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鋒
(徐州機電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數控系,江蘇 徐州221011)
陶瓷在高溫條件下仍具有很高的硬度,但是陶瓷的脆性限制了它的應用。為了改善其性能,可采用液態金屬銅(Cu)作粘結劑,促使陶瓷的硬質相致密化,從而提高陶瓷的性能。研究發現,隨著Cu 含量的變化,TiB2 顆粒之間的孔隙逐漸被金屬相填充,使其致密性、韌性、強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過TiB2基體內部利用元素間或元素與復合相間的化學反應合成強化相。于是將Ti 粉、B 粉和Cu 粉按Ti+2B+xCu—>TiB2+xCu 反應方程式進行配料。利用球磨機在無氧條件下球磨樣品粉末5h,充分混合后真空干燥。干燥后將粉末放置于壓力機中,梯度增壓到20MPa,保壓5min 后取出壓片,以同樣的方法分別壓制3 組含銅量為15%、25%和35%的樣品壓片,經適當的燒結制取TiB2/Cu 復合材料。
已知在燒結過程中,Ti、B 及Cu 可能會發生以下化學反應:

為了確定合成產物的反應方向和最終相,對上式反應的反應自由能進行了理論計算。計算后發現在TiB2,TiB 及TiCu 三種可能產物中,TiB2的反應自由能最低。這說明在Ti-B-Cu 體系中,TiB2是在理論上最穩定的相。根據自由能計算參考數據可知,TiCu 是可以可按下式和B 反應而轉變為TiB2。反應式如下:

通過用XRD 射線測試后所得到的衍射峰的強度和衍射峰的數目可以看出,如圖1 所得到的XRD 射線測試的峰值圖,圖中含有TiB2和Cu,于是可以確定,通過用原位合成的方法能夠得到TiB2/Cu 復合材料,根據成分配比,TiB2顆粒的體積分數應達到80%左右。這一結果基本滿足要求。但同時在樣品中也發現有少量TiO、TiO2、CuO、TiB 等雜質,可能與燒結過程發生氧化有關。

圖1 樣品復合材料X 射線譜
通過金相顯微鏡的測試,我們根據3 組對照實驗可以發現:隨著Cu 含量的增加,TiB2復合材料的顆粒逐漸變小,空洞也在減少。如圖2所示的3 組電子掃描的圖片。三組對比試驗可以發現,金屬確實能夠改變TiB2陶瓷的致密性。

圖2 3 組Cu 含量為15%(a)、25%(b)、35%(c)的電子掃描的圖片
由圖2 給出的3 組分別含Cu15%、25%和35%的TiB2/Cu 復合陶瓷的掃描照片。其中,灰色是TiB2相,白色是Cu 相,黑色是孔洞??锥吹拇嬖谥饕獊碓从诳赡苁窃跓Y過程中雜質或單質硼(B)的揮發造成。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組織較為致密,僅有少量孔洞。同時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Cu 含量的增加,TiB2顆粒的尺寸逐漸減小。可能是隨著Cu 含量的增加,體系中的液相逐漸增多,抑制了TiB2顆粒的長大,另外隨著Cu 含量的增加,金屬銅填充了陶瓷的空洞。
用阿基米德排水法來測量復合材料的密度。利用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的原理,實現對陶瓷材料密度的測量。利用式F 浮=ρ 水gV 排,分別計算出15%、25%和35%的陶瓷復合材料的密度是6.32g/cm3,6.54g/cm3和7.03g/cm3。根據密度測定可以發現:隨著銅質量分數的增加,TiB2復合材料的密度也隨之增加。同時,由密度可以得出材料的相對密度,于是根據銅質量分數不同時,材料相對密度的變化??梢钥闯觯弘S著Cu含量的不斷增加,致密度呈逐漸增加趨勢,但是增加幅度逐漸變緩。
(1)將Ti 粉、B 粉和Cu 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通過原位合成的方法是能夠得到一定量的TiB2/Cu 陶瓷材料;
(2)在TiB2陶瓷中添加金屬(Cu)粘結劑是能夠改變陶瓷材料的一些性能包括致密性。
[1]郭峰,李歷堅,等.TiB2基陶瓷材料的研發進展與展望[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
[2]董仕節,雷永平,等.原位生成TiB2/Cu 復合材料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0.
[3]Fu zhengyi(傅 正 義).TiB2系 金 屬 陶 瓷 的SHS-QP 制 備[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o Society(硅酸鹽學報),1996.
[4]徐強,張林,等.壓力對反應合成TiB2-Cu 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J].新技術新工藝,2005.
[5]徐強.銅含量對燃燒合成TiB2/Cu 基金屬陶瓷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5.
[6]徐麗,張幸紅,徐強,等.TiB2/Cu 基金屬陶瓷高溫燒蝕行為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