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宏偉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石家莊)
財務會計目標是財務會計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會計目標作為一種主觀愿望,其實現范圍取決于財務會計的客觀職能,而其實現程度則取決于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具備程度。
對于財務會計目標的內涵,在會計理論界并沒有形成一個權威的、可為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點,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大流派,即“受托責任派”和“決策有用派”。受托責任學派認為,會計的目標就是以適當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責任及其履行情況。其依據是,資源所有者將資源的經營管理權授予受托人,同時通過相關的法規、合約和慣例等來激勵和約束受托人的行為,受托人接受委托對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和經營并通過向資源提供者如實報告資源的受托情況來解除其受托責任。受托責任學派更強調信息的可靠性,它在重視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格外重視損益表;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計的目標就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對其決策有用的信息。決策有用學派更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即要求信息具有預測價值、反饋價值和及時性,更關注與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有關的信息。決策有用和受托責任是互有關聯的會計目標,受托責任是實質,決策有用是形式。考慮到我國的現實國情,我國會計目標的現實選擇應定位于決策有用。
財務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在結合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情況下只能從力所能及的范圍(從其固有的職能)方面來談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或財務會計目標,脫離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力所能及的范圍或說其固有的職能來談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或者會計目標,最終只能是財務會計信息系統成為金融風險、投資風險、決策風險的受過人。因為影響金融、影響投資、影響決策的因素是很多的,會計信息只是眾多因素的其中之一,而且也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因素。就目前而言,財務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其所具有的職能一般被認為有反映、控制、評價、預測、決策等五項職能。其中,會計信息系統的反映職能是指“財務會計通過其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把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的數據記錄下來,并經過必要的計算、分析、綜合,加工成為全面、系統的財務信息,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增減的信息,費用發生的信息,收入取得和利潤實現及其分配的信息等,這些財務信息主要反映企業已經形成的財務狀況、財務狀況的變化和經營成果。而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職能則表現為“會計信息系統對經濟活動的控制,其目的主要在于引導經濟活動按照預定的計劃和要求進行,以實現既定的目標。”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職能主要體現于財務會計監督方面,會計監督通常是通過會計確認來實現的。在我國,國家財經政策、法規和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計劃或預算等是實施會計監督的依據,財務會計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有關數據進行會計確認,把符合會計確認標準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提供反映計劃或預算實際執行情況的財務信息。至于會計信息系統的評價、預測、決策等職能,由于都要在財務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會計信息基礎上通過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分析、比較,綜合運用才能進行、才能發揮,這實際上是涉及到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理解、運用和駕馭能力問題。因此,我們認為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職能就是反映和控制,就是對已發生或已完成的經濟活動實施或執行了反映和監督職能,將已發生或已完成的經濟活動數據加工成會計信息提供給會計信息使用者。
盡管財務會計目標是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系統的一種主觀愿望,它體現為會計信息使用者主觀需求和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客觀職能的辯證統一,并為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客觀職能所決定,但這并不意味著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實施或執行了反映和監督職能以后會計信息就能有用,財務會計目標就能實現,因為這里還有一個會計信息加工出來以后是否“適銷對路”和“價廉物美”的問題。“適銷對路”指的是會計信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需要,而“價廉物美”指的是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在考慮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情況下,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如果具備可靠性、可比性、及時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就可以認為是會計信息系統已經提供了有用的會計信息,財務會計目標已經實現。由于任何事物都有其絕對性和相對性,因而對于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程度,則體現為可靠性、可比性、及時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具備程度。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提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程度取決于以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具備程度,會計信息有用性是指會計信息具備了可靠性、可比性、及時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因為從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客觀職能看,其力所能及的方面就是這些方面。至于相關性的問題,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有個體和總體相關性的區分。從個體相關性看,由于其所涉及的是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主觀愿望和各會計信息使用者分析、駕馭、使用會計信息的能力等因素,且所有主觀愿望和能力因素都不是財務會計信息系統所能左右的,因而我們認為,不宜將個體相關性作為會計信息是否有用或財務會計目標是否實現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從總體相關性看,由于財務會計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繁榮而產生、發展的,所以財務會計的“產品”——會計信息就必然為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所需要,也就是說,對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而言,會計信息具有與之俱來的總體相關性。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信息對社會生產、經濟建設相關),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如果將已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數據加工成會計信息,并且會計信息也具備了可靠性、可比性、及時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則我們應該認為會計信息有用,財務會計目標已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