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林,張天國
(新疆華泰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9)
在離子膜制堿工藝中,一次鹽水的質量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及離子膜的使用壽命,因而,要確保一次鹽水質量穩定,工藝指標合乎要求。在實際生產中,浮上桶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阻礙生產的安全平穩運行,尤其在浮上桶長時間運行過程中,中心桶結鹽泥較多而無法清理,甚至結的鹽泥過多導致浮上桶坍塌。為此,新疆華泰重化工公司進行了改進,有效地解決了因浮上桶中心桶內部結泥過多造成壓垮支撐的問題,使裝置穩定、高效運行。
浮上澄清的原理是使空氣溶解在經過除Ca2+Mg2+的粗鹽水里,然后將加壓的粗鹽水突然減壓,致使溶解在鹽水中的空氣形成微小的氣泡釋放出來,并在絮凝劑的作用下與熱水中的雜質顆粒附著在一起。附著氣泡的雜質顆粒的假比重降低很大,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能克服其本身的重力和液體摩擦力,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浮起,從上部排出,少量的鹽泥則沉積于桶底,從底部排出[1]。
總的來說,加壓浮上法澄清的效果,主要取決于雜質顆粒同氣泡的附著情況,而氣泡與顆粒的附著情況是由精制反應、加壓溶解、減壓釋放和附著凝聚4個階段來決定。同時,定時排泥也是影響效果的重要因素。
(1)精制反應。Ca2+和Mg2+是鹽水中的主要雜質,通過和燒堿、純堿進行反應生成沉淀而達到去除的目的,精制反應須在鹽水進入浮上桶之前完成,若在鹽水進入浮上桶以后,還繼續發生該反應,勢必降低生產能力。要使精制反應完全,需滿足以下2個條件:鹽水應有適當過量的燒堿和純堿,一般,NaOH過量 0.2~0.5 g/L,Na2CO3過量 0.3~0.8 g/L;應有充分反應時間和溫度,反應時間為30 min以上,反應溫度為45℃以上[2]。
(2)加壓溶解。空氣在鹽水中的溶解度較低,在0.35 MPa時,僅為5 L/m3左右,因而必須使空氣充分溶解,因此,要求氣液相有足夠大的接觸面。在加壓溶氣罐設計有鹽水噴射器,鹽水以5~15 m/s的速度通過噴射器,吹入后的的空氣被高速鹽水流高度粉碎,從而獲得較小的氣泡直徑和較大的接觸時間。
(3)減壓釋放。把溶于鹽水中的空氣在鹽水離開加壓溶氣罐前全部釋放出來,否則,鹽水離開加壓溶氣罐折流向下,因受靜壓力越來越大,氣泡就越難釋放,這樣,除浪費這部分空氣外,還影響了澄清效果。經減壓后的渾鹽水中的空氣,以氣泡的形式大量逸出,氣泡直徑僅為30~120 μm,氣泡直徑越小,越容易鉆進絮狀懸浮物的空隙中,對浮上澄清越有利。
(4)附著、凝聚。雜質顆粒是否能和釋放出來的氣泡吸附在一起,是決定浮上效果的關鍵。因此必須做到,一方面,加入絮凝劑,以使雜質顆粒增大,形成疏松的絮狀物,以利附著微小氣泡;另一方面,必須使空氣泡的釋放同雜質顆粒的凝聚過程同時發生,控制雜質的凝聚時間為20~40 s,鹽水在加壓溶氣罐中停留時間以6~9 min為宜。
(5)沉降與排泥。及時的排出沉泥和浮泥對保證浮上桶正常運轉,提高浮上速度,有重要意義。如不及時排出浮泥,已附著在絮狀物上的氣泡會逐漸破裂和逸出,會使浮泥下沉,如不及時排出,沉泥會逐漸堆積,封住鹽水通路,影響鹽水質量[3]。
把一組平行板相互平行重疊,使之與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斜板傾角一般采用60°)稱為斜板型沉降設備,如果是桶型的,則稱為斜板式澄清桶。
斜板澄清桶的設計必須滿足在單位容積設備內,有效澄清面積盡可能大,沉降距離要小,液流呈穩定層流,分離出來的固相易于連續排除等條件。
式中:η-沉降效率,%;
A-沉降面積,m2;
V-顆粒的沉降速度,m/s;
Q-流量,m3/s。
可知,澄清桶在一定的流量和一定的顆粒沉降速度下,其沉降效率與桶的沉降面積成正比。
如果澄清桶增設幾層平行的隔板,在理論上,可提高幾倍的效率,但是平行板排泥困難,所以將平行板改為斜板。斜板澄清桶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設計的[4]。
2005年,該公司米東工業園離子膜電解一期項目開車,截至目前,4條線50萬t/a離子膜已全部滿負荷運行,在其一次鹽水精制過程中使用的就是斜板澄清桶。斜板澄清桶處理量大、效果好,但其浮上桶進液區的中心桶結的鹽泥較多而無法清理,對安全生產造成了極大的隱患。后對浮上桶進行了部分改進,徹底解決了浮上桶的結泥問題,保證了生產的安全平穩運行。
浮上桶改造前后對比情況見圖1。

圖1 浮上桶改造前后對比
圖1中改造內容為,進液區的中心桶底部由圓柱體改為圓錐體,進液管由圓柱的中部改為圓錐的側壁;在中心桶底部增加1條排泥管線和浮上桶的下排泥管線相連,并加裝氣動閥。
由圖1可以看出,從加壓溶氣罐來的鹽水進入中心桶,中心桶呈喇叭狀,隨著鹽水的上升,鹽水流速越來越小,密度較大的沉淀物會在鹽水上升過程中下沉,進而沉積到中心桶壁,時間越長,中心桶結的鹽泥就越多,其浮上的效果就越差,甚至在檢修浮上桶排鹽水過程中,稍微不慎,就可能導致中心桶坍塌。改進后,明顯克服了這一缺點,其中心桶為椎體結構,粗鹽水經加入助沉劑后,切線進入椎體后,沿著椎體螺旋上升。鹽水由下向上旋轉運動,同時,流速從下向上逐漸降低,形成渦流,促使顆粒增大。這部份流速要求平穩。流速逐漸減少,可保持已凝聚顆粒不受破壞,達到較高的沉降速度。肉眼觀察到出椎體后的鹽水,顆粒大,界面清楚。在這區間,若受沖擊,顆粒被破壞,就會產生不沉也不浮的膠體及細小顆粒而影響其效果。
由于改進后的浮上桶中心桶底部增加1條排泥管線,定時對中心桶排泥,這樣,即使在渦流狀態下,中心桶內結的鹽泥也會隨著排泥而排出。
[1]魏麗波.澄清桶返渾的原因及處理辦法.中國氯堿,2001(1):9-10.
[2]皮現玉,梁成雪.提高精制鹽水質量的措施.中國氯堿,1999(4):27-28.
[3]尚澤民,楊占營,趙兵兵.鹽水澄清技術的開發.中國氯堿,2004,(11):9-10.
[4]潘照英.改良型道爾澄清桶最佳運行狀態的探討.氯堿工業,2003,(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