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工職業學院 河南·鄭州)
□文/張梨花
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籌資活動中由于市場環境和宏觀環境的影響,使得企業財務狀況出現危機的可能性,以及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給企業經營的相關者造成的不利影響。
負債性籌資風險是指企業通過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等方式取得借款,以使企業能夠擁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生產規模的擴大和企業投資的需要。這類籌資方式的優點是籌資成本較低,保障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權,更重要的是企業可以利用杠桿效應增加企業的收益;其缺點是財務風險高,限制條件較多,這就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點束手束腳。
1、負債規模。負債規模是指企業負債的大小或負債在資產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企業負債規模較大,則利息支出就會增大,若企業的利潤降低就會使企業喪失償付利息的能力,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另外,企業負債規模越高,企業財務杠桿系數也就越大,對企業股東收益的影響也就越大。因此,負債規模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2、負債的利息率。在同等規模的負債條件下,利息率越高企業要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在企業收益較差的時期,企業破產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同時,利息率越高,企業在息稅前利潤一定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也就越高,對股東收益的影響程度也就越大。
3、負債的期限結構安排。負債期限結構的安排是指企業負債中長短期負債的使用情況,即長期項目上是否用了短期資金,短期項目上是否用了長期資金。若長期資金用在了短期項目上,則企業的資金就會閑置和面臨支付高額利息的風險;若短期資金用在了長期項目上,則企業就會面臨到期無法償還債務的風險。如果企業的負債過于集中在長期負債或短期負債,那么企業還款時的壓力就會增大,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增大企業的經營風險。
1、經營風險。經營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變現為企業能否得到預期的息稅前利潤。經營風險與籌資風險不同,但它又影響籌資風險。當企業采用負債籌資方式時,由于財務杠桿對所有者權益的擴張作用,所有者權益的波動性就比較大,企業承擔的風險就大于經營風險,其差額就是籌資風險。而且當企業的經營沒有達到企業預期的收益時,也會對企業負債籌資的利息支付產生影響,增加企業還款壓力和籌資風險。
2、預期現金流入量與資產的流動性。
企業的現金流入量反映的是企業現實的償債能力的強弱,而資產的流動性反映的是企業潛在的償債能力的強弱。當企業經營活動不能得到預期現金流入量時,企業就不能按時足額地支付本息,企業就面臨著財務風險。此時,企業就會變現其他資產以償還債務,而各種資產的流動性是不同的。當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較強時,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會相對較小;若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較弱,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會增大。
3、金融市場。企業要通過金融市場來進行融資,因此企業的負債經營就會受到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負債籌資的利息率上,當金融市場的供大于需時,利息率就會下降;反之,利息率就會下降。而且金融市場上匯率、利率的波動都會給企業帶來籌資風險。所以,企業在進行負債籌資時,不僅要考慮負債利率的影響,還要綜合考慮金融市場的整體情況,使企業能夠得到最合理的籌資規模和融資來源。
1、建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建立比較晚,各種措施還不夠完善,制約了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因此,建立健全我國的宏觀經濟環境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資本市場和法律環境的改善,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資本市場可以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健全的法律可以為企業提供保障。
2、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還不夠完善,民營企業的負債籌資大都來自銀行貸款。因此,提高銀行經營自主權是提高我國民營企業融資數量的重要措施。提高銀行經營自主權包括:提高銀行選擇貸款對象的權利、提高銀行自主處理壞賬損失的權利和提高銀行自主支配利潤的權利等。這樣就能對企業進行外部制約,減少企業盲目借貸,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3、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由于我國民營企業起步晚,與國外的管理理念存在差距,因此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縮小我國企業與國外差距的重要方法。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建立與企業相適應的約束機制,可以有效提高我國民營企業的經營水平,加速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
1、企業應確定負債比例。負債比例通常由資產負債率來表示,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總額×100%。負債比例是由所有者和債權人的認同程度決定的,資產負債率一般來說30%為安全,40%較合適,超過50%資金周轉就會受限,籌資能力就會降低。另外,企業也要考慮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
2、企業要確定合適的資產結構。一方面企業要考慮借入資金的期限結構。企業在負債總額一定的情況下,應該借入多少短期資金,多少長期資金,企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①銷售狀況。企業的產品如果銷售好的話,企業可以多借入短期資金;②資產結構。企業的長期負債多的話,企業應多用長期負債,盡量少用短期負債;③企業規模。企業的經營規模對企業的資產結構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經營規模大的企業,一般很少用流動負債,因為他們可以在債券市場獲得資金;④利率狀況。如果長期負債的利率與短期負債的利率相差不大的話,企業一般會選擇長期負債;反之,企業就會選擇短期負債。另一方面,企業要考慮資金的來源結構。隨著資本市場的開放,企業的融資渠道也增多了,企業可以根據融資規模的大小、期限的長短和企業期望利率的大小,通過不同的渠道來進行融資。
3、加強企業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陽普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10年和2009年度的資產負債表中顯示,陽普公司在這兩年內都沒有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這對一個公司來說是好的,因為這可以說明他們公司的盈利水平較高,資金沒有缺口;但另一方面由于他們沒有從金融機構融資,使公司不能夠利用財務杠桿,降低企業經營的綜合成本,其資金利用率較低。
不管是企業的自有資金還是企業從外部籌集的資金,在企業獲得這些資金的使用權后,企業應加強對這些資金的控制力度,并做好資金的管理工作。企業的所有人應適時地查看企業賬目,做好對其他人的監督工作。另外,如果進行對外投資,企業應首先考察好應投資的項目,評估投資風險和收益,最好選擇投入資金少,見效快,收益高的項目。企業籌集資金也不應過多,應根據投資經營的需要做好資金計劃,合理籌資。企業還應在項目管理上做好合理的規劃,以達到提高資金利用率的效果。
4、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制度,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健全的財務風險制度可以使企業在應對財務風險時更加的得心應手,減少企業的風險損失。將風險意識引入到企業的財務制度中,可以讓企業的經營者在生產經營中行使其財務風險控制的權力,獲得財務風險收益。對于企業經營者:①在法律和經濟上明確經營者的責任,引導他們樹立風險意識,居安思危,不斷完善企業的財務制度,加強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②企業的所有者要給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營、財務以及資金的使用權限,使企業的經營者能夠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實時地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和投資方向,增加企業經營的靈活性;③給企業經營者一定的風險報酬。權、責、利分明,可以使企業獲得良好的內部環境,有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健全的財務風險制度也要求企業內部做到分工明確,權責分明。另外,健全的財務風險制度也要求企業在進行融資投資時,企業內部有一定數量的備用金,以應對一般的財務風險和投資風險,提高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
5、根據企業狀況,制定企業的負債計劃。根據企業的資產狀況制定企業的負債計劃,是企業理性經營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應當按照資金的需要量和企業的承受能力,進行籌集計劃的制定。同時,還應根據各種負債的實際情況制定企業的還款計劃。負債過多,會增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和企業還款的壓力,當企業經營不善時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風險;負債很少或者是沒有負債,企業的資金結構就不夠合理,企業經營的綜合成本就會增加,不利于企業的市場競爭。合理的負債會使企業獲得一定的財務杠桿收益,而且可以優化企業的資產結構,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
[1] 陸磊.小企業融資的制度困境及其突破[J].金融發展與監管,2010.
[2] 崔美香.對我國中小企業負債籌資管理的認識[J].現代商業,2012.
[3] 李嘉文.企業負債籌資風險分析與防范[J].現代會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