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惠
(引言)鄉村旅游最早起始于歐洲。早在1855年,法國巴黎市的貴族就組織到郊區鄉村度假旅游。到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鄉村休閑旅游。“二戰”以后,隨著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和建筑物的高度密集,以及城市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生活在城市的居民都要求到城郊鄉村休閑旅游。到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的旅游大國西班牙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把農場、莊園進行規劃建設,提供徒步旅游、騎馬、滑翔、登山、漂流、參加農事活動等多種休閑項目,并舉辦各種形式的務農學校、自然學習班、培訓班等。此后,鄉村旅游在許多發達國家得到倡導和大力發展。人們稱鄉村旅游為“綠色度假”。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開辦觀光農園的國家之一。日本巖水縣小巖井農場是一個有百余年歷史的民間綜合性大農場。自1962年起,農場主先后開辟了40多公頃的觀光農園,農園內設有動物廣場、牧場館、農具展覽館、花圃、自由廣場、跑馬場、射擊場等,每年冬季農園都舉辦大型冰雕展,平均每年可以吸引79萬游客。在沿海區的巖手縣,設有捕撈紅鱒魚、加工海帶的基地,每戶漁民每周可接待2~7位旅客,按季節安排游客參與勞動。北海道是日本觀光休閑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每年接待幾百萬游客。
美國
早在1941年,美國農業旅游開始發展,當時有許多美國城市居民駕車到鄉間,以每小時0.6~1.5美元的價錢向農民租馬來消磨時間。1962年以后,由于政府政策的鼓勵,農業旅游迅速發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度假農莊”及觀光牧場的經營。到1977年,美國有1800萬人前往鄉村觀光度假,僅在美國東部就有1500個觀光農場,在西部還有為數較多的專門用于觀光旅游的牧場。在美國辛辛那提州有個農村,專門用瓜果、蔬菜塑造人物形象;在堪薩斯州有個壁畫家以農田為畫布,以播種機為畫筆,以各種莊稼作色彩,在田野里種出一幅大約二三十畝的“莊稼藝術畫”,供市民欣賞,深受歡迎。
法國
早在1855年,法國有一位名叫歐貝爾的國會參議員帶領一群貴族來到巴黎郊區鄉村度假,開鄉村旅游先河。目前,法國有1.6萬戶農家建立了家庭旅館,推出農莊旅游。全國33%的游人選擇了鄉村休閑度假,鄉村農業休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萬,每年給法國農民帶來700億法郎的收入,相當于全法國旅游業收入的1/4。
意大利
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鄉村去體驗農業野趣,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作,或者在農民土地上搭起帳篷野營,或者在農民家中住宿。目前,意大利的農業旅游已與現代化的農業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新型生態環境及其他社會文化現象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綜合型項目。
德國
在19世紀后期,德國萊比錫城市的醫生有鑒于城市居民生活的緊張壓力,大力推動市民農園,以期讓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享受田園生活的情趣,來恢復身心疲勞,調節生活節奏。德國政府為了促進市民農園的發展,在1919年,制定了《市民農園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市民農園法”。德國的鄉村旅游發展于20世紀30年代,主要形式是休閑度假型的“度假莊園”和“市民農園”。“度假莊園”主要是吸引游客前往農場度假,并與農場主人一起生活,住在農家,使游客在觀光度假之余,亦能盡情欣賞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生活,親身參與農場生產活動。游客對象多是全家旅游和夫妻旅游,60%的游客一次停留在“度假莊園”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