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柳光強 阮 靜 通訊員 蔣正四 馮偉珈

做好做實財政監督工作,是湖南省財政監督干部的共同夙愿。正是基于這一想法和初衷,不論是在上下聯動大檢查中還是在各自的實際監管工作中,湖南全省財政監督工作都力求時刻有創新、有開拓,不斷迸發出生機和活力。
從2011年開始,湖南省財政監督每年選擇一到兩項涉及國計民生的社會焦點問題和行業進行上下聯動重點檢查,市縣工作中也不斷探索建立聯動檢查機制。事實證明,聯動檢查機制使財政檢查的工作模式由單兵作戰轉變為集團協同作戰,不僅集中了財政監督力量,保證了監督效率效果,同時監督效應的放大也強有力地推動著財政監督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利用聯動檢查的契機規范改進財政監督自身工作、引導監督工作更好地服務財政管理,是湖南省財政監督干部一直思考的問題。
“我的經驗是,把好‘查外促內關’”,衡陽市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鄒祥利頗有心得地向記者說道。
去年4月份,鄒祥利在陪同省局領導到某市巡視時,發現其國土部門財務基礎工作差,內部管理混亂,且多年無人對其實施檢查后,當場把財政局分管局領導和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請到現場,明確指出其財政監督工作沒有到位,并提出了加強財政國土收入監督管理的意見。事后,該市出臺了加強財政國土收入監督管理的辦法。
“通過檢查組在國土部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分析當地財政監督工作存在的不足,從而向所在地財政部門提出改進和加強財政監督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這種‘查外促內’的方法是利用聯動檢查促進財政監督質量和水平提高的一大法寶”,鄒祥利總結道。
聯動機制的效應不僅僅體現在重點檢查工作中,市縣財政監督日常監管事項中也積極運用聯動檢查給力監督。郴州市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全良娥便向記者舉例介紹了該市財政監督工作中通過建立 “局部聯動”機制、強化內部監督的做法。
2012年,郴州市財政局監督檢查局打破上下局限,邀請縣市區財政監督業務骨干參與市局的內部監督檢查工作,著重審查局內支出科室的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工作,并挑選部分市直單位實地檢查他們的預算執行情況。
“一開始,部分科室的負責人不理解,他們認為家丑不可外揚,縣里的同志怎么能看市級的預算。我說,只要堅持工作紀律,不泄密,為什么不能看。有些縣里的同志是專家,如果這么強的檢查力量不用,又如何談整合,如何談聯動。”全良娥有些激動地對記者說道。
利用聯動監督檢查機制的效應,挖掘財政監督系統內部的力量和潛力,是推進財政監督上水平、財政管理出實效的有力途徑,這些市縣財政監督干部的工作思路與做法無疑給出了最好的說明。
全省監督檢查聯動機制的創新運用為地市縣提供了啟示,樹立了監督檢查的工作典范,而其效應更在聯動之外。地市縣紛紛學習和參照省局工作模式,結合本地實踐,積極加強和調動鄉鎮財政力量,會同當地紀檢監察、農林水利等部門,因地制宜地開展聯動檢查,通過縱向聯動與橫向聯動相結合、機制創新與人員力量靈活運用相配合,實現了監督檢查的加成效應。
郴州市的“財經紀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頗有特色,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審計局等為成員單位,明確具體工作人員定期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成為“常規性”、“成員制”模式運作,實現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由“財政單兵作戰”向“部門聯合突擊”方式的轉變。
“這項制度在去年的會計監督檢查過程中得到了很好運用,收獲頗豐”,郴州市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全良娥向記者講述了這次檢查過程。
2012年,在對湖南郴州國家糧食儲備庫的檢查中,檢查組發現企業收糧憑證上送糧人簽名筆跡大部分相同,存在造假嫌疑,且糧款和庫存及賬簿無法核對。但企業負責人并不配合,相關工作人員也拒絕提供資料。在此情況下,檢查組積極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迅速召集成員單位召開了聯席會議,成立了聯合調查小組,分配了工作并予以重點突破。監督局的檢查人員配合市紀委找相關人員進行三天三夜的封閉式談話,一一核對證詞。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地稅局負責數據及證據材料的收集,檢查人員和公安經偵干警驅車赴安仁送糧大戶核對筆跡,經過2個多月的調查核實,最終查明該企業違規違紀事實并予以處罰。
“歸根結底,整合各方力量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推動我們的財政監督工作”,全良娥總結道。
而人員作為財政監督鏈條中最靈活機動的力量,亦發揮著不可小覷的力量。無論從省局的“特約監督員”隊伍建設,還是到一些村鎮的“財政資金監督信息員”制度的建立,發揮人員的靈活機動作用也是湖南省財政監督整合力量聯動檢查的一大亮點和特色。以溆浦縣為例,該縣建立了“鄉財縣管鄉用”和“村賬鄉代理”兩個資金監督平臺,在鄉鎮成立財政資金監管工作領導班子,并在鄉鎮財政所安排專人擔任“財政資金專管員”,村級組織聘任專人擔任“財政資金監督信息員”,對撥付到鄉村兩級的財政資金特別是項目建設資金實現“無縫隙”監督。
“例如,我縣江口鎮巖坪村一個渠道硬化建設項目,申報的財政資金為10萬元,但村級‘財政資金監督信息員’反饋的信息是村集體與承建方簽的合同資金為7萬元,經過鄉鎮‘財政資金專管員’驗收發現工程實際造價僅5萬元,”溆浦縣財政監督檢查局副局長吳應斌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小事例,“我們知情后,及時與江口鎮鎮長(兼任江口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聯系,協助村集體另選新址又重新硬化了一段水渠。這樣擠干了項目資金中的水分,使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發揮。”
“小事例”卻在充分印證著“大監督”的力量,整合力量聯動檢查的思維從省局的上下聯動大檢查中孕育,又逐步融入市縣財政監督的實際工作中,不斷推動湖南全省財政監督工作向縱深發展。
有為才有位。湖南省整合力量聯動檢查工作在促進財政資金管理、增強決策制定的科學性等方面做出了成績,擴大了財政監督的影響力,將很多地市的財政監督工作推到了一個新的發展層面。
2012年6月,寧鄉縣的土地出讓收入和使用情況專項檢查工作結束后,該縣專職財政監督檢查機構即由財政局的一個內設科室升格為副科級單位,專職財政監督檢查人員也由3名增加到了5名,并在全縣財政系統挑選了8名業務骨干作為聘任首批財政監督檢查員;經人大批準,2013年縣里安排了30萬元財政監督檢查專項經費;同時,縣里出臺了《財政性資金管理辦法》,出臺前經過多次討論,每次討論縣政府都指名財政監督局必須有人參加;而在今年全縣黨政負責人大會上,寧鄉縣縣委書記黎春秋更是發話:“要讓財政監督檢查走到前臺來。”
“要讓財政監督檢查走到前臺來”,聯動檢查使得社會各界,特別是當地政府和財政部門主要領導對財政監督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無疑對市縣財政監督今后的發展樹立了信心,也將積極促進湖南全省財政監督工作的整體推進。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市縣財政監督工作的指導,進一步整合力量激活財政監督的內在潛力,進一步做實監督檢查聯動機制的建設完善工作。”湖南省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莊大力說,并將聯動監督檢查機制的設想和藍圖更為清晰地“展現”在記者面前:
第一,將監督檢查聯動機制制度化。在法律規范的框架內,總結工作實踐并提煉完善,將聯動機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化、常態化,形成重點檢查的聯動長效機制。
第二,進一步完善重點檢查項目的遴選工作。進一步加強對省委省政府政策意圖的理解,加強對財政惠民政策和財政資金投向的掌握,加強對“政策所指、民心所向”的把握,準確選點,科學選點。
第三,進一步加大人員培訓力度。繼續分層分批地開展全省財政監督系統人員培訓,提高財政監督人員業務素質;擴充和完善監督檢查人才庫,更好地適應聯動檢查需要。
第四,進一步擴大橫向聯動。進一步加強與財政業務管理處室、部門預算單位的協調與聯系,落實在省直部門預算單位設立財政監督特約監督員制度,堅持和完善與駐湘專員辦的監督檢查聯席會議,利用和完善與審計廳的溝通渠道,構建縱橫完備的全方位監督檢查聯動平臺。

召開全省財政監督工作會議
第五,進一步加快財政監督工作轉型步伐。按照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有關財政監督轉型的指示和有關成立監督檢查局的要求,進一步加快全省財政監督工作轉型步伐。以預算執行監督和過程控制為關鍵,首先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財政監督方式從注重事后監督向全過程監督轉變,二是財政監督工作重心從以地方為主的專項檢查向以本級為主的日常監督轉變,三是財政監督檢查成果從事后利用向事中利用轉變。然后,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向財政部和廳黨組進行財政監督轉型專題匯報,二是啟動部門預算編制同步監督審查工作,三是開展“加強預算執行監督和過程控制”課題研究。最后,突出三個加強:一是加強預算執行監督,二是加強財政監督信息化建設,三是加強基層財政監督工作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