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作者在多年的高職教學生涯中,不斷學習先進的職教理論,積極探索創新,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經過多年的總結、探索,總結設計出了高職院校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單元設計模板,設計中著重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旨在為高職院校教師實施行動導向教學、適應新的教學改革提供些許經驗。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教學單元設計
一、引言
傳統教學中,教師上課前要寫教案,教案通常又叫教學設計或課時計劃,是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重難點、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后自我分析等項目。但不管怎樣,教案體現的都是教師對課堂的整體把握和設計,教師是主導者、實施者、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是被動的知識的接受者。
教學單元設計是從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出發,根據行動導向教學的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引導學習者通過完成工作任務(項目),來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理解、掌握和提升。教學單元設計是課程與教學之間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對學習性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實施的提前思考和規劃。強調“為了項目工作而學習”和“通過項目工作來學習”,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直接參與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二、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單元設計
好的教學單元設計,可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最佳化。教師在教學實施之前,要充分考慮企業實際工作,并對企業實際工作任務進行描述,然后根據企業工作任務要求確定學習目標,包括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接下來教師要選擇支撐該目標實現的相應的學習內容、學習場所、教學工用具、參考資料等;再下來就是工作流程設計,設計時要把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工作任務,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教學中采用的工作流程,主要由以下六個步驟組成。
第一步是明確任務。教師通過任務引導、案例分析、情境介紹等方法創設或再現一個學習情境,按照完整的工作過程給學習小組布置一個明確的學習性工作任務,發任務單、評價表,并指導組長工作;學生分組,每組若干人,選出組長,組長把小組人員名單上交,并按照上交先后順序確定組別。通過自行分組練習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序號競爭刺激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組長工作方法指導培養組長的管理能力。
第二步是獲取信息。組長根據教師下發的學習工作任務單,組織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問題,并由教師提供的網絡教學平臺或參考資料中獲取相關信息,填寫學習任務工單;教師此時就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感受到嘗試成功的愉悅。當然教師此時也可以到各小組走訪,幫助提供相關信息,對個別學生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并注意觀察、記錄學生表現。通過學習工作任務單的引導,充分鍛煉、培養學生自我學習(閱讀、提煉、總結)的方法能力。
第三步是計劃決策。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制定完成任務的工作計劃、操作步驟等,并做出決策,討論的形式可以根據工作情境來定,可以是室內的也可以是現場的,組長按照決策方案進行任務分配,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要有相應的工作;教師此時在學生中間提示、答疑,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并觀察、記錄學生表現。通過選工具、定步驟,培養學生做事有條理、敢于決策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與人溝通的能力。
第四步是方案實施。在一體化教室或仿真實訓基地完成的工作任務,在這一步驟中,小組就要按照決策來實施具體的工作;如果是在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完成的項目,我們設計的是小組派代表“試”操作,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就是說,在動手操作之前,學生先講解該小組決策的操作步驟,教師與其他學生共同討論、點評指導,商榷設計步驟,提出正確操作方案,同時記錄講解學生的表現。這一步驟可以鍛煉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學生的與人合作、交流協商能力。教師可以在此時答疑或糾錯;如果是開放性任務,教師只是激勵就可以了,不必要糾錯。
第五步是成果展示。學生實施方案之后,有一個成果展示,這是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展示可分為靜態展示和動態展示兩種。靜態展示的是結果,小組成果可以以掛圖或作品的形式展示,接受其他組別學生的觀摩和提問,小組選派代表講解設計過程及思路,并負責回答其他人的問題;動態展示的是過程,小組選派一名學生,代表小組按照決策方案,邊講解邊動手操作,小組其他成員在一旁提示或幫助,完成一個任務的正確操作。教師作為觀眾,觀看學生的展示作好學生表現記錄。通過展示,要讓學生敢于說話、會說話,敢于表現、會表現,充分展示自己,繼而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我表現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自信心,集體榮譽感。在展示期間,教師要對學生的勞動給予肯定,以鼓勵、引導為主,不能消極打擊。
第六步是反思評價。成果展示之后,教師通過直接提問式、自我點評式或其他組別點評式等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互評,然后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學生按照老師的引導進行反思,使知識系統化。反思可以實現知識、經驗共享,引導學生把知識內化成個人的工作能力;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引導、激勵的作用,可以鍛煉觀察能力、客觀評價他人和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等;評價也可以讓教師不斷反思,不斷優化教學活動,為下一步的教學指明改進的方向。評價的結果最后通過評價表以量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三、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單元設計實例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