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rish Lewis
(新西蘭奶牛營養顧問)
▲接本刊2013年第8期
奶牛發出的很多信號可以反映奶牛場配制的日糧是否合適,如奶牛的采食行為、瘤胃充盈度、反芻行為、奶牛體況評分以及糞便、礦物質水平、奶中的脂蛋比和體細胞數等。
首先是挑食。在日糧混合不均勻的情況下,奶牛會出現挑食。挑食往往是由于粗飼料切割過長或日糧混合不均勻造成的。一旦出現挑食,牛群中比較強勢的奶牛就會采食更多的精飼料,比較弱勢的奶牛就只能采食粗飼料。在這種情況下,奶牛的體況評分會出現很大的差別。而且,挑食過程中先采食精飼料,后采食粗飼料會導致奶牛瘤胃pH值發生變化。
第二種情況是會出現空飼槽。如果早上9 點以后就開始清理飼槽,那么一直到下午2 點飼槽中才會有飼料。這種非自由采食的飼喂方式不會得到較好的飼料轉化效率。奶牛每天要進食6~8 h,每次進食不超過45 min,所以奶牛進食最好分成很多小頓進行,因此,在飼喂奶牛時,必須讓奶牛自由采食。
目前,瘤胃充盈度有一個1~5 分的評分標準。1 分時充盈度最小,5分代表充盈度最大。瘤胃在奶牛的左側,是呈倒三角的形狀,吃飽的奶牛的瘤胃就像一個大蘋果,所以奶牛是否吃飽主要是看奶牛的左側。如果能看到左側倒三角形的隱窩就說明奶牛沒有吃飽,如果看不見隱窩就說明奶牛吃飽了(圖4)。
當牛場測定奶牛采食量時要多選幾頭奶牛測定其瘤胃充盈度來進行代表,測定瘤胃充盈度要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段,以減小誤差。比較好的瘤胃充盈度代表采食了足夠的纖維,也表明奶牛采食了足夠的干物質。
正常情況下,奶牛每天要反芻8~10 h,50%臥倒的奶牛都應該在反芻。新西蘭曾對奶牛反芻一次要咀嚼多少次,再吞咽下去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正常情況下,奶牛會咀嚼50~60 次。如果低于40 次就說明粗飼料過少,高于70 次就說明粗飼料太多。
糞便的評分也能很好地反應奶牛日糧的情況。如果奶牛的糞便過稀就意味著日糧中纖維的含量太少或蛋白質含量太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細菌或病毒感染以及攝入霉菌毒素也會導致奶牛拉稀。如果在新鮮糞便中觀察到了氣泡,就說明營養成分在奶牛腸道中進行了發酵,這些發酵的營養成分本來應該在瘤胃中被利用的,沒有被利用就說明奶牛的健康出現了問題。這種情況下日糧的消化率是非常低的。在糞便中出現谷粒有可能是日糧加工沒有做好,或者是奶牛的瘤胃功能出現了問題,瘤胃可降解蛋白質的缺乏也會造成這種結果。如果糞便比較緊,或者糞便比較高,可能是由于日糧中蛋白質的缺乏或者是纖維含量較高。正常糞便的高度應該是2~3 cm,不會特別稀,也不會看到一些谷物的顆粒。一種觀察消化率的方法是,把糞便放在篩子里用開水沖,觀察剩余的固體中有多少是沒有被沖開的。圖5展示的是2 頭奶牛的日糧消化率情況,右圖剩余固體少,表明纖維的消化率高,可為奶牛提供更多的氮源。
礦物質水平對奶牛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西蘭的奶牛場對奶牛的血液和肝臟進行采樣來測定礦物質水平。如果不測定銅的話,肝臟采樣要比血液采樣好。因為血液可以通過肝臟的轉運功能使銅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如果檢測到血液中銅含量降低時,就說明缺銅已經很長時間了。

圖4 沒有吃飽(左)和吃飽(右)的奶牛

圖5 不同奶牛的糞便消化率(左圖代表纖維消化率低;右圖代表纖維消化率高)
牛奶的脂蛋比反映了瘤胃中揮發性脂肪酸的含量。如果脂蛋比較高,也就是乳脂含量較高,就說明奶牛對纖維的利用率比較高,產生的乙酸含量也比較高。脂蛋比較低就意味著糖和淀粉的消化比較多。當脂蛋比小于1時就有可能發生瘤胃酸中毒。
體細胞數可以反映奶牛的健康及免疫功能。奶牛攝入了霉菌毒素,也是體細胞數上升很快的原因之一。
霉菌毒素所引起的癥狀通常是一些很常見的癥狀,其它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這樣的癥狀。但霉菌毒素也有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圖6),如附關節的腫大,如果奶牛場的一些基礎設施沒有問題而突然出現這種腫大,就有可能是霉菌毒素的影響(圖6a)。有時候整個牛腿都會腫大(圖6b)。頭胎牛在還沒有泌乳時就開始出現乳房的快速生長,這也有可能是霉菌毒素的影響,有一種霉菌毒素可以合成雌激素,這種雌激素會影響乳房的發育(圖6c)。一些霉菌毒素可以影響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圖6d中的牛蹄由于血液循環的不好而出現了脫落。在新西蘭還出現過由于感染霉菌毒素導致奶牛耳朵脫落的現象。
第一,日糧平衡非常關鍵。日糧平衡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給瘤胃微生物提供平衡,二是給奶牛提供平衡的日糧。第二,奶牛場不要盲目地假定日糧的營養成分,要根據實際測量值來配制日糧。第三,把霉菌毒素的影響降到最低。第四,根據奶牛的一些信號來判斷奶牛的日糧是否合適。第五,中國的奶牛場場長應進入奶牛場觀察奶牛的表現,而不要盲目地信任電腦和筆記本。
(續完)

圖6 霉菌毒素對奶牛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