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輝
今年“世界高血壓日”前夕,我國疾病控制中心發布了一條令人吃驚的信息:我國的高血壓病患病人數高達3.3億!
這個數字是可靠的,它來自散布在全國各地的162個疾病監測點對18歲以上的共10萬人口的調查。資料表明: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33.5%,也就是說,每3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2004年,我國曾作過類似的調查,當時公布的數字是2.2億,10年不到,增加了1.1億,增長的速度驚人。這次公布的數據中還顯示,我國25~34歲的男青年中高血壓的患病率已達20.4%,即在這些男青年中每5個人中就有1個已經患上了高血壓!
高血壓基本上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吸煙、嗜酒、高脂高鹽飲食、缺少運動、超重肥胖等都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因素。這些不良生活行為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說與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關系。確實,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在發達國家高于不發達國家,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高血壓發病率增高的趨勢估計一時還不會有大的改善。不過也要看到在一些發達國家中,近年著力于控制這些高血壓發病相關因素,高血壓發病率增長的趨勢已經有所緩和,說明經濟的發展并不會必然導致某些疾病的增長,關鍵在于人們的健康意識。健康當然是人人都需要的,但當如何獲得健康的原理與人的生活習性發生矛盾時,如何適從,就涉及到許多社會文化因素的問題了。
我國的高血壓歷來有發病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的“一高三低”的問題。不過此次的報告中說:“與2007年相比我國農村成人居民高血壓病的知曉率已明顯上升。”這當然是值得欣慰的事,因為不知道患高血壓就不可能求治,又談何控制。不過報告中也說:“在接受治療的病人中,有75%的病人血壓仍不達標。”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了,3/4的病人治了卻不達標,不也就等于沒治嗎?
我國高血壓病的治療問題多多
病人方面:認為高血壓必定會頭痛、頭昏,若不痛、不昏,便可不必持續服藥,以致治療不規則;認為血壓雖未達標,但已多年如此,也未影響健康,不妨就這樣治療吧;有病就靠吃藥,不知道或不愿意改變不良生活行為等。所以教育民眾,提高民眾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至關重要。
醫藥方面:有些醫生對抗高血壓藥的應用未能熟練掌握,不管血壓高低、療效如何,總是只給病人用一兩種復方成藥;更有些醫生誤以為丹參片、甚至阿斯匹林也能降血壓,開給病人服用;也有些保健品宣傳能降血壓,誤導病人服用,從而影響病人的正規治療等。可見,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醫療水平。加強醫藥管理,也是應該抓緊之事。
高血壓損害的是血管,是心腦血管病的元兇。如今我國心腦血管病的形勢嚴峻,欲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作,控制高血壓、努力使高血壓病人的血壓降到安全的范圍,即“達標”,是當務之急。當然,能進一步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則更是上上之策了。
在一個有著3.3億高血壓患者的國度里,防治高血壓,應該是維護國民健康的頭等大事,怎么重視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