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 韌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河南·洛陽)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省會鄭州市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共計9 個省轄市組成的城市群”。河南省的“龍頭”城市——鄭州市,具備悠久的金融歷史基礎、良好的基礎設施、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較為完善的金融組織體系,首當其沖作為中原城市群的區域金融中心。然而,鄭州在加快金融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功能缺陷,我們必須高度重視。
鄭州金融業已從單一的人民銀行體系發展為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組織體系,國內較大的商業銀行都在鄭州設有分支機構。但目前的金融機構體系仍難以完全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的需要。
(一)集中程度高,新型金融機構少。從銀行機構構成來看,金融市場仍存在先天的壟斷因素,金融資產和金融業務仍主要集中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其內部層次多,機構過于龐大,在所有金融機構中所占比例過高;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性銀行機構和外資銀行機構數量過少,所占比例微乎其微。這種現象妨礙了金融系統的有序競爭,降低了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實力雄厚、權威性強的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包括保險服務、擔保服務、咨詢服務等在內的金融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評估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經營行為不夠規范,服務水平不高。這種現象影響了對資金流向的合理引導和投資的安全性,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穩定有序運行。
(一)融資渠道單一,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失調。鄭州市直接融資市場發展嚴重滯后,規模過小;間接融資市場,其中特別是信貸市場在整個資金融通市場份額中占據絕對的比重。雖有大量的資金需求,卻沒有充足的資金來源,金融市場發展緩慢,企業融資主要依靠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利用資本市場籌措資金的能力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有較大差距。
(二)金融市場競爭仍顯不足。從金融機構集中程度看,鄭州市的金融機構存在著寡頭壟斷現象。國有銀行在所有金融機構中所占比例過高,這種壟斷因素妨礙了金融系統的有序和完全競爭,降低了資金的利用效率。
從金融機構盈利方面看,中小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資本實力弱,競爭不充分,金融對外交流較少,金融服務產品供給不足,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嚴重匱乏。
(三)市場運行還有不規范之處。鄭州市金融市場功能不強,規模還較小,結構發展不均衡,在穩定和規范方面還有缺陷,市場配制資源的效率還不高,各類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反應不協調。銀行降低利率,部分保險機構通過擅自提高有關費率爭奪保險市場份額,削弱了國家貨幣政策的整體效應。證券市場投機性過強,很難發揮引導資金流向、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一)金融支持力度不夠。為了改變國有經濟占國民經濟比重過大的狀況,鄭州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但得到的信貸支持不夠;高新技術產業急需扶持,但風險投資發展滯后;金融工具和金融業務的創新也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金融資產結構不夠合理。河南債券和中長期信貸市場發展滯后,股票和債券市場發育不完善,信用及擔保體系的建設具有滯后性,企業逃廢債問題較突出,信用環境有待改善,適合不同層次企業證券融資和股票流動需要的多層次交易體系有待形成。
(三)金融業不良資產仍居高不下,金融秩序差強人意。部分金融機構缺乏成本效益觀念,盲目擴張業務規模,甚至采取不正當手段搶占市場份額;不良貸款比例較高,資產收益率低,盈利和競爭能力不強。同時,清算結算違規、新業務違規、價格違規等嚴重擾亂金融秩序的現象時有發生。
(四)地方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不足。抵御風險能力不強,金融改革不到位;支持技術進步的金融機制不健全,缺乏健全有效的風險投資機制和服務體制;債券融資、風險投資、投資基金、信用擔保以及政府引導下的銀企合作等新的合作方式仍處于初步階段。
(一)金融創新是當前商業銀行發展和應對國際競爭的根本出路。但鄭州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過程需經過較長的審批程序;央行對商業銀行涉及證券業的業務缺乏明確指引,商業銀行創新面臨較大政策風險。因此,銀行業務仍以傳統業務為主,新興業務比重小。
(二)金融產業鏈不完整的問題嚴峻。從銀行的金融產品看,各家商業銀行主要在國家規定的利率范圍內進行存貸款業務,中間業務僅限于結算和一般性代理業務,而咨詢業務、信托業務等只是剛剛起步,經營范圍和品種少,業務規模小,收入水平低,服務手段和技術水平比較落后,同國外銀行有著較大差距。基金管理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數量過少;風險投資實際成果寥寥可數;基金理財、信托投資等,也離普通百姓“有些遙遠”。
隨著經濟和金融的快速發展,信托投資、金融租賃、保險精算、保險承保、保險培訓與投資理財等業務日益重要,這就要求金融從業人員既具備扎實的金融理論知識,又精通微觀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需要更多高層次、復合型金融人才。但是,鄭州市高級金融人才特別是現代金融業務經理還十分匱乏,高學歷金融從業人員所占比重太低。
金融發展與金融監管制度之間存在矛盾。金融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信貸審查機制流于形式,使違法、違規金融案件有機可乘。
涉案人員多以編造假單位、制作假公章、出具無真實貿易背景的商業承兌匯票,或以高息為誘餌,高價買斷原始資料,利用高科技偽造憑證等進行詐騙。警方在案件偵破中發現,銀行內部存在的一些防范漏洞和問題給了涉案分子可乘之機。出現問題后,往往內部協調,協調無果才向警方報案,給偵破工作帶來被動。金融單位需盡快完善和規范內部管理,加強與公安部門的信息溝通,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風險,防止經濟領域大要案的發生。
綜觀全球經濟,凡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其核心城市都是金融業相對發達的區域性金融中心。一個地區要實現跨越式、趕超型發展,必須通過機構集中、市場發達、信息通達、設施先進、服務高效的區域性金融中心來集聚資本及其他生產要素,推動該地區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因此,探討鄭州市作為中原城市群金融中心的若干功能缺陷,對于促進河南省金融和區域經濟和諧發展,最終在中原地區形成金融和諧、區域經濟和諧、人與經濟和諧的和諧型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蘇玉峰.鄭州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現狀與對策.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2.4.
[2]牛耕.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問題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12.5.
[3]馬穎超,胡響,羅欣.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的戰略分析及對策.河南理工大學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