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小良

截至目前,全國超過70%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了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的會計管理模式。隨著該模式的成熟及在全國的進一步推廣,其內設崗位——資金會計崗位的作用日益凸顯,但其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由于大部分鄉鎮村級經濟組織已經習慣了農村財務實行的季度報賬、扎賬,使得資金會計擁有至少三個月的時間差,加之印鑒管理不規范、審批走過場,為資金會計非法使用村集體銀行存款進行投資套利、賭博、攜款潛逃等打開了方便之門,最終損害了國家和集體的經濟利益。
部分村集體由于投資及資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將村集體的現金、銀行存款以村干部存折的形式,交由資金會計進行管理。然而有價證券變現時間長,加之盤點不及時,監督處于真空狀態,為資金會計利用村集體有價證券進行抵押、取現及其他經濟犯罪活動提供了可能。
個別鄉鎮為了達標和門面工程,避開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鄉鎮財政所(農經管理站)強要、強撥、強用村集體資金。并且,少數鄉鎮財政所(農經管理站)由于資金調度需要或彌補資金缺口,長期占用村集體所有資金。此外,由于經濟手續不到位,村集體經濟財務成了一本“糊涂賬”,直接導致集體經濟的資金流失。
對鄉鎮農村財務資金會計崗位沒有統一、具體、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導致資金會計工作隨意性大,規范性差。少數地方還對“回避制度,印鑒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錯誤規定。目前,在這一領域沒有發生影響較大的貪污、挪用等違法案件,主要是社會氛圍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起著支撐作用,而非制度管理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這種制度缺陷風險會進一步放大,財政、農業主管部門有必要細化規范這方面的管理制度,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防患于未然。
要盡快制定統一規范的鄉鎮農村財務資金會計等崗位的管理制度,矯正管理真空。著重對會計道德誠信、資格準入、責任義務、內部管控、外部監督等方面進行制度規定。特別強調,要配備對資金會計業務活動進行核算的會計崗位,并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要求一月一核算;要按照互相牽制的原則,加強對印鑒以及村主任、村報賬員身份證明的管理。
監督考核從財務公開透明、賬務處理規范、制度健全落實、監督渠道暢通、日常工作規范等方面進行,要通過監督考核促進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將村級財務委托代理服務打造成一個無縫“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