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利霞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山西太原 030013)
在當今的經濟社會形勢下,人們對建筑的鑒賞已經上升到“低碳環保、經濟適用”的層面上。而一種新興的建筑技術——BDF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由于其具備自身質量輕,減輕結構荷載,節省結構材料,增加樓板剛度,增強樓板的隔音效果等一系列優點,且能滿足大跨度、大空間柱網的公共建筑和民用住宅的使用要求,并簡化了施工工藝,降低了工程造價,已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施工單位在組織施工時,通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施工控制措施,才能使BDF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施工技術完美地呈現在建筑工程實體上。
BDF薄壁箱體空心樓蓋技術是按照特定的規則,在現澆混凝土板中放置埋入式芯模,現場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樓板中形成內空腔的樓蓋。
在現澆混凝土樓蓋中,依據設計圖紙綁扎梁(暗梁或密肋梁)鋼筋,在綁扎好的梁之間形成的空心位置中放置薄壁箱體,箱體上按照設置要求鋪設面筋,然后澆筑混凝土,達到用薄壁箱體來實現非抽芯成孔的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該施工過程是一個系統全面的過程,施工中要著重對箱體安裝、抗浮措施及混凝土澆筑等關鍵工序進行控制,確保施工質量。
該施工技術的工藝流程在傳統的現澆混凝土樓板的基礎上,要對箱體進行放線定位、采取抗浮措施,同時在澆筑混凝土時要把握好混凝土澆筑的順序以及對箱體進行成品保護等。
1)要正確分析設計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然后根據圖紙要求,對箱體逐一進行劃線定位,以減少安裝誤差。在密肋梁鋼筋和底層鋼筋(或抗裂鋼絲網)綁扎完成后,安裝管線預留與預埋合格后,開始安放薄壁箱體,在安放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箱體不位移,且整體縱橫排列整齊順直。2)根據設計的不同,如果箱體下不需要設置混凝土,這種情況下,要遇到帶弧面的箱體,安裝時要將弧形面安放在底部,這樣有利于少量混凝土砂漿滲入底部,與鋪設的抗裂底筋或鋼絲網復合成光滑的樓蓋頂面;如果箱體下設計有混凝土時,在每個箱體下部放置四塊與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墊塊,確保薄壁箱體下混凝土的設計厚度。3)箱體安裝定位時,防止箱體位移也是施工控制的關鍵。在施工過程中,為使箱體不位移,一般制作U形鋼筋對箱體進行限位固定效果比較顯著,在箱體每個側面將U形鋼筋倒卡在密肋梁上,與密肋梁綁扎牢固,且緊靠箱體,限位筋的數量每個側面根據箱體的長與寬的尺寸至少設置2個,這樣既保證了密肋梁的保護層厚度,又起到了防止箱體位移的作用。
箱體抗浮措施主要是防止在混凝土澆筑時,液態混凝土對箱體產生的向上浮力以及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向上的頂托力而采取的措施。該措施直接影響著空心樓蓋的施工質量,所以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1)采取抗浮措施前,要檢查調整箱體的位置以及限位措施的牢固程度,確保箱體與密肋梁鋼筋之間的距離(見圖1)。2)抗浮措施一般要設置抗浮點,在抗浮點的位置處用手槍鉆鉆一個小孔,用14號鉛絲拴住壓筋,穿過模板與支模腳手架的鋼管擰緊(見圖2)。3)面筋綁扎完后,為防止面筋和箱體接觸,在縱橫面筋的交叉點處,用墊塊或鋼筋墊放在交叉點與箱體之間,如果采取放置墊塊的方法,墊塊在制作時要預埋綁絲,放置時墊塊與面筋要綁扎牢固,以免脫落;放置鋼筋時,也要將鋼筋與面筋固定牢固。

圖1 箱體位置圖

圖2 抗浮點的設置
混凝土澆筑前,要對箱體的位置、抗浮以及有無破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對位置偏移或者固定不牢固的箱體進行校正或加固;對有破損的箱體,要及時采取更換或者補救措施,避免混凝土澆筑時灌入箱體內。1)澆筑混凝土一定要搭設施工通道,施工通道板的支點必須落在密肋梁上,避免施工人員踩踏箱體或將施工機具設備擱置在箱體上破壞箱體。2)混凝土澆筑時,要有專人指揮,專人對箱體進行看護和修補。3)混凝土澆筑方法:先從密肋梁頂部少量注入混凝土振搗,使混凝土漿液滲入箱體的弧形底部與抗裂鋼絲網有效結合形成光滑的底面;如果是設計箱體底部有混凝土的情況,則要待底部混凝土振搗密實后,再接著澆筑上面的混凝土,按照這樣的順序沿著密肋梁的軸線方向循序漸進地進行推進;如果箱體尺寸較大,要采用中央有預留混凝土孔的箱體,以方便檢查底部混凝土的澆筑情況,在確認底部混凝土澆筑到位后,再在預留孔中注入混凝土且振搗密實,以保證箱體底部混凝土的澆筑質量。4)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時,要對箱體四周的密肋梁反復振搗,利用振搗器的作用范圍,使混凝土擠進箱體底部,確保箱體底部充滿混凝土且密實。振搗時振搗棒嚴禁接觸箱體,如果振搗中不慎將箱體破壞,要立即采取往箱體內填充輕質材料的補救措施,防止混凝土灌入箱體內。5)建議在供應商品混凝土時,按照混凝土配比要求專門配置專用砂漿,先在密肋梁底部布設一層薄的專用砂漿,用此方法密實箱體底部效果比較好。6)混凝土養護: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若天氣干燥或者氣溫較高時,應增加灑水次數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BDF薄壁箱體空心樓蓋是我國建筑結構領域里一項新的施工技術,是一種性價比優越、結構受力合理的新型體系,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