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民
(福建省漳浦中西國有林場,福建 漳浦 363203)
相思樹是世界上重要的造林樹種之一,品種眾多,有慢生的,也有速生的,在我國原生的相思樹種較少,較多樹種為近幾十年來從外國引進的。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林業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樹種的多樣性及生態功能被擺在更重要的位置,相思樹具有速生、固氮、耐瘠薄、改土性能好、美化環境等特點,漳浦中西國有林場自1991年開始引種栽培厚莢、馬占相思,從2000年起開始全面建設相思良種基地和相思樹基因庫,現有厚莢、馬占、卷莢、直桿大葉、紋莢、薄莢、黑木、灰木、露珠荊、粉莢荊、象耳、多花、流蘇、珍珠相思等品種。為了選擇較適合本地區栽培且具有推廣意義的品種,從中選擇了較速生的厚莢、馬占、卷莢相思開展了實驗。
實驗地設于福建省漳浦中西國有林場頂巷工區8大班4小班,位于東經117°33′,北緯24°17′。年均氣溫21℃,極端高溫42℃,極端低溫-2.4℃,年均降雨量1448mm左右,海拔75~100m,坡度15°,坡向東南,土壤為紅壤,肥力中等,造林前為濕地松人工林采伐跡地,原林下植被主要是芒萁骨、雜灌木。
造林實驗苗木為厚莢、馬占、卷莢相思無性系營養袋苗,苗木規格為苗高25~30cm,均勻整齊,種源為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相思樹種子園。
在厚莢、馬占、卷莢相思3塊造林地中分別按上中下3個坡位設置固定樣地,共設置實驗樣地12個,每個樣地面積為1畝。2002年1月份對濕地松采伐跡地清雜煉山后,按品字行沿原水平帶進行挖明穴,穴規格為70cm×40cm×35cm,株行距為3m×3m,施基肥鈣鎂磷0.5kg散施于穴后方與表土混雜后進行回土,初植密度75株/畝。于2002年4月份進行造林,造林時均施放地蟲殺藥物以防白螞蟻等地下害蟲,造林當年8月份擴穴培土1次、追肥一次,第2、3年各追肥1次,每年進行割草撫育,試驗林建立后,從2003年3月起至2011年4月10年間開展各類試驗調查。
經過3年的撫育管理,厚莢、馬占、卷莢相思3個樹種的生長表現總體良好,顯現出早期速生的特點,但3個樹種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卷莢相思主要性狀生長量在造林前3年總體表現較低,具體情況詳見表1。

表1 厚莢、馬占、卷莢相思造林3年生長量與病害情況
從表1可看出造林后3年,樹高生長表現為厚莢>馬占>卷莢,但差距越來越小;胸徑表現厚莢>馬占>卷莢,厚莢胸徑較粗;冠幅表現厚莢>馬占>卷莢,厚莢冠幅明顯較寬;病蟲害表現除馬占相思有發生輕度白粉病外,其余兩樹種均未發生病蟲害。
在2004年度、2007年度及2009年度本地區有發生較寒天氣,最低氣溫都低到1℃,有較大霜降,在這3個年度的年底對厚莢、馬占、卷莢相思的抗寒性進行調查,寒害情況分析參照國家林木寒害分級標準,其標準見表2,寒害情況見表3。
經過調查表明,在本地區較寒冷氣侯條件下,馬占相思抗寒性最差,且受凍后生長受到明顯影響,個別植株被凍死;厚莢相思抗寒性次之,主要表現在葉面失綠發黃,林木生長受到抑制但影響不大;卷莢相思抗寒性表現最強,在3次凍害中基本不受影響,林木依然正常生長。

表2 寒害等級標準

表3 厚莢、馬占、卷莢相思受寒害情況
針對本地區為臺風多發的氣侯特點,本次試驗對厚莢、馬占、卷莢相思的抗風性進行重點調查,調查方法為:在本地區發生較大臺風后,于當年11月份底進行調查,以林木較大側枝被風折、林木主梢折斷、林木傾斜、林木主干折斷、林木整棵倒伏等特征調查風害率(風害率=樣地內受風害株數÷樣地內林木總株數×100%),風害情況見表4。

表4 厚莢、馬占、卷莢相思受風害情況
經過調查表明,3個樹種在受風襲后均表現大量樹葉、嫩枝脫落,但抗風能力有較明顯不同,厚莢相思抗風性最差(主要表現在:較大側枝折斷、開裂,林木傾斜,林木倒伏);馬占相思抗風性較差,卷莢相思抗風性最強。
成熟林分的表現情況,能夠更好地體現各樹種的特性和優劣,為此在實驗林造林撫育管理10年時,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主要調查厚莢、馬占、卷莢相思的平均胸徑、平均樹高、蓄積量(按福建省闊葉樹二元立木材積公式計算)、林木保存率、干形和林分長勢情況(直觀判斷林木),調查結果見表5。

表5 厚莢、馬占、卷莢相思10年生長情況
調查表明平均胸徑馬占>厚莢>卷莢,馬占樹干較粗;平均樹高3個樹種中卷莢相思明顯較高;林木保存率卷莢>馬占>厚莢;蓄積量卷莢相思優于厚莢 、馬占相思兩樹種,經分析因厚莢、馬占相思受臺風、霜凍影響,保存率較低,卷莢受臺風、霜凍影響不大,保存率較高,株數較多,且后期長勢較快,尤其是高度增長明顯較快,因而蓄積量較高;干形通直度馬占>卷莢>厚莢,厚莢干形通直度明顯較低。
經過10年的撫育管理,通過對厚莢、馬占、卷莢相思3個樹種的不間斷觀測和調查,各樹種在造林后1年、3年、10年的生長狀況表現各異,在這3個年度3個樹種胸徑、樹高生長情況見表6,方差分析見表7、表8、表9、表10、表11、表12。

表6 厚莢、馬占、卷莢相思1年、3年、10年生長情況

表7 造林1年時3個樹種胸徑方差分析表

表8 造林3年時3個樹種胸徑方差分析表

表9 造林10年時3個樹種胸徑方差分析表

表10 造林1年時3個樹種樹高方差分析表

表11 造林3年時3個樹種樹高方差分析表

表12 造林10年時3個樹種樹高方差分析表
從表6、表7、表8可以看出,3樹種在種植后1年時、3年時的胸徑生長量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卷莢相思的胸徑生長量明顯低于厚莢、馬占兩樹種,但在種植10年時差異明顯縮小,說明在后期卷莢相思的胸徑生長速度快于厚莢、馬占兩樹種,與厚莢、馬占兩樹種的差距越來越小;從表9、表10、表11可以看出,三樹種在種植后1年時、10年時的樹高生長量存在較大差異,在3年時樹高差異卻不大,說明卷莢相思樹高在造林初期低于厚莢、馬占兩樹種,在中期與厚莢、馬占拉近了距離,在后期卻超過了厚莢、馬占兩樹種,綜合分析可知隨著造林年度的增加卷莢相思的生長表現越來越好,生長潛力明顯優于厚莢、馬占兩樹種。
(1)通過對厚莢、馬占、卷莢相思無性系在閩南沿海地區的速生性、適應性和抗逆性的對比實驗,經綜合分析,參試的3個相思樹種均適應閩南沿海地區栽培,并表現出其適應性和速生性,其中卷莢相思表現出更強的抗逆性和生長潛力,值得更大范圍推廣。
(2)本實驗只從樹種的生長性狀和抗逆性來分析厚莢、馬占、卷莢相思3個樹種間存在的差異,對于木材材質和使用價值方面需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
(3)相思樹種要進一步推廣種植,讓廣大林農接受,建議要進一步加強樹種品系的選優工作,做到好中選好、優中選優,并要加大商品材用途的開發力度,使其經濟價值突顯出來。
[1]何明輝.速生相思樹類樹種栽培技術研究[J].林業勘察設計,2005(1):24~26.
[2]游振城.馬占相思種子繁殖技術研究[J].林業勘察設計,2009(1):123~124.
[3]鮑文娟,丘進清,謝國陽,等.福建桉樹凍害情況調查報告[J].福建林業科技,2006(1):87~89.
[4]蔡金清.柳隆桉9號的適應性試驗[J].青海農林科技,2006(3):15~16.
[5]林錦森.臺灣相思樹特征特性及育苗造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211~212.
[6]陳 勝.濱海沙地相思樹引種試驗研究[J].防護林科技,1999(1):12~14.
[7]黃偉強.不同施肥處理對4種相思樹種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1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