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宇,陳小勤,許金河,劉桂煌,鄭仰仰,林青勇,黃瑞黎,李培坤
(莆田學院 環境與生命科學系,福建 莆田 351100)
GC-MS提取茼蒿中揮發油的工藝條件及成分分析
陳 宇,陳小勤,許金河,劉桂煌,鄭仰仰,林青勇,黃瑞黎,李培坤
(莆田學院 環境與生命科學系,福建 莆田 351100)
采用水蒸氣蒸餾和常壓蒸餾兩種方法對本地產茼蒿的揮發油進行提取,通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研究揮發油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再對茼蒿揮發油成分進行定性分析,并且采用面積歸一化法確定各成分在揮發油中的相對百分比含量.結果表明:水蒸氣蒸餾法比常壓蒸餾法效果更佳,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三種萃取劑中乙醚對茼蒿揮發油萃取的效果最好.茼蒿揮發油中共檢測出26個成分,占揮發油總量的94.45%.其中主要成分有2-乙氧基-3-氯代丁烷(20.1%)、四十烷(3.35%)、二丁基羥基甲苯(39.99%)、正十八烷(5.65%)、正二十烷(4.38%)、二苯胺(4.14%)、溴二十二烷(2.79%)、3,7-二甲基-1-辛醇(2.03%)、3-甲基十七烷(3.00%)、1-氯十四烷(2.06%)、正十五烷(1.44%).
茼蒿;揮發油;蒸餾;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乙醚
茼蒿別名春菊,蒿子桿.為菊科菊屬中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具有特殊的氣味,以嫩莖葉為食.可炒食,也可涼拌.長期食用,具有清血、養心、清痰潤肺、降壓等功效[1].茼蒿屬于線根性的蔬菜,它的莖顏色是綠色,形狀為圓形,其根、莖、葉、花均可藥用.茼蒿具有一種較為特殊的香味,這是由茼蒿的揮發油散發出來的.這種揮發油不僅有助于消食開胃,而且能夠明顯的增強食欲,因此其揮發油極具有研究意義.
植物揮發油是植物體內一種有揮發性和芳香性的次生代謝物,能通過水蒸氣蒸餾.其化學成分主要為萜烯類、芳香族、脂肪族和含氮含硫化合物,植物揮發油在植物中花、果實、葉片、根莖等器官中含量最多[2-5].大多數揮發油都具有一定的療效作用,如鎮咳、消毒、抗微生物等等,還有少部分揮發油能抗腫瘤.
提取揮發油的主要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常壓蒸餾法、有機溶劑提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等.水蒸氣蒸餾法可以從大多數植物中分離并提取其有效成分,因此在揮發油的提取中大部分都采用此法[6-8].揮發油能溶解于大多數有機溶劑,因此揮發油的萃取劑常用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醚,也有些是用氯仿、乙酸乙酯、正己烷等有機溶劑進行萃取[9-13].本研究通過實驗來確定并選擇最佳的萃取劑,采用GC-MS對茼蒿揮發油的工藝與提取方法進行優化選擇,以確定最佳條件,并對其成分鑒定并分析.
實驗試劑: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醚均為市售分析純.
實驗儀器:DRT-TW恒溫電熱套(北京市佳祥科利儀器有限公司),GCMS-QP2010氣質聯用儀(日本島津),BS124S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RE52CS-1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HB-III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
1.2.1 茼蒿樣品的處理
將本地產茼蒿洗凈后,取其葉片,用小刀切成0.5 cm長的小段后放進塑料盆中讓其自然陰干.
1.2.2茼蒿揮發油的提取
取陰干后的茼蒿樣品15 g,采用水蒸氣蒸餾和常壓蒸餾兩種方法提取茼蒿揮發油,選擇不同的萃取劑對蒸餾液進行萃取,用梨形分液漏斗分離,取溶劑層.旋轉蒸發進行濃縮后,經0.45 um微孔濾膜過濾,裝入樣品瓶中,放入冰箱保存,等待進行GC-MS分析.
1.2.3 茼蒿揮發油的GC-MS分析條件
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為 DB-5 ms(30 m×0.25 mm×0.25 μm)彈性石英毛細管柱,載氣He,柱流速1.0 mL·min-1,載氣為恒壓模式,柱前壓為 76.2 kPa,進樣量 1.0 μL,進樣口溫度 240℃.
質譜條件:離子源EI;離子源溫度200℃;電子能量為70 eV;四極桿溫度150℃;發射電流34.6 μA;倍增器電壓1 094 V;接口溫度240℃;溶劑延遲3 min;質量范圍(m/z)40~355 amu.掃描間隔0.5 s.
進樣方式:分流,分流比為15∶1.
檢索譜庫:NIST05、NIST05S和PESTNCI3.采用面積歸一化法得各成分的相對含量.
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對茼蒿揮發油成分進行提取,提取時間為2 h,并用乙醚作為萃取劑進行萃取.分別采取下列升溫程序進行GC-MS進行分析.
升溫程序一:
起始溫度設定為60℃,保持時間設定1 min,升溫速度10℃·min-1升至150℃,保持時間設為5 min,從2 min開始采集,在14 min停止采集.總離子流量圖如圖1所示.

圖1 升溫程序一的總離子流量圖
升溫程序二:
起始溫度設定為45℃,設定保持時間5 min,升溫速度5℃·min-1,至150℃,保持時間設為10 min.從2 min開始采集,在27 min后停止采集,總離子流量圖如圖所示.

圖2 升溫程序二的總離子流量圖
升溫程序三:
起始溫度設定為45℃,設定保持時間2 min,升溫速度5℃·min-1,至150℃,保持時間設為10 min.從2 min開始采集,在27 min后停止采集,總離子流量圖如圖3所示.

圖3 升溫程序三的總離子流量圖
從圖1~圖3可看出,升溫程序一前半段的峰過于密集,分離效果差.只離有中間部分分效果還好.升溫程序二,峰分離效果較好,各個峰都能比較好的分離.不出現密集成一堆的現象.但是對比升溫程序二和升溫程序三的峰圖,可以看出升溫程序三所得出來的峰的形狀比升溫程序二更好,分離效果更佳,而且所得峰的數目,含量均優于升溫程序二,后半段出峰效果更好,而升溫程序二后半段基本沒什么大峰出現,比較平坦.因此本實驗將采用升溫程序三作為茼蒿揮發油GC-MS分析的升溫程序.
分別采用乙醚、二氯甲烷、石油醚當萃取劑,對水蒸氣蒸餾2 h的茼蒿揮發油進行萃取,并分別標號,然后對它們進行GC-MS分析.所得總離子流量圖對比如圖4所示.

圖4 不同萃取劑萃取茼蒿揮發油的總離子流量圖比較(a-二氯甲烷;b-乙醚;c-石油醚)
由圖4可知采用石油醚做萃取劑提取出的揮發油成分不多,且峰的數量較少.相較而言用乙醚與二氯甲烷萃取的更好.同時從圖4可以看出,乙醚做萃取劑前半段所得出來的總離子圖比二氯甲烷的峰的形狀更好.因此本實驗的最優萃取劑為乙醚.因為茼蒿揮發油在乙醚的溶解度比在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中好,因此乙醚作為萃取劑進行檢測的效果比二氯甲烷和石油醚的好.
取茼蒿樣品15 g并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和常壓蒸餾法對茼蒿提取2 h,用乙醚作為萃取劑,其揮發油通過GC-MS分析后得出來的總離子流量圖如圖5所示.

圖5 不同提取方法茼蒿揮發油的總離子流量圖比較(a-水蒸氣蒸餾;b-常壓蒸餾)
由圖5可以看出用水蒸氣蒸餾得出來的圖比用常壓蒸餾所得出來的圖所得的峰更多,高含量組分也更多,峰的形狀更好.因此,可以得出水蒸汽蒸餾法比常壓蒸餾法更適合對茼蒿進行揮發油的提取,且效果更佳.常壓蒸餾由于直接加熱茼蒿,溫度控制不如水蒸氣來的穩定,過熱會導致揮發油成分破壞,而水蒸氣蒸餾是在茼蒿和水中通入水蒸氣,溫度基本保持不變,且整體受熱好,揮發油成分不易被破環,流失.因此水蒸氣蒸餾法得到的揮發油成分比常壓蒸餾得到的更好.
從本實驗中確定的最優方案是:采取水蒸氣蒸餾法對茼蒿提取2 h,萃取劑為乙醚.升溫程序為起始溫度設定為45℃,設定保持時間2 min,升溫速度5℃·min-1,至150℃,保持時間設為10 min.因此在最優方案下提取和測定茼蒿揮發油,之后用標準數據譜庫定性來鑒別各個成分的組成,采用面積歸一化法來確定揮發油中各個組分的相對含量.其揮發油成分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茼蒿揮發油成分及含量
本實驗研究了常壓蒸餾法和水蒸氣蒸餾法對提取茼蒿揮發油的萃取特點,對不同的萃取劑萃取效果進行了討論,并結合氣相色譜-質譜(GC-MS)聯用技術對茼蒿揮發油的成分進行了分析,在用標準數據譜庫定性來鑒定各個成分,采用面積歸一化法來確定揮發油各組分的相對含量.
(1)通過實驗得出提取茼蒿揮發油的最佳實驗條件:水蒸氣蒸餾法作為提取方法,提取時間為2 h,最佳萃取劑應選擇乙醚.
(2)本實驗較好的氣相色譜程序升溫條件為:起始溫度設定為45℃,設定保持時間2 min,升溫速度5℃·min-1,至150℃,保持時間設為10 min.
(3)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茼蒿揮發油的總離子圖共檢測出60個峰,對茼蒿揮發油的成分進行分析,其揮發油中含有26種物質,主要成分如下:2-乙氧基-3-氯代丁烷(20.1%)、四十烷(3.35%)、二丁基羥基甲苯(39.99%)、正十八烷(5.65%)、正二十烷(4.38%)、二苯胺(4.14%)、溴二十二烷(2.79%)、3,7-二甲基-1-辛醇(2.03%)、3-甲基十七烷(3.00%)、1-氯十四烷(2.06%)、正十五烷(1.44%)等.
(4)采用GC-MS聯用技術分離分析茼蒿的揮發油物質,并確定茼蒿揮發油的成分,然后采用面積歸一化法來確定各個成分的相對含量,結果可靠而且重復性好,鑒別精度高.
:
[1]汪灝.廣群芳譜[M].上海:上海書店,1985:328.
[2]魯長海,白衛東.植物精油生理功能的研究進展[J].中國調味品,2012,37(3):36-37.
[3]邵海,龔鋼.植物精油在藥理和農藥方面的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8,27(5):5-9.
[4]王巨媛,翟勝.植物精油應用進展及開發前景展望[J].江蘇農業科學,2010(4):1-3.
[5]方洪鉅.香葉天竺葵揮發油的化學成分與抗腫瘤作用[J].藥學學報,1989,24(5):366-401.
[6]張穎,岳紅,趙曉麗.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柿葉精油的工藝研究[J].林產化工通訊,2004,38(6):26-29.
[7]孫小媛,馬玉芬,李鐵純,等.香菜揮發油 GC/MS測定[J].保鮮與加工,2002(3):15-16.
[8]徐多多,鄭煒,高陽,等.荔枝核揮發油的GC-MS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7):4058-4059,4062.
[9]梁倩,徐文輝.野葛花揮發油化學成分的GC-MS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1):124-125.
[10]丁艷霞,謝欣梅,崔秀明.不同方法提取草果揮發油的化學成分[J].河南大學學報,2009,28(4):284-287.
[11]徐麗萍,張亞非,吳正勇.大蒜揮發油的分離提取工藝研究進展[J].中國科技信息,2011(14):78,82 .
[12]盧森華,李耀華,陳勇,等.當歸不同部位揮發油成分GC-MS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733-735.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in the chrysanthemum
CHEN Yu,CHEN Xiao-qin,XU Jin-he,LIU Gui-huang,ZHENG Yang-yang,LIN Qing-yong,HUANG Rui-li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Life science,Putian University,Putian 351100,Fujian,China)
Steam distillation and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e chrysanthemum volatile oil,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volatile oil.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percentage content of each composition in volatile oil.Results showed that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Ethyl ether was the best extractant than dichloromethane and petroleum ether.26 components were detected,accounting for 94.45%of the total chrysanthemum volatile oil.Main composition were 2 ethoxy-3-chlorinated butane (20.1%),40 alkanes (3.35%),dibutyl hydroxy toluene (39.99%),octadecane(5.65%),eicosanoic(4.38%),diphenylamine(4.14%),bromine docosane(2.79%),3,7-dimethyl-1-octyl alcohol(2.03%),3-methyl heptadecane chlorine(3.00%),1-tetradecyl(2.06%),pentadecane(1.44%).
chrysanthemum;volatile oil;steam distilla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ethyl ether
TS207.3
1007-5348(2013)08-0042-05
2013-06-02
莆田學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01219).
陳宇(1980-),女,遼寧沈陽人,莆田學院環境與生命科學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天然產物的提取分離與測試方面的研究.
(E D.:X,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