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支撐偉大中國夢。夢想作為人類的基本精神活動,必然有精神因素作為內在動力源泉。實現中國夢,與弘揚中國精神之間有何內在聯系?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能發揮什么作用?
顏曉峰 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激勵。沒有昂揚向上的中國精神,就沒有先進正確的中國道路,就沒有無窮無盡的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離不開中國精神的激勵引領。
中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總稱。民族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民族之維,是中華民族世代延續的民族靈魂;時代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時代之維,是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時代靈魂。精神的繼承、延續和光大,依靠熏陶、養成、培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弘揚中國精神的基本內容,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構建。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精神表現為對祖國、人民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深層認同;表現為維護國家利益,盡心盡力為國貢獻;表現為共向“中國夢”、共圓“中國夢”、共享“中國夢”。有了這樣的民族精神,實現“中國夢”就有了堅實的精神支撐;這樣的民族精神越為深入、有力,實現“中國夢”就越為可能。
時代精神是從歷史到當代的延伸與變革,是從民族到世界的擴散與沖擊。在中國走向世界、走向現代化、走向未來的進程中,中國精神呈現時代精神,中國發展呼喚改革創新精神,改革創新成為中國精神的主旋律,世界潮流反映在中國精神之中。“中國夢”是百年夢,更是時代夢。時代精神催化著“中國夢”,張揚著“中國夢”,也充實著“中國夢”。
楊玉玲 西安政治學院教授


愛國主義作為最能維系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情感,是集合民族意志、凝聚社會共識,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最深厚的思想政治基礎。今天,我們面對全球化浪潮下來自外部的種種風險挑戰,面對社會多元多樣的思想觀念,面對各種群體的不同利益訴求,靠什么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實現中國夢?仍然靠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理想追求。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能有效激發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并使之轉化為報國奉獻的實際行動,就能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偉大中國夢實現的磅礴力量。
改革創新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和生生不息、繼往開來的不竭動力。但是,面對改革開放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黨內和社會上不同程度地出現精神懈怠,一些人甚至昏昏然陶醉于“盛世”,缺乏應有的憂患與進取精神,這是很危險的。離實現現代化越近,我們遇到的風險和挑戰也會越多,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要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解決好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三大問題,舍改革創新,別無他途,必須不斷增強全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