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森昌/文

推進天津健康服務業發展,既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也可以提升天津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同時也有助于緩解由于城鎮化推進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就業壓力。天津醫療資源豐富,但健康服務供給相對不足,醫療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推進天津健康服務業發展,需要做好產業規劃,加快推進醫療健康機構向集團化、規?;较虬l展,鼓勵私營醫療健康服務企業發展,推進醫療保險發展,大力發展與健康服務業相關的產業基金和融資租賃業務。
健康服務產業是對與人的身心健康相關的產業的統稱,主要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以及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撐產業。國務院公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這是我國首個健康服務業的指導性文件,對促進我國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此背景下,積極推進天津市健康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健康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對天津健康服務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生活質量以及生命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對醫療健康保健需求在層次和廣度上都有了新的變化。首先,表現在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和評價上,除了身體發生器質性的病變外,心理疾病、身體的亞健康狀態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導致除了醫療服務,人們對康復服務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其次,人們對健康和美容的需求在快速增長,康體訓練、整形美容和齒科等行業未來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最后,在高端醫療健康保健方面也在不斷形成需求,一方面,表現在人們在不斷追逐高技術水平醫療資源;另一方面,也表現在對充滿人文關懷、個性化服務的需求方面。健康服務需求的增長由人們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支出也可以體現出來,2008年至2011年,天津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中的醫療保健支出分別為1220.92、1273.38、1275.64和1415.39(單位:元),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
第二,健康服務業將成為提升天津市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新著力點。一直以來,相比較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天津市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都偏低。2011年,天津市第三產業在全市生產總值構成中的比重是46.2%,而北京為76.1%,上海為58%,廣州為61.5%。尋找服務業新的增長點,是提升天津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的關鍵。在發達國家,健康服務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健康行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過10%。在我國,健康產業僅占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就天津市而言,以2011年數據為例,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行業的產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1.06%,健康服務業在天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積極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對于促進天津市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天津市服務業在總體經濟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對提高天津市就業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天津市未來就業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城鎮化繼續推進帶來的就業人口總量增加;二是隨著工業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一部分產業工人將由第二產業轉入第三產業,由于就業結構變化帶來的就業壓力,尋找新的服務業增長點以吸納更多就業成為城市管理者必須應對的問題。醫療健康產業成為美國許多城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轉移勞動力的主要載體,成為解決就業的支柱產業。以美國匹茲堡市為例,該市的匹茲堡市大學醫療中心作為一家提供醫療服務的企業,其雇員超過5萬人,幾乎占匹茲堡市區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就天津市而言,以2011年數據為例,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行業的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僅為1.98%。積極發展健康服務業,將會提升城市的就業吸納能力,有利于減緩由于城鎮化推進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就業壓力。
天津市健康服務業具有一定基礎。從相關行業的產值來看,2011年,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產業的生產總值達到119.61億元。從醫療健康相關費用來看,2011年,天津市的衛生總費用達到411.1億元。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數來看,2011年為8907萬人次。
然而從產業規模和地位看,天津的健康服務業不僅與國際上其他大都市的水平相差甚遠,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也還有相當差距。2011年,天津市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行業的產值為119.61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6%。而同期,北京市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行業的產值達到311.5億元,行業產值是天津的2.6倍;行業產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2%,高出天津0.86個百分點。
綜合來看,當前天津市的健康服務業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醫療資源豐富。表現在幾個方面:(1)在健康醫療的基礎研究和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具有較強實力,擁有8家醫學科學研究機構;有16個高等醫學教育機構。(2)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醫療機構數量多,門類全。截至2011年,天津市共有醫院、衛生院461個;療養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37個;門診部26個;婦幼保健院23個;??萍膊》乐卧?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4個。(3)提供健康服務的醫療機構基礎好,實力強。截至2011年,天津市有三級醫院34所,其中三級甲等22所;二級醫院49所,其中二級甲等33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醫藥藍皮書《中國藥品市場報告(2012)》指出,北京、上海、天津是中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三個地區。

第二,健康服務供給相對不足。這表現在三個方面:(1)總量供給相對不足。截至2011年,天津市每萬人口擁有的衛生機構床位數和衛生人員數分別為 36.5 和 54.1,低于北京的45.8 和 113.9,也低于上海的45.6和 59.3。(2)醫療健康服務供給結構不平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器質性的病變需要尋求治療外,對心理疾病、身體亞健康狀態的治療和康復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然而,面對這種趨勢,無論是在專科醫院設置、科室建設還是技術人員的配備上,天津市的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尚缺乏積極應對措施。(3)醫療健康服務層次單一。一方面,面向特殊人群的醫療健康服務供給沒有體現出應有的特色;另一方面,缺乏滿足個人定制化需求的、質量高、服務好的健康咨詢和醫療服務。
第三,醫療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天津市的醫療衛生資源,尤其是優勢資源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區,即市內六區(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和紅橋區)。中心城區集中了全市38.61%的醫院、衛生院;58.37%的衛生機構床位位于中心城區;34家三級醫院有30家位于中心城區。優化衛生資源空間配置成為天津市“十二五”期間的重點任務,《天津市“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提出,要進一步調整衛生資源的空間布局,構建符合天津城市定位和功能要求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中心城區的部分三級醫院將遷移至醫療資源相對短缺的城市副中心、近郊區縣,在每個有農業的區縣建設1所三級規模綜合醫院和二級甲等以上標準的中醫醫院。
推進天津健康服務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前,應該著重抓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緊制定推進地方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產業規劃。相關政府部門應抓緊時間組織有關政府、醫療機構方面的人員和科研院所專家進行論證,盡快制定天津市健康服務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發展健康服務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明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及重點項目,探討發展健康服務所需要的政策和實施措施。為了更好地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可以考慮把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列為天津市近期的重大推進項目。
第二,加快推進醫療健康機構集團化、規?;l展。醫療機構集團化運營有助于實現醫療資源共享、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同時,醫療集團也是推進醫療技術和服務內容創新的核心力量。天津市醫療機構眾多,但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醫療機構相比,存在規模不大、綜合實力不強的弱點。天津市應優先支持擁有一定規模和核心技術的醫療機構通過兼并、收購、合并、租賃等方式,組建醫療集團,以壯大醫療機構的實力,并實現醫療健康服務的規?;推贩N多樣化。

第三,鼓勵私營醫療健康服務企業發展。私營醫療健康機構在補充醫療健康服務供給、完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促進行業競爭、提高醫療健康資源使用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應該在審批程序、服務價格、稅收、醫護人員技術職稱評定等方面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以鼓勵各種資本開辦非盈利性醫療機構和其他盈利性的健康服務機構。對嚴格執行行業標準、規范運營的非公立醫療機構,讓其享受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產業、稅收和醫保政策。
第四,大力發展商業醫療保險。目前,天津市醫療保險發展的基本現狀是: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但商業醫療保險發展相對不足??梢越梃b發達國家醫療保險發展經驗,讓大型醫療集團建立保險服務部門,發展各種不同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健康護理融資方案,如團體健康保險、醫療照顧計劃、兒童健康保險計劃、醫療補助、行為健康、員工援助、以及工傷補償產品和服務。
第五,依托相關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的關聯產業。天津市融資租賃業較為發達,2012年底,總部在天津的各類融資租賃企業達到116家,接近全國的五分之一。相關部門應積極推動與健康服務業相關的融資租賃業務的開展。天津也是產業投資基金發展較好的地區之一,相關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天津在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方面的優勢,積極推動設立由金融和產業資本共同籌資的健康產業投資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