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晉陽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社區安全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安全社區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和平安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之一。自2011年晉城煤業集團全面啟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以來,長平公司高度重視,統籌推進,將安全社區建設作為為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放在推動轉型跨越發展的高度來落實,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呈現出良性推進、蓬勃發展的態勢。
安全社區是一種安全理念,強調人人享有安全與健康的平等權利。扎實推進安全社區建設,不僅是企業實現安全、健康、和諧發展,全面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積極推進本質安全型礦井,著力構建“五型”礦山的內在要求,更是改善職工家屬居住環境、提升職工家屬生活品位的迫切需要。
首先,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是推動企業轉型跨越發展的迫切要求。以轉型跨越發展推動長平公司“十二五”戰略目標圓滿實現,不僅體現在生產經營指標上,更體現民生上。社區作為廣大職工群眾的生活聚集地和居住地,是保障企業轉型跨越發展的基礎,因此必須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穩定、和諧的人文環境。
其次,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安全生產的內在需要。和諧的社會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長平公司作為國有企業,既要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也要肩負起本地區和諧發展的社會責任。開展安全社區建設,以保障職工群眾的安全健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于進一步促進生產、生活環境改善,提高職工安全健康素質,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與職工生活質量共同進步,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符合職工群眾的基本需求,符合長平公司改革發展的最終目標。
再次,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是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的現實需要。當前,長平公司已經形成了“一企兩礦三地”的管理格局,社區作為企業職工家屬居住生活的后勤基地,是企業轉型跨越發展的安全大后方。目前,長平公司社區已經形成包括6個生活小區、2萬多固定居住人口的管理格局。由于社區地處交通要道,且人口眾多,周邊環境復雜,管理困難重重。隨著城市規劃的不斷完善,社區城市化功能也將日趨完善,給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提出了新課題、新要求。近年來,長平公司大力推進文明和諧社區創建工作,積極推進礦區刷新整治工程,社區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職工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居民文明素質顯著增強,先后獲得了山西省“文明社區”和山西省屬企業“文明社區”榮譽稱號,為全面推進安全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安全社區的概念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89年第一屆事故與傷害預防大會上正式提出的。目前,我國已建成安全社區204個,國際安全社區33個,覆蓋人口5000多萬。安全社區主要是指建立了跨部門合作的組織機構和程序,聯絡社區相關單位和個人共同參與事故預防、控制和安全促進工作,持續改進地實現安全健康目標的社區。因此可以說,安全社區建設面廣量大,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自安全社區創建以來,長平公司積極整合資源,緊緊抓住重點,凸顯特色創建,結合關鍵問題和難點問題,采取相應措施,努力形成安全社區建設的后發優勢。
一是要開展社區調研,掌握情況。各安全促進專項組要對社區安全和各類傷害情況進行一次調研,掌握事故傷害、安全隱患、社區家庭、公共設施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分析社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薄弱環節,為安全社區建設奠定基礎。同時,各安全促進工作組要加快工作進度,研究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計劃,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實施安全促進項目,尤其是要進一步完善與安全管理部門的聯系制度和資源共享機制,保證安全社區創建統籌協調,整體推進。
二是要做好社區診斷,辨識評價。安全社區建設的根本是有效控制各類傷害,最大限度地降低職業傷害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傷害。因此,必須完善事故與傷害風險辨識及其評價體系,按照職業安全健康體系的要求,開展危險源辨識、隱患排查等活動。同時,要對照工作標準,對各類場所、環境、設施和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辨識評價。要抓住重點,突出“兩高一脆弱”(容易受到傷害的高危人群、高風險環境和脆弱群體)及重大事故傷害預防,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使各類事故傷害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要重點策劃實施,項目促進。要針對安全辨識和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確定優先解決的問題,圍繞企業主導型社區的特點,以控制“三違”、遏制惡性事故發生為主要目標,以減少井下“三違”、降低事故率、抓好礦區治安綜合治理、關注脆弱群體安全、消滅硬件設施隱患為重點內容,從持續改進職工群眾的安全健康意識、安全健康行為以及與職工群眾安全健康密切相關的熱點焦點問題入手,認真抓好安全文化傳播、隱患排查治理、高危人群和高風險環境控制等各項工作,形成科學的工作思路,制定系統的干預措施,一個階段一個重點,一個重點一項計劃,通過安全社區工作的持續推進,最終取得最佳的安全健康績效。
四是要嚴格監督檢查,強化執行。各相關職能單位要加強對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的研究,實行包片指導、跟蹤督查,根據工作進度及時報送信息,協調解決推進中的矛盾和問題。要根據總體安排部署,各司其職,統一協調,傾力配合,齊抓共管,積極推動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深入開展。要加大監督考核力度,對工作成效好、群眾滿意度高的部門和個人給予表彰,對工作不力、敷衍塞責、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務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要通過嚴格考核,確保工作全面實施、全域覆蓋、取得實效。
安全社區建設是一項嶄新的事業,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因此,要以大膽開拓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推動安全社區建設,鼓勵基層單位的首創精神,加強安全社區建設的政策理論研究。同時,要加強對基層單位的工作指導,不斷總結典型經驗,并通過制度加以固化和推廣。要認真學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在積極探索中創造自己的特色。
五是要注重宣傳引導,營造氛圍。宣傳引導是推進安全社區建設的重要手段。要圍繞階段性工作目標和項目計劃,面向目標人群,完善系統的宣傳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種專題宣傳活動。要充分發揮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及時反映安全社區建設動態,廣泛開展各類傷害預防知識宣傳,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要發揮安全教育大課堂的作用,充分利用社區櫥窗、閱報欄和公司內網等宣傳教育陣地,注重教育培訓與示范演練相結合,拓展教育形式,引申教育內容,通過開展居家安全、衛生、交通等方面的傷害預防知識與技能培訓,普及安全知識,強化居民安全意識,提高居民安全技能。要圍繞工作主題,在各小區之間深入開展交流活動,在職工群眾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演講、知識問答、安全警句漫畫征集等活動,使安全社區工作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要充分發揮社區各類組織的作用,擴大參與面。社區文體協會和志愿者組織是創建安全社區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通過組織開展寓教于樂的文藝活動、示范幫教、義務咨詢服務等,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廣泛參與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形成安全健康共識。

安全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要嚴格按照安全社區建設細化標準,結合社區實際,切實抓好社區調研診斷、安全項目策劃、制度流程落實、工作績效評估、檔案資料收集等工作,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參與安全社區建設,努力在3年內建成國家安全社區,力爭達到國際安全社區標準。各相關單位要堅持標準,瞄準目標,有序推進,積極實施,重點在樹立“四個理念”上尋求突破。一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安全社區建設是一項服務職工、造福職工、人人參與、自防自治的工作,只有堅持一切為了職工,才能做好這項工作。要加大對安全社區建設的領導力度,進一步完善安全社區建設聯動工作機制,著力構建居民自防自治、社區群防群治、部門聯防聯治、相關單位協防協治的工作格局。各級領導要關心、支持安全社區建設,加強工作指導與協調,幫助解決安全社區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各有關單位要確立為社區服務的指導思想,在推進安全社區建設的過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做好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安全社區建設。
二是要樹立“資源共享”的建設理念。建設安全社區,就是要建設一個資源整合的、跨部門合作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模式。因此,要把安全社區建設作為公共安全、事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基礎,與社區綜合治理、平安企業創建、嚴重“三違”人員幫教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家屬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在社區建立健全危險源辨識、隱患排查、監控監測、信息互通、矛盾調處等體制機制,著力構建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資源共享網絡格局。
三是要樹立“依靠群眾”的建設理念。安全社區建設是一項群眾性工作,涉及廣大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沒有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是搞不好安全社區建設的。要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讓“人人平等享有安全和健康權利”的核心理念在職工群眾中形成共識,營造人人了解安全社區建設、個個關心安全社區建設的工作格局。要從職工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實實在在辦實事、辦好事,讓職工群眾得到實惠,真切感受到安全社區建設的好處,從而調動職工群眾參與安全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
四是要樹立“為民服務”的建設理念。安全社區建設是民心工程、百姓工程,必須圍繞為民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工作。要貼近群眾實際,貼近社區生活,注重實際效果,從安全管理、項目實施等方面入手,在設施安全、環境安全等重點環節上下工夫,增強安全社區建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職工群眾的安全意識。要深化為民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社區矛盾化解、利益協調、志愿服務、維護穩定等職能建設,不斷促進和諧家庭、和諧社區、和諧企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