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 · 劉佳
7月8日,150名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代表在華盛頓特區開始著手于跨太平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的工作。7月23日,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的談判也正式開始,日本派出了100人的代表團參與談判。
目前為止,TTIP與TPP這兩個重要的自由貿易談判雖然磕磕絆絆,卻也在前進之中,似乎給已經停滯多年的全球性國際貿易談判——多哈回合帶來了一線希望。而今年早些時候,暫停六年后,3月10日臺美貿易協議復談。似乎不少國家都樂意重拾自由貿易談判,但如果認為這代表勝利就高興得太早了,因為國際貿易談判永遠都面對著坎坷的前路。
首先,關于歐美的TTIP協定就被多位談判人士當作幾乎不可能的任務。TTIP的談判主要內容有把歐美關稅稅率從目前的3-5%下降到零關稅、統一各行業監管政策等。歐美之間的貿易額約30萬億美元,近世界總產值的一半。可見TTIP協議的重要性。不久前被奧巴馬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Michael Froman今年2月曾說,關稅的部分已沒有太大的談判空間,美國和歐盟的TTIP談判將主要集中在包括減少監管、安全以及消費者保護等行業規則統一等,這些在美國都是要通過國會立法才能突破的領域。

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也表示,TTIP將是一個很難達成的協議,因為很大一部分談判的內容都集中在雙方政府監管嚴格領域,如健康、環保、銀行、電信、醫藥等。這些貿易壁壘要消除非常困難,因為這些壁壘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涉及很多組織的利益。
近日,美國財政部一位發言人表示,現任美國財長Jacob Lew與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巴爾尼埃會晤時強調,金融監管合作應當繼續在二十國集團、金融穩定理事會、國際標準設定機構等現有的合適國際場合討論,符合現有的國際時間表。言外之意就是,TTIP要改變美國的金融監管秩序是不合規格的。
日本剛剛加入的TPP談判,自從美國加入之后就幾乎由美國主導,其他國家處于被動地位。這次日本的加入,也被認為是為了沖淡美國的霸權主義色彩。參與TPP談判的國家有,文萊、智利、新西蘭、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秘魯、馬來西亞、越南、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從參與成員國就能看出,美國、日本之外的其他國家的國際貿易地位都遠不如這兩個國家,可見TPP必定由美國、日本主導。因此,即使TPP談判得出了結果,要想推而廣之到全球,勢必會受到阻攔。
另外,中國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國、第二進口大國,可TTIP與TPP都沒有邀請中國參加。
今年5月,世貿組織新掌門人換成了巴西人Roberto Azevêdo;同月,美國貿易代表換成了Michael Froman。
這兩位都是多哈談判中的重量級人物,因此外界認為,他們或許能給多哈談判帶來一絲曙光。Michael Froman是一位談判專家,而且,在他被提名一事上,民主黨與共和黨達成了一致,可見其能力得到了廣泛肯定。Roberto Azev ê do的當選得到了新興市場的支持,原因當然是巴西作為其中一份子與其他國家的利益共享關系。以往的自由貿易談判中,巴西經常扮演阻礙者的角色。Roberto Azevêdo在競選中,努力把自己的觀點和祖國的觀點區分開來,他對于推動談判還是很支持的。Roberto Azevêdo承諾,將于12月把各國重新拉回談判桌。
TTIP和TPP繼續前行,多哈談判也可能在年底重啟,全球似乎又進入了新一輪的自由貿易談判中。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