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庭槐 陳丹
(廣東省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 珠海 519020)
針刺配合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慢性腰腿痛60例臨床觀察
何庭槐 陳丹
(廣東省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 珠海 519020)
目的:觀察針刺配合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慢性腰腿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0例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療程結束后進行總有效率評估。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刺配合桂枝芍藥知母湯可以明顯提高治療慢性腰腿痛的臨床療效。
針刺;桂枝芍藥知母湯;慢性腰腿痛
慢性腰腿痛為臨床常見病,其致病原因較多,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60%~80%的成年人一生中某一時期都曾發生過腰腿痛,且復發率高達80%~85%[1]。我們采用針刺配合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慢性腰腿痛60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0例入選病例均為我院康復科門診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 28~63 歲,平均(48.0±4.6)歲;病程 1~65 個月,平均(7.8±5.2)個月;其中腰椎骨質增生16例,椎間盤突出14例,腰肌勞損9例,骨質增生合并有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21例,合并骨質疏松患者23例。對照組60例,其中男31例,女性29例;年齡27~65歲,平均(46.5±3.1)歲;病程 1~62 個月,平均(7.3±1.9)個月;其中腰椎骨質增生15例,椎間盤突出17例,腰肌勞損10例,骨質增生合并有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18例,合并骨質疏松患者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2]相關標準診斷。(1)腰部有扭傷勞損史或受涼史;(2)腰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3)腰骶部肌肉緊張壓痛,下肢疼痛部位模糊,直腿抬高試驗陽性;(4)CT檢查可見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
1.3 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治療組
2.1.1 針刺治療 (1)取穴:腰陽關、命門(雙)、大腸俞(雙)、阿是穴、環跳(患側)、委中(患側)、陽陵泉(患側)。(2)操作:平補平瀉得氣后,留針加灸;再用32號1.5寸不銹鋼毫針針刺太溪穴,得氣后,針尖提至皮下,略偏向近心端刺入0.8~1寸,用小幅度低頻率捻轉補法行針,使針感沿小腿內側向近心端傳導。多數患者針感可以傳導到膝關節,部分患者可以上傳至腹部,以達到膝關節為準,得氣后即取針。腰腿部穴位留20 min后取針,每天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休息2 d再進行下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2.1.2 中藥治療 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10 g、白芍 20 g、知母 10 g、麻黃 6 g、制附片 5 g、白術 10 g、防風 10 g、生姜 10 g、甘草 10 g)。每天 1 劑,水煎分2次服,12 d(劑)為1個療程。在治療過程中不再使用消炎鎮痛的中西藥。
2.2 對照組 僅服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方法同治療組。兩組治療療程結束后評定療效。
3.1 療效標準[2~3]痊愈:疼痛癥狀消失,腰腿部活動正常,半年后隨訪無復發;顯效:疼痛明顯減輕,腰腿部活動基本正常;有效:疼痛減輕,腰腿部活動尚有輕度受限;無效:疼痛癥狀無明顯改變,腰腿部活動受限。
3.2 結果 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例(%)
慢性腰腿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近期發現有年輕化的趨勢。該病病因復雜,表現多樣,概念也不統一,容易誤診和(或)漏診,目前尚缺乏特效療法。據統計[4],慢性腰腿痛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小關節病、椎管狹窄、單純椎弓崩裂、崩裂合并滑脫、脊椎結核及未見異常者。我們采用針刺配合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慢性腰腿痛,標本兼治,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慢性腰腿痛可歸屬于中醫“痹證”范疇,辨證多屬于肝腎不足,久勞傷筋,復外感風寒濕邪,留滯筋脈肌肉,阻閉經絡,氣血不暢所致。雖然有外邪侵襲,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腎氣不足引起,且該病病位多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而腎與膀胱相表里,故針灸治療此類疾病可以從腎經入手。《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是足少陰腎經穴位,具有很強的補腎功能,通過對腎的調補達到補益腎、脾、肝的功效。太溪穴與其它穴位配合治療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果。針對本病病因,我們選用《金匱要略》的桂枝芍藥知母湯,方中桂枝配合麻黃、防風可祛風除濕;桂枝配炮附子溫經通陽行痹;炮附子與白術同用助陽除濕;知母、芍藥滋陰清熱;重用生姜溫胃止嘔;甘草調和諸藥。該方具有祛風除濕、溫經行痹、滋陰清熱之功效,可應用于各種類型的痹證。
[1]張貴祥,郭慶林.腰椎間盤脫出致腰腿痛的現代影像學觀點[J].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94,17(4):205-207
[2]吳少楨,吳敏.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M].北京:中國 中醫藥出版社,1999.700-702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4
[4]林孟良,邢臻嶸.慢性腰腿痛500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09,20(5):231-232
R 681.55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4.020
201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