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 劍
(石家莊市社會科學院 河北·石家莊)
環境就是生產力,這已經是時下的一種社會共識。近年來,石家莊作為省會,在發展環境尤其是政務環境上下了很大工夫,也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但是,政務環境優化永無止境,我們還需要在改善發展環境上繼續解放思想,努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通過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促進法制環境的公平正義,信用環境的誠實守信和創業環境的寬松和諧,以此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助推省會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政府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這是目前擺在各級政府機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石家莊自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建設及“兩個環境建設”以來,提出的要求之高,力度之大,在石家莊市史無前例。各級政府部門在優化政務環境方面不斷探索,實施了一系列的重要舉措,取得的成效主要有:
在行政審批方面: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規范、公開、優化辦事流程和辦理時限;進一步下放行政審批權限,促進行政審批權力重心下移;推行“一站式辦理制、超時默認制、缺席默認制”等十項審批制度,提高行政審批效能。近年來,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列為優化發展環境的重中之重,全力減少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2011年共削減審批事項39.5%;2012年共削減審批事項31%,精簡審批環節40%,壓縮辦結時限50%,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2013年為了更好地方便企業和辦事群眾,石家莊市還將進一步清理、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嚴格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優化審批流程。
在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方面:加強行政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行政服務水平。石家莊市對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目標、職能定位、管理體制、運行規范、市縣聯網和組織領導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具體規定。加快推進網上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制定了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網絡互聯互通工作方案,以石家莊市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為基礎平臺,逐步實現市本級適宜在網上運行的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項目實現網上辦理和聯合審批。實施并完善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制度,實行領導分包責任制,建立重點項目工作臺賬和推進機制,對所有重點項目提供全程優質服務,簡化辦理程序,縮短辦理時間。
在提高法治化水平方面:為推進法制石家莊建設進程,在全市行政執法部門深入開展執法標準化建設活動,規范基層執法行為。強化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建立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對行政執法機關查辦行政執法案件情況進行“三位一體”聯合監督。
這些工作經驗與好的做法有效地促進了石家莊的政務提速、環境改善與作風轉變。
目前,石家莊政務環境優化成效在全省發揮出了應有的表率作用。但是在改善政務環境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難以根除的瓶頸問題,其主要表現及其產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機關辦事環節繁瑣、辦事拖拉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還有讓辦事群眾不方便、不滿意的地方;二是政務公開還缺乏廣度和深度,一些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還沒有做到全面、及時、深入、細致的公開,存在重基層輕上層、重形式輕內容、重數量輕質量、重應付輕持久、重公開輕查處的問題;三是電子政務資源整合力度不夠,電子政務水平還不能適應政府網絡化發展的需要,制約了全市整體行政效能的進一步提升;四是行政審批事項的削減從理論上講尚有空間,但目前市場或者社會本身實現“自治”的能力尚且不足,亟須大力扶持與培養;五是行政投訴處理缺乏強度和力度,對部門職能交叉、互相推諉等問題的督辦和制約力不足,懲治威懾力不夠;六是依法執政在操作層面上還有不規范的現象,部分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過大,離公正執法、廉潔執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行政管理理念保守,“官本位”思想仍然大有市場。辦事人員工作素養良莠不齊,“衙門作風”的舊習尚難根除;二是公共服務意識淡薄,效率意識不強;三是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用制度管人、管事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制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當前,化解政務環境優化過程中的瓶頸問題的根本問題在于制度的創新與落實,抓好制度建設就是抓住了政務環境優化的“牛鼻子”。
優化政務環境離不開制度作保障。優化政務環境實質上是政府的“自身革命”,需要不斷地創新制度建設,使政府的行政行為更加民主化、公開化、規范化、法制化,成為高效、務實、清廉、陽光的政府。
1、創新規范審批行為的長效機制建設。在大力推進石家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減少審批項目的同時,下決心、花力氣規范行政審批權力運行,在現有制度基礎上,建立健全規范審批行為的長效機制,促進審批再提速,審批效能再優化。如建立并將審批公開機制、集中審批機制、現場審批機制、限期審批機制、網上審批機制、聯合審批機制、審批事項動態管理機制等落實到位,努力做到依法審批、高效審批、責任審批、廉潔審批。利用信息技術創新,不斷提高集約式電子政務建設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一站式”辦公、“一網式”審批及省、市、縣一體化辦理的高效性、便捷性,并做好審批項目的上下銜接。建立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對不按規定條件、程序進行審批甚至濫用職權、徇私舞弊以及由于只審批不監督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員責任。
2、創新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運行機制建設。創新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管理,統一體制機制、進駐部門、辦理事項和運行模式。完善行政服務中心功能,推廣應用行政服務標準化系統,提升“一站式”服務水平,在標準化、精細化、綜合化上實現再優化。落實好“窗口首席代表制”,不能“只當班不抓藥”,實現各窗口單位對本單位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置的窗口的充分授權,凡經市政府審定進駐中心的事項,各部門和單位一律不得另行受理,嚴禁體外循環,堅決杜絕“前店后場”現象。創新方式方法,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推行人性化的特色服務,將提前介入、聯合審批、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等機制長期堅持下來,切不可一陣風了事。強化重點項目全程幫辦、代辦服務的專業化、規范化和優質化。創新監督檢查,實行辦件回訪機制,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并列入日常考核。建立動態跟蹤問效制度,進一步提高重點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建立和完善窗口效能建設制度、登記注冊人員廉潔自律制度,推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制、績效管理考核制度等,保障各環節工作有定量有標準,保證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實現從制度化管理向標準化管理的提升。
3、創新監督檢查機制建設。深化效能中心建設,強化政務監督職能,建立和實施投訴辦理快速反應機制,提升群眾對投訴辦理工作的滿意度。創新監督檢查機制,強化電子監察系統應用。目前石家莊市行政服務中心已經建立了電子監察系統,對行政審批辦理事項全過程進行詳細監控,包括辦事人員的工作作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在崗情況和辦事效率。在運行層面,要利用好該系統,建立每月、每季的行政審批效能通報排行制度,其監察結果要適時公開,真正發揮出行政監察的作用。建立行政服務經常性效能監察機制,把行政服務中心的日??荚u與電子監察結果作為政風行風評議的重要依據,納入市、縣政府對各部門年終綜合考評體系,定期通報,促進行政服務的水平提高。完善行政審批后續監管制度,加強對下放審批權行使情況的監督檢查,努力減少權限下放產生的監管風險和廉政風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