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會,張青春,梁世河,徐國平
(1.國家標準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海鹽314300;2.海鹽海泰克標準件研發有限公司,海鹽314300)
某緊固件廠生產的一批規格為M12×30mm、性能等級為12.9級的六角頭螺栓,材料為42CrMo鋼,制造標準為GB/T 5782-2000,螺栓表面經發黑處理,其制備工藝為盤條→球化退火→酸洗→磷化→皂化→冷拔→冷鐓成型→螺紋加工→清洗→熱處理→水洗→氧化(發黑)→水洗→浸防銹油。該螺栓為發動機底座螺栓,在某發動機上安裝了8枚,安裝24h后發現有2只螺栓斷裂,由于發現及時,雖然沒有造成發動機部件嚴重受損,但也影響了發動機的正常工作。為了防止螺栓斷裂的再次發生,作者對該螺栓的失效原因進行了分析。
由圖1可見,螺栓斷口平齊,無塑性變形,斷面與軸線垂直,為脆性斷口,在斷口附近無明顯的腐蝕痕跡。用線切割從試樣斷口處切取一塊試樣,先用酒精清洗,然后利用超聲波清洗機在丙酮溶液中清洗20min,再經去離子水清洗后干燥,觀察該斷口的形貌,并分析其化學成分。以垂直于裂紋源斷面方向的側面作為金相試樣的端面,機械磨拋后再用體積分數為4%的硝酸酒精溶液腐蝕,觀察其顯微組織并測其硬度。

采用Olympus SZ61型光學顯微鏡對螺栓的斷口形貌進行觀察,由圖2可見,螺栓斷裂位置為螺紋部分,距螺紋末端約16mm;斷口平直,表面粗糙,斷口附近無宏觀塑性變形,整個斷面呈深灰色,其上可見多個銀白色亮區。
可將斷口分為三個區域:即沿螺紋牙根的斷口邊緣區,該部分顏色較暗,呈現一定的發散狀,屬于裂紋源區;斷口上向中心擴展的部分為裂紋擴展區,該區域呈灰白色,有一定的金屬光澤,有少量臺階,整體比較平坦,該區域面積較大,為快速斷裂區;斷口上月牙狀白亮部分比較粗糙,為最終瞬斷區,附近無縮頸及塑性變形跡象。全部斷口沿螺紋牙根形成,高低不平,臺階延伸較長。

圖2 螺栓斷口的宏觀形貌Fig.2 Macrograph of fracture of bolt
采用S3400N型場發射掃描電子電鏡觀察斷口形貌。由圖3(a)可見,裂紋源區微觀形貌均為冰糖狀沿晶斷裂,斷面上存在大量的雞爪形撕裂棱,斷口平齊呈冰糖狀,沒有明顯的塑性變形跡象,說明斷口呈現較強的脆性,斷口形貌屬于沿晶脆性開裂,無微觀塑性變形特征,晶粒均勻細小。由圖3(b)可見,擴展區形貌主要為沿晶和韌窩混合形貌,該區域形貌與裂紋源區大體相同,說明裂紋源區與擴展區斷口處的組織相同,該區域未發現有明顯的非金屬夾雜物和氣孔等缺陷[1]。通過電鏡可觀察到斷面上有較多的細小發紋穿過晶界擴展,且有較多的撕裂棱,這是氫脆斷口的典型微觀特征,擴展區發現有類似于準解理斷裂的河流狀花樣,其斷裂機制也屬于解理斷裂,見圖3(c)。高倍下可見瞬斷區微觀形貌為剪切韌窩,見圖3(d)。
沿螺栓中心線縱向截取試樣,通過熱鑲嵌法制成金相試樣。采用4XC型光學顯微鏡對顯微組織進行觀察。由圖4可見,螺栓各部分的組織完全相同,均為回火索氏體組織,為正常的平衡組織。螺栓表面有0.1mm深的滲碳層,說明該螺栓的表面硬度較高。螺紋根部有一條直裂紋,裂紋沿晶開裂,不分叉。


采用TH300型硬度計對失效螺栓的螺紋根部、表面和心部進行硬度測試,按GB/T 3098.1—2000要求進行。螺栓表面硬度為518HV0.3,比心部硬度高約80HV0.3(心部要求硬度的范圍為385~435HV0.3),不符合標準要求;而螺栓的心部硬度為434HV10,雖然符合要求,但是總體水平接近硬度上限,個別點超過硬度上限。表1為失效螺栓螺紋根部的硬度。
利用直讀光譜儀對螺栓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由表2可見,失效螺栓的化學成分符合GB/T 3077-1999的規定。

表1 失效螺栓螺紋根部的硬度Tab.1 Hardness at the root of thread of failure bolts HV0.3

表2 失效螺栓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ailure bolts(mass)%
在螺栓螺紋段距離表面0~3mm的區域取樣,采用H-3000型定氫儀測定氫含量。結果顯示,失效螺栓試樣的氫含量為10mg·kg-1,而正常螺栓的氫含量應小于3mg·kg-1,這說明斷裂螺栓亞表層區域的氫含量較高。
失效螺栓的組織為回火索氏體,螺栓斷口宏觀存在光亮區,微觀存在“雞爪狀”形貌,螺紋根部的沿晶裂紋不分叉,這些都是氫脆的典型特征。螺栓安裝后存放時受拉應力作用,由于螺紋根部存在應力集中,這就使得此處的受力狀況更加惡劣。
根據以上栓驗結果,按照對氫脆斷裂失效的判據[2],該12.9級高強度螺栓的失效應屬于氫脆斷裂。首先,在各種不同的顯微組織中,對氫脆敏感性從大到小的一般順序為馬氏體、上貝氏體(粗大貝氏體)、下貝氏體(細貝氏體)、索氏體、珠光體、奧氏體[3],因而螺栓的索氏體組織是氫脆敏感組織。其次,強度大于1 200MPa時,材料中的氫含量在5~10mg·kg-1時即可導致氫脆[4];根據硬度及氫含量的測試結果,推算其抗拉強度達到了1 200MPa,亞表層氫含量為10mg·kg-1;正常情況下,該螺栓的抗拉強度為1 000MPa,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相當,由于失效螺栓可能因熱處理不當而導致強度過高,內外硬度差異較大,從而對氫脆的敏感性增加。再次,螺栓受到的工作應力主要是靜拉應力,在螺紋根部存在應力集中。最后,氫脆斷裂宏觀斷口表面清潔,無腐蝕產物,斷口平齊,有放射花樣[2];氫脆微觀斷口為沿晶斷裂,晶粒輪廓鮮明,晶界上伴有變形線(發紋線或雞爪痕),二次裂紋較少,撕裂棱或韌窩較多,這些特征在失效螺栓上都能找到。
(1)該螺栓斷口是典型的氫脆斷口,主要是盤條在酸洗和冷鐓后的去脂酸洗過程吸收了一定量的氫,導致亞表層氫含量較高,引起了氫脆。
(2)建議減少該發黑緊固件的酸洗時間,通過對酸洗溶液濃度實時監測,控制酸洗溶液濃度不超標;對熱處理過程的溫度和保護氣氛嚴格控制,使產品的力學性能符合標準規定,并對產品進行必要的去氫處理。
[1]HENRY G,HCRSTMANN D.宏觀斷口學及顯微斷口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0.
[2]張棟,鐘培道,陶春虎,等.失效分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204-205.
[3]王永慶.30CrMnSiNi2A螺栓斷裂分析[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0,36(10):461-463.
[4]胡曉輝.3Cr13鋼彈簧片斷裂分析口[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5,41(10):51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