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雪/編譯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馮無(Wu Feng)致力于大數據和基因組學發展前景研究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新的大數據研究計劃上投資近1 500萬美元,這也是創意生成挑戰的開始。
去年10月,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為支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公布了投資近1 500萬美元的大數據基礎研究項目。這些經費有助于開發從大型數據集中提取和使用知識的新工具和新方法,以此加快科學和工程研究與創新的進程。
這些補助金用于NIH-NSF聯合體,要求聯合體發布的建議和2012年3月的NSF帶領聯邦機構開展的大數據研究與發展計劃配套進行。
NSF主任蘇布拉·蘇雷什 (Subra Suresh說:“對于各聯邦機構負責人加入白宮啟動的 ‘大數據研發倡議’僅僅6個月就提供了這樣一份有建設性的進展報告,我感到很高興。通過資助基礎研究,新的多學科團隊和社團合作方式成為可能。隨著激動人心的競賽的開始,現在,我們正在實現推動基礎科學和大數據工程的計劃,強化美國幾十年來的競爭力。”
NIH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S.Collins)說:“為了從我們現在能夠收集到的大規模生物數據庫獲得最大的價值,我們需要管理和分析數據庫中所包含信息的更好方法。NIH設立的新獎項將有助于解決這些技術挑戰,通過開發方法,從大規模復雜的數據中提取重要的、與生物醫學相關的信息,并最終有助于加快改善健康狀況的研究。”
當天公布的8個項目涉及到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包括大數據管理、新的數據分析方法、未來在物理學、經濟學和醫學等各種領域都有應用的可能性的電子科學協同環境等。
NSF計算機和信息科學與工程部副主任法納姆·翰尼安(Farnam Jahanian)說:“大數據代表科學、工程和教育變革的一種新趨勢。通過改進數據管理和知識萃取的技巧和技術,這些新的科研回報有助于實現從數據的變革潛力中獲利的巨大機會。”
與美國宇航局和能源部一道,NSF也宣布了創意生成挑戰系列的開始,開啟更多的創新途徑,抓住大數據科學與工程帶來的機遇。大賽由美國宇航局競賽實驗室(NTL)舉辦,是美國哈佛大學和一個有競爭力的數字創新團隊TopCoder公司之間的一次合作。
NTL平臺和流程允許美國政府機構在開放和透明的環境中,在具備可預測的成本、可測量的成果導向下,快速進入意想不到的方向和新的軟件技術領域,進行高風險或高回報的挑戰。2012年10月13日,四個系列“創意生成”挑戰賽的第一個開通了注冊。
跨部門的大數據高級指導小組聯合主席蘇茜·拉克諾(Suzi Iacono),同時也是制定網絡和信息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的成員以及NSF的高級科學顧問。她說:“大數據的特點不僅是龐大的數據量或產生的速度,還具有數據的異質性、多樣性和復雜性。有大量從這些大型的、不同種類的數據庫中萃取知識的機會,并提供功能強大的推動發現和決策制定的新方法,由此作出越來越準確的未來預測。我們將會看到創意生成挑戰賽產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