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民 陳 雯 張振興
(1.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2;2.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浙江 杭州 310002)
杭州科技館建筑面積33 656 m2,主體結構采用鋼框架結構體系,大空間布局,1層層高9 m,2,3層層高8 m,4層層高6 m,效果圖見圖1。1層以上外圍采用轉化梁或懸挑牛腿實現梁托柱,鋼柱采用外斜鋼柱,增加內部空間,外斜鋼柱挑梁托柱形式。

圖1 杭州科技館效果圖
根據結構特點和施工工藝,選取結構的典型節點,選取挑梁托柱連接節點類型,見圖2。依據工程經驗和設計要求,節點分析采用彈性分析,建筑結構材料采用Q345,假定材料為各向同性,彈性模量 E=2.06 ×105MPa,泊松比 v=0.3。
節點分析采用大型通用軟件ANSYS,在模型中選擇SOLID185實體單元[1],此單元為8節點三維實體結構單元,每個節點有三個自由度(Ux,Uy,Uz)。為了使有限單元劃分規則,提高計算速度和精確度,將實體模型拆分成若干個六面體的組合結構,采用映射網格劃分,有限元模型如圖3所示,總共有6 580個單元。

圖2 挑梁拖柱連接節點

圖3 節點整體有限元模型
根據設計要求和結構受力特點,在不同施工階段,數值分析懸挑構件承受的荷載,主要分五個荷載工況施加。節點分析分五個階段進行加載:
第一階段為結構第一層施工完成后承受的荷載;
第二階段為結構第二層施工完成后承受的荷載;
第三階段為結構第三層施工完成后承受的荷載;
第四階段為結構第四層施工完成后承受的荷載;
第五階段為結構圍護施工完成后承受的荷載,每個荷載步分四個子步施加,每個階段定義為一種荷載工況。
節點數值分析采用ANSYS參數化設計語言[2](APDL),實現參數化建模、施加荷載與求解及后處理,達到簡單化并高效率分析各種設計工況。對有限元模型進行數值模擬分析,得到各個荷載工況的計算結果。各荷載工況下構件第一主應力分布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構件最大應力均出現在牛腿上翼緣板與腹板相交位置,隨著荷載增加,應力逐漸增加,有加勁位置的翼緣上表面拉應力也比較大,在兩加勁板之間上翼緣下表面受壓,整個翼緣板應力分布呈對稱分布。

圖4 各工況應力分布圖
圖5為牛腿腹板中心剖面截面上等效應力的分布情況,腹板翼緣板附近應力較大,達到92.4 MPa,根據材料第四強度理論可以看出,在這個位置節點最容易變形,甚至破壞,因此梁柱節點必須保證柱與牛腿上翼緣可靠連接,牛腿翼緣與柱焊縫要剖口焊,焊縫等級應為一級,保證牛腿根部不先出現破壞,提高結構安全可靠性。

圖5 工況5腹板von mises應力分布圖

圖6 工況5牛腿剖面von mises應力

圖7 工況5節點剖面von mises應力
從圖6,圖7中可以看出,在有加勁板位置以及加勁板上端應力較大,應力比較集中,絕大部分荷載通過加勁肋傳遞,加勁肋實際分擔的荷載很不均衡,不均衡程度與加勁肋的具體構造相關[3],由此可見,集中力位置加勁肋厚度應適當加厚,在加工及運輸安裝過程中,要防止加勁板碰撞變形,翼緣板表面無劃傷以及材料缺陷,現場焊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上翼緣因現場過度焊接而變形過大,損傷母材,產生薄弱缺陷,影響結構安全。
通過分析,牛腿腹板與上翼緣板相焊處較大應力集中,設計和鋼構件加工時應引起注意,要適當提高焊縫質量要求,并采取措施防止此處應力過大。牛腿兩側加勁肋傳遞著牛腿上的集中力,設計時應重視該加勁肋的設置,板厚度適當增加,制作、施工過程中要防止加勁肋變形。局部荷載附近的加勁肋所受的力比遠處的大,不均衡程度與加勁肋的具體構造相關,所以在設計時應該給予考慮。
[1] 王勖成.有限單元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 龔曙光,謝桂蘭,黃云清.ANSYS參數化編程與命令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 張治國,楊叢娟,劉 進.鋼牛腿極限承載力分析[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4,17(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