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 工程科技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1)
“實用第一原則”是企業設計產品時考慮的第一原則,也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原則,企業設計遵循此原則,產品上市后才能被消費者認可,才能有生命力與競爭力.將“實用第一原則”應用于《數據庫基礎》教學設計中,凸顯知識的實用價值,實施教學時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形成教師善教學生樂學的局面,有利于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利用“實用第一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要點是注重凸顯知識應用價值,突出3個實用——課程實用、聽得實用、做得實用,引導學生主動接受課程、喜歡聽課、樂意完成實訓任務,從而打造有效課堂.
應用“實用第一原則”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學生興趣愛好與困難,把熱點問題引入課堂,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融入案例,引導學生投入.教學設計需要注意3個方面:①抓住應用的切入點,設計好第一課,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認識到課程內容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②將“實用第一原則”貫穿教學始終,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能夠感受“聽得實用”;③設計好每一個實訓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體會“做得實用”.按“三實用”特點的教學設計實施教學,課堂活動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真正體現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
第一課是整個課程的窗口,學生從窗口看到里面的精彩,才能夠主動進入,第一課設計得是否精彩是課程成敗的關鍵之一.精彩的第一課應在師生共同參與的環境下交代為什么學這門課、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及要求、考核要求、對學生的要求等.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身邊實例巧妙介紹課程,實例化呈現,結合動畫演示做到試聽互動,引導學生主動進入課程,愛上課程.
單元教學設計需要突出每節課教學內容的實用價值,做到讓學生“聽得實用”.每一單元教學設計時,需要將單元教學設計與實際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相關聯,讓學生看到正在學習的知識之應用價值,感受到所聽的內容是有用的.
傳統按照章節順序的《數據庫基礎》教學設計見表1,應用“實用第一原則”的《數據庫基礎》教學設計見表2.

表1 《數據庫基礎》教學設計1

表2 《數據庫基礎》教學設計2
實訓任務設計需要突出每個實訓題目的應用價值,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有能夠解決問題的收獲,有“做得實用”的感覺.每個實訓任務有針對性,完成一個實訓任務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學生會在實訓過程中體驗正在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做得實用.
如何上好第一課,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數據庫基礎》教學團隊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凸顯課程知識的針對性、新穎性、趣味性、啟發性.具體做法是:用實際生活中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數據庫應用事例作為案例,例如:高考報名、分數查詢、錄取查詢,網頁瀏覽、QQ聊天、使用教務管理系統查詢成績等,超市購物結賬等,說明實現這些功能有數據庫支持.通過這些實例,學生感受到數據庫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起學生對數據庫足夠的興趣,隨之明確宣布《數據庫基礎》課程就是教大家如何建立數據庫、使用數據庫、用數據庫知識設計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通過展示實用趣味程序,提高學生欲望,比如,在第一課利用瀏覽窗體,放映在座學生照片與資料,既能起到熟悉學生作用又能展示數據庫功能.利用隨機抽取程序與抽到的學生交流,引起每一個學生的注意,讓學生感受課程知識的魅力,向他們傳遞“課程實用”信息,激發他們主動探究數據庫,學習數據庫知識的積極性,主動進入課程,愛上課程.
良好的開端引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還要注意“實用第一原則“貫穿教學始終.課堂上看不到正在學習知識的實用價值,學生同樣會失去對課程的熱情,降低學習積極性.“實用第一原則”教學設計需要把知識的實用價值體現在每個教學單元.做到“實用第一原則”貫穿教學始終的關鍵是每單元的教學內容都有對應知識點的應用展示.每單元的教學設計都必須根據教學內容與目標,精心選取與之相關的數據庫系統程序為案例,通過多媒體教學環境展示案例功能,突出知識的價值,持續學生興趣,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指出解決問題用到的知識點,緊扣知識點教學.
《數據庫基礎》主要介紹數據庫基礎知識[1]和ACCESS數據庫及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模塊等7類對象的操作[2].使用“英漢詞典”小案例,可以涉及表、查詢、窗體等多個對象.程序運行時出現單詞輸入界面,見圖1.在圖1文本框中輸入英語單詞并單擊“翻譯”按鈕,即可得到對應的翻譯結果,見圖2.

圖1 單詞輸入界面

圖2 翻譯結果界面
“英漢詞典”雖是個很小的程序,卻涉表、查詢、窗體等多個對象.單詞表(dc)見圖3、英譯漢查詢(yh)見圖4,兩個窗體見圖1、圖2.數據庫雖小卻能夠突出表、查詢、窗體等多類對象的實用價值,又便于理解和記憶.

圖3 單詞(dc)表

圖4 英譯漢(yh)查詢
其他對象的描述也是如此,盡量使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小案例,突出知識的使用價值.將“實用第一原則”貫穿教學始終.
實訓課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環節.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應用“實用第一原則”開展實訓教學,分解相關的實訓任務,做到使每一項實訓任務跟實際問題聯系起來,完成一項任務就能夠解決一個問題或一部分問題.實訓過程按任務驅動方式進行,教師將設計好的實訓任務書發布給學生,學生根據實訓任務書要求,使用課堂所學知識依次完成每項實訓任務.由于完成一項任務能夠解決一個問題或一部分問題,學生在做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正在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到“做得實用”.
需要注意的是,實訓任務要與實際問題和課堂教學內容雙相關、適量、具有可操作性[3];教師參與實訓過程,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指導,學生做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教師反饋與及時評價環節不能少,及時反饋和評價能夠提升學生的成就感[4],培養他們應用知識的意識和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強化記憶.
現代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這一思想的關鍵是學生能否有學習積極性.而學習積極性高低很大程度上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直接關系,將“實用第一原則”應用于《數據庫基礎》課堂教學,通過精心設計的第一課向學生傳遞“課程有用”,通過聯系實際的單元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案例,讓學生感受“聽得有用”,通過每一個實訓練習,讓學生體驗“做得實用”.“三實用”的特點教學讓學生在“學”與“做”的過程中看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5],積極主動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正如用“實用第一原則”設計的產品受消費者青睞一樣,使用“實用第一原則”設計教學,能夠吸引知識消費者的青睞,促進他們主動學習,達到使用《數據庫基礎》知識和技能設計數據庫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目的.
[1]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概論[M].4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教程(ACCESS數據庫程序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平.高職院校《數據庫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8(6):81.
[4]李平.團隊作業在高職《數據庫應用》實訓課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2(9):125-126.
[5]李平.《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能力培養問題[J].職業技術教育,20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