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吳大華
(作者系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楚漁先生的《中國人的思維批判》一書自出版以來,在社會上引起比較熱烈的反響,不但一些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開辦了多場研討會,而且一些網絡、報刊、電視臺等媒體也作了大量報道。有專家對其予以高度評價:從學術角度看,該書顛覆了關于中國落后根源的主流說法,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從理論角度看,該書對正確解讀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意義深遠;從實踐層面看,在幫助中國人提高生活、學習、工作智慧,幫助億萬勞動者理性對待社會、對待自己方面有很強的鏡鑒意義。
從思想觀點看,該書以思維模式陳舊為切入點,探索論述了舊中國長期落后、挨打的深層原因,提出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是模糊的、僵化的,而非精確的、靈動的等見解。認為中國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思維模式,中國人思維模式的最大缺陷是概念不清晰導致的思維混亂和僵化……在此,我想就思維方式模糊和僵化問題作下延伸,結合貴州的一些情況,簡要地談一談更新思維和解放思想對提升貴州人精氣神的重要意義。

當前,我省正深入開展以“十破十立”為主要內容的解放思想大討論。不斷解放思想,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前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為此,必須繼續解放思想,破除制約我省發展的傳統觀念和體制障礙,把握發展大勢,認清發展規律,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事業。以科學的思維模式規范我們的思維活動,必將帶來豐碩的成果。主動改變陳舊的思維模式,摒棄不良思維習慣,吸納運用科學的思維模式是貴州人提升精氣神的有力途徑之一。應當通過更新思維方式,著力構建“精神高地”,樹立起貴州人加快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精氣神。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抗旱精神和“開放創新,團結奮進”的貴州時代精神,積極拓展開放、靈活的思維方式,樹立敢與強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爭、敢跟快的賽的“四敢”信心,培育不甘落后、奮發進取、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引導全省人民以“不在西部比高低、要在全國找位置”的氣魄,開拓創新,奮力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