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棟栽 余淑芳 吳維珠
呼吸機的運用使得許多危重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搶救,但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又使之成為高病死率、高病發率和高費用的一種并發癥[1]。所以,對VAP產生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的分析,積極采取措施可有效提高臨床效果?,F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為廣東省開平市中心醫院2010 年 5 月~2012 年 4 月收治的 60 例重癥監護病房(ICU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VAP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及治療指南(草案)》診斷標準[2]。VAP組男 41 例,女 19 例。年齡最小 19 歲,最大 69 歲,平均(56.5±3.3)歲。原發疾病為呼吸系統疾病 23 例,神經系統疾病 17 例,消化系統疾病 11 例,其他 9 例,氣管切開 29 例,氣管插管 51 例,機械通氣時間平均為(33.5±5.1)d。另外選取 60 例非VAP的患者進行比較,非VAP組男 40 例,女 20 例,年齡最小 18 歲,最大 70 歲,平均(56.4±3.4)歲。原發疾病為呼吸系統疾病 22 例,神經系統疾病 18 例,消化系統疾病 12 例,其他 10 例,氣管切開 27 例,氣管插管 50 例,機械通氣時間平均為(33.2±5.2)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通過對患者病例的查閱,對患者的年齡、性別、原發病、相關危險因素、X線表現,病原菌分布和耐菌試驗等進行統計對比。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 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發生VAP的危險因素有深靜脈導管、胃管插管、人工通氣、藥物應用、機械通氣時間、營養不良等,VAP組與非VAP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危險因素情況比較[例(%)]
針對出現的危險因素,我們進行了以下的分析:(1)機械通氣。正??谘史置谖?1 mL有細菌 107~108 個,即使吸入 0.01 mL都會有大量的細菌吸入肺部[3],且機械時間長引起呼吸系統的防御和自清能力下降,造成內源性感染[4]。(2)患者因素。由于ICU患者均為危重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并發感染,且患者往往處于負氮、高分解狀態,且平均年齡為(56.5±3.3)歲,細胞和體液免疫力降低,均增加了潛在致病菌感染的機會。(3)環境因素。由于在綜合性醫院,疾病存在多樣性,且ICU無空氣層流,吸痰時患者有咳嗽反應,帶菌的飛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4)醫護人員自身因素,由于患者病情隨時發生變化,醫護人員工作繁忙,護理量大,尤其在夜間時,醫護人員往往由于急需搶救等忘了及時洗手消毒,造成感染。(5)藥物應用。正常情況胃液保持無菌狀態,但是為達到防止應激性潰瘍的目的,我們會應用H2阻滯劑和制酸劑等藥物,這就增加了胃液的酸度,增加細菌定植,研究表明[5],pH值大于 4.0 時則 60%患者格蘭陰性桿菌定植。(6)抗生素濫用。造成VAP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銅綠假單胞菌,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上致病菌屬多重耐藥[6]。(7)侵入性操作。深靜脈導管、胃管和氣管插管等均會損傷呼吸道組織,增加了醫源性感染的發生率。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們提出以下的防控對策:(1)加強呼吸道的管理。由于呼吸機的運用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故每臺呼吸機要有 2 套接頭和管道應用,做到每 3 d換管并消毒一次,護士在操作過程中,絕對要無菌操作,吸痰管均一次性使用,嚴格掌握機械通氣的指癥。(2)嚴格ICU病房管理。做到保持病房內整潔,室內物品和地面使用 1000 mg/L的氯化劑擦洗,每天定時使用空氣凈化器,嚴格探查制度。(3)加強口腔護理。護理前氣管內要充滿氣體,依據患者口腔的pH值選取口腔護理液,對機械通氣時間長者予以口腔護理并痰培養,選擇敏感的抗生素。(4)重視手衛生消毒和清潔。認真六步洗手法操作,時間 10~15 s,接觸特殊的病原體,用酒精和碘伏等清除微生物。(5)加強營養支持。充足的營養是降低并發癥、早期脫機的重要條件,可適當增加營養藥物,且鼻飼時抬高床頭 30°~45°有助于降低咽部感染機會。(6)合理運用抗生素。明確抗生素的運用指癥和給藥次數和時間,積極觀察療效,需結合痰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
[1]王麗娟,常紅梅,陸永珍,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2009,4(2):105-107.
[2]梁雁.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3):330-331.
[3]孔翠花,齊育英,侯振平,等.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山東醫藥,2007,47(5):38.
[4]Meral Uslu,Do?an Bar?? ?ztürk,Ferit Ku??u.Risk Factor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Developing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Unit[J].Klimik Journal,2011,23(3):16-18.
[5]楊紅艷.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1,25(6):468-470.
[6]高源根.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72例病原菌及其防治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