別數據被搜集上來后我們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對這些風險根據風險的根源及能量和現有措施的控制能力等情況進行分析歸類。
(1)高風險(區域):該區域屬無法承受的風險區域,落在此區域內的風險需要立即進行控制,采取各種措施減低風險或停止隱患活動,以消除風險。
(2)中等風險(區域):該區域屬加強措施降低風險的區域,落在此區域內的風險需要引起格外注意,并要采取控制措施,這部分風險也是我們在安全管理中需要重點防范的風險,應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風險。
(3)低風險(區域):該區域屬加強管理不斷改進的區域,落在此區域內的風險需要提高警惕,以預防為主,并不斷改進方法進行風險控制。
一般地,經過危害識別所能識別出的危害事件數量很多且混亂繁雜,如果不經過風險評價而對所識別出的每一個危害事件等同對待,到頭來將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清輕重緩急,窮于應付而達不到風險控制與削減的目的,這就是偏離了安全管理的意圖和宗旨。相反只有通過風險評價,即采用科學正確的評價方法,找出主要危害所在,才能分清主與次,輕與重,緩與急。
首先,針對危害的主與次,輕與重,緩與急,制定出相應的作業程序與控制措施。對位于高風險區的風險,屬于無法承受的風險,必須立即進行控制,采取各種措施減低風險或停止隱患活動,以消除風險;對屬于中等風險區域的風險,需要引起格外注意,并要采取控制措施,這部分風險也是我們在安全管理中需要重點防范的風險,應加強控制措施,降低風險;對屬于低風險區域的風險,要提高警惕,以預防為主,并不斷改進方法進行風險控制。
其次,不管主要危害還是次要危害,都要制定出相應的作業程序與控制措施,但如果時間倉促的話,應優先考慮主要危害而不能平均用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范危害的發生,才能把因危害發生所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最后,我們要對搜集并整理好的安全問題進行總結,并制定出詳細的安全整改計劃,確定詳細的時間安排和成本預算,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風險評估報告,報請領導審閱,獲得通過后付諸實施。
在風險評估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的問題需要考慮。首先,要確定保護的對象是什么。其次,保護對象面臨哪些潛在威脅,有哪些弱點可能會被威脅,導致威脅的問題有哪些,威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再次,一旦風險事件發生,會遭受怎樣的損失或者面臨怎樣的負面影響。最后,組織應該采取怎樣的安全措施才能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安全風險評估作為一種安全管理的工具,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的明顯的效果正逐漸被社會廣泛認可,對于安全生產所起的技術保障作用越來越顯現出來,對安全管理方式的完善,更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安全風險評估是一個連續的工作,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我們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安全風險評估的頻率。每次評估時對上一次評估的效果進行評價,從風險辨識的情況是否充分和準確方面、從風險分類是否準確方面、從制定的整改措施是否有效、從整個企業的安全情況是否有改觀等方面進行研究,從而使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得到持續改進。
[1](美)特里.麥克斯溫《安全管理:流程與實施》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8
[2]王洪德《安全管理與安全評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