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林 曹寧寧 陳繼久 宋友全 袁 雄
(1.四川省南充蠶種場,四川南充 637000;2.四川省蠶絲學校,四川南充 637000)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又稱褐天牛、鹽販子,幼蟲稱鉆心蟲、老母蟲等,屬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亞目(Polyphaga),天牛科(Cerambycidae),分布廣泛,是桑樹及多種經濟林木之嚴重蛀干害蟲;桑天牛成蟲(imago)常在新枝上啃食皮層,形成不規則狀傷口,一旦皮層被啃食成環狀,枝條立即死亡。產卵(oviposition)時在枝條基部咬食成傷痕,易使枝條折斷,同時使上段枝條枯死。幼蟲(larva)蛀食枝干,導致被害株生長不良,直至全株枯死,是造成桑園缺株的主要原因之一,素有“十桑九空”的說法[1];桑天牛被害株對桑葉產質量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為此我們于2011年進行了定點、設點調查及多次相關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在后。
供試桑品種:桐鄉青,1998年栽植,生長勢中等,栽植密度600株/667m2。
供試桑園:本場桑園。
供試蠶品種:洞·庭。
試驗根據桑天牛不同危害程度(株危害率)分設A區(株危害率 8.39%)、B區(株危害率19.43%)、C區(株危害率27.52%)、D 區(株危害率37.62%)、E區(株危害率53.18%)、F區(株危害率70.38%)及CK區(健壯桑株)等7個處理區,隨機區組排列,每小區定點調查桑樹100株,3次重復,共21個試驗小區,其它桑園管理措施一致。同一時間分別調查春季、秋季的桑葉產量及a產葉量,并就此做一個比較。
蠶品種設3個重復區,每區收蟻0.5g,小區用桑100株,隨機區組排列。自收蟻之日起到上蔟均在養蠶制種環境,給桑條件,采摘葉位、數量、成熟度一致的情況下,各試驗小區對號給桑飼育,同一時間分別調查其幼蟲生命力、繭質及卵質,并就此做一個比較。

調查數據統一用Dunaun's新復極差測驗法進行分析比較,百分率均作轉換。
通過表1可知各處理區差異明顯。①春季發芽率(F2.47<F0.052.85)以CK區最高,有56.72%,最差的是F區,有53.07%,兩者相差6.44個百分點;②生長芽生長量方面CK區、A區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70.32個百分點;③芽條生長量方面CK區與B區差異顯著,CK區、A區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66.57個百分點;④桑葉硬化率方面(F2.32<F0.052.85)以CK區最高,F區最低,兩者相差6.95個百分點。經分析發現,桑葉硬化率與桑品種固有的經濟性狀關系密切;⑤桑葉黃葉率CK區、A區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51.86個百分點,研究發現桑葉黃葉率與芽條生長量和著生桑葉稀密關系密切;⑥春葉產量以CK區最高,且與C區差異顯著,并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個52.52個百分點;⑦秋葉產量CK區、A區與C區差異顯著,并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42.38個百分點;⑧a產葉量方面CK區、A區與C、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47.26個百分點。由此可知,桑天牛被害株對桑葉產量的影響較大。

表1 桑天牛被害株不同危害程度對桑葉產量的影響
通過表2可知各處理區差異明顯。①4齡結繭率方面CK區與B區差異顯著,CK區、A區與C、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16.16個百分點;②蟲蛹統一生命率方面CK區、A區與C、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15.52個百分點;③繭質方面繭層率雖然沒有顯著差異(F2.29<F0.052.85),CK區與F區相差6.07個百分點,但在全繭量和繭層量方面CK區與C區差異顯著,CK區、A區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全繭量相差24.09個百分點、繭層量相差66.95個百分點;④產卵量CK區與B區差異顯著、CK區、A區與C、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34.86個百分點;⑤良卵率CK區與C區差異顯著,F、A區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25.60個百分點;⑥實用孵化率CK區、A區與D、E、F區差異極顯著,CK區與F區相差18.85個百分點。綜上所述,桑天牛被害株對桑葉質量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對卵質的影響。

表2 桑天牛被害株不同危害程度對桑葉質量的影響
試驗表明桑天牛被害株對桑葉產質量的影響極大,特別是對桑葉質量的影響。桑園要做好并加大桑天牛的預測預報及防治工作力度,以保證桑葉的產質量。種繭育桑園更要重視對該蟲的防治工作,以提高蠶種質量,降低生產質量風險。
桑天牛在生長旺盛,管理較好的桑園,一年生枝條粗細均勻,長勢旺,被害嚴重。樹勢衰弱,枝條短細的桑園被害較輕。春伐桑樹比夏伐桑樹嚴重。中、高干桑較低干桑重。樹皮粗糙,木質松軟的品種受害重。桑園環境隱蔽的受害嚴重[2];防治桑天牛的重點是在6月份成蟲羽化(emergence)盛期和7、8月份幼蟲孵化盛期為防治時期;①人工捕捉桑天牛成蟲,用細鐵絲鉤殺桑天牛幼蟲,9月份用小刀削去卵塊。②用80%敵敵畏(Dichlorphos.DDVP)EC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omethoate)EC500-800倍液在幼蟲越冬或早春活動后從最下排泄孔注入藥液以殺桑天牛幼蟲[3]。
[1]呂鴻聲.栽桑學原理[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223-224.
[2]蘇州蠶桑專科學校.桑樹病蟲害防治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2.310-312.
[3]王澤林.桑天牛預測預報及防治措施[J].蠶學通訊.2010.3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