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武玉欣,劉潔,張陽,王東博
(中國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沈陽 110001)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病死率極高的惡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和血液傳播。目前,艾滋病已經成為全球最為矚目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國也正面臨著艾滋病的嚴重挑戰[1,2]。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統計,到2002年底我國HIV感染人數已經達100余萬,已經進入了艾滋病的快速增長期[3]。因此建立嚴密的艾滋病監測網絡,對全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進行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普及工作勢在必行。國內外很多學者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方面的調查,但是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更進一步研究不同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關系方面的文獻較少。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的新的統計方法,近年來被稱為統計學的三大進展之一[4]。結構方程模型的主要特點是,即可以研究可以觀測的顯變量,又可以研究不能夠直接觀測的隱變量,而且可以通過路徑圖顯示變量間的關系,并利用統計學方法來驗證預先假設的結構關系是否合理。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SEM來探討AIDS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之間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為制定科學的AIDS綜合防治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按照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沈陽市6處建筑工地的1 025名建筑工人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員經過統一培訓,利用自設計的調查問卷,通過面對面詢問的方式填寫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 025份,獲得有效問卷961份,問卷回收率為93.8%。
資料用SPSS 12.0建立數據庫,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LiserL8.5軟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
結構方程模型中包含了兩種子模型,其中一種為測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用來確定和測量顯變量與潛變量之間關系;另一種為結構模型(structural model),用于確定和測量潛變量之間的關系。在結構方程模型里,無法直接測量的那些變量我們稱為潛變量(latent variable,LV);而那些可以直接測量的變量稱為顯變量(manifest variable,MV)[5]。
1.3.1 測量模型:測量模型可以用以下回歸方程的矩陣形式表示:

其中Λx是觀察變量X在外生潛變量ζ上的q×n維因子載荷的矩陣,矩陣中元素為λx。同理,Λy是觀察變量Y在內生潛變量η上的p×m維因子載荷的矩陣,矩陣中的元素為λy。
1.3.2 結構模型:結構模型是反映潛變量與潛變量之間關系的模型。內生潛變量η之間的相互作用效果用結構參數矩陣B表示;而外生潛變量ζ對內生潛變量η的直接作用效果用結構參數矩陣Γ表示,則結構模型表示為:

結構方程模型的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的意義,見圖1。
方程(1)可以用圖1的上半部分表示,它是由觀察變量 X(x1,x2,x3,x4)、外生潛變量 ξ(ξ1,ξ2,ξ3,ξ4)和觀察變量 X 的測量誤差 δ(δ1,δ2,δ3,δ4)構成的測量模型。
方程(2)可以用圖1的下半部分表示,它表示了內生潛變量 η(η1,η2)和觀察變量 Y(y1,y2,y3,y4)及其測量誤差 ε(ε1,ε2,ε3,ε4)間構成的測量模型。圖 1的中間部分是表示外生潛變量ξ(ξ1,ξ2)與內生潛變量η(η1,η2)、內生潛變量與內生潛變量之間以及與干擾項ζ的關系。

主要包括模型構建、模型擬合、模型評價和模型修正。
采用lisrel 8.7軟件,利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方法進行分析,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表共21個艾滋病相關調查條目,利用SPSS12.0進行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關系的因子分析,檢驗結果顯示,KMO(Kaiser-Meyer-Olkin)值為7.33,提示較適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檢驗結果P<0.001,因此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的零假設,認為適合于作因子分析。利用方差極大法旋轉后提取前3個主要因子,經因子旋轉后選擇前3個主要因子,第一個因子為艾滋病相關知識,共7個條目,主要為“HIV是否可以由孕婦傳染給孩子”、“HIV是否可以由乳汁傳染給孩子”、“共餐是否可以傳染HIV”、“共用針頭是否可以傳染HIV”、“咳嗽是否可以傳染HIV”、“共用馬桶是否可以傳染HIV”、“游泳是否可以傳染HIV”。第二個因子為艾滋病相關行為,其條目主要為“不安全的性行為會傳染HIV”、“吸毒會感染HIV”。第三個因子為艾滋病相關態度,共兩個條目,分別為“HIV患者是否都應該隔離”、“你愿意與艾滋病患者共餐嗎”、“你愿意照顧艾滋病患者嗎”,結果見表1。
考慮到艾滋病的知識、態度和行為與可能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有關,因此將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和由因子分析得到的艾滋病的知識、態度、行為3個因子一起作為結構方程模型的隱變量,分別定義為LV1、LV2、LV3、LV4 3個隱變量,構建模型路徑圖,探討艾滋病的知識、態度、行為之間的關系。利用Liserl 8.50軟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估計模型參數。檢查結構方程的解是否合適,參數的估計值是否合理;計算不同類型的整體擬合指數,如:擬合優度指數(goodness of fit index,GFI)、近似誤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調整擬合優度指數(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等,以衡量模型擬合程度,并據此修改模型。最后構建的結構方程模型,如圖2所示。

表1 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的因子分析結果Tab.1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among AIDS-related 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r

本模型共估計了13個因子負荷,6個因子間的相關系數,13個變量的誤差方差。最終結果顯示,模型的 χ2=583.65(P < 0.05),擬合優度指數 GFI=0.84,RMSR=0.086。AGFI>0.8表示擬合較好,RMSR值<0.1表示擬合可以接受,本模型各項擬合指數擬合較好。
通過結構方程模型,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艾滋病相關知識與對待艾滋病的態度、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艾滋病相關知識與艾滋病相關行為關系最密切,因子載荷為0.52,提示了解艾滋病相關知識可能會對艾滋病的危險行為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艾滋病相關知識與相關態度的因子載荷為-0.21,說明艾滋病的相關知識與對待HIV感染者的態度有著很大的關系,我們應該加大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從而使社會更加公平合理地對待HIV感染者。在本次研究中還發現,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和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都有影響,其中年齡因素在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型中因子載荷最大為1.56,提示年齡因素可能是影響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在對建筑工人進行艾滋病相關知識宣傳時應著重考慮年齡因素的影響,針對不同的年齡群采取不同的手段進行宣傳和教育。
由于城市流動人口的文化知識水平不高,對AIDS的了解較少,傳播途徑和預防知識的知曉率低,并且有研究表明,城市流動人口存在普遍的危險性行為,是預防AIDS流行的重點關注人群[6,7]。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我國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流動人口將長期持續下去,外來的勞動者進入城市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應該提高宣傳力度,讓他們了解AIDS傳播和預防的知識,以便消除他們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另外,在干預的策略和措施上,我們應該考慮城市流動人口的自身特點,提供一些專家咨詢服務,適當提供有效的預防和安全性行為的建議,通過AIDS的宣傳教育和行為干預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性傳播疾病的發病率。
由本研究可知,利用結構方程式模型定量地描述各變量的內在規律,不但可以研究變量間的直接效應,還可以研究間接效應;模型中不但包括了可觀測的顯變量,還包括不能觀測的潛變量。近幾十年來,結構方程模型不僅在統計領域發展迅速,而且在心理學、教育學和醫學等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8,9]。它不僅可以通過路徑圖完成理論模型的構建,而且還可以驗證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這種新的統計學方法,為全面認識和深入研究變量間的關系提供了強大的方法論支持。但在使用結構方程模型的時候,我們應該避免在沒有任何理論假設的情況下,盲目采用結構方程方法,在不考慮分析數據的屬性和適用條件的情況下,不僅無法達到驗證因果規律的目的,甚至有時候會產生錯誤的結論。因此,研究者應該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對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局限性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在使用過程中注意應用條件,以保證使用方法的正確性。
[1]Gao X,Wu Y,Zhang Y,et al.Effectiveness of school-based education on HIV/AIDS knowledge,attitude,and behavior among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inWuhan,China[J].PLoSOne,2012,7(9):e44881.
[2]He N,Zhang J,Yao J,et al.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voluntary HIV counseling and testing among rural migrants in Shanghai,China[J].AIDS Educ Prev,2009,21(6):570-581.
[3]Yan J,Xiao S,Zhou L,et al.A soci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HIV/AIDS in a village of Henan Province,China[J].AIDS Care,2013,25(3):302-308.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2011 年中國艾滋病疫情估計[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1,18(1):1-5.
[5]趙二江,崔丹,梁淑英,等.艾滋病的流行現狀與預防措施[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7):1597-1599.
[6]常靖,楊永利,施念,等.艾滋病預防控制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3):164-166.
[7]張瑩,時景璞,時間春.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與性行為調查[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1,40(1):1110-1113.
[8]王媛,郭劍,王建華,等.應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醫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生,2009,30(10):907-908.
[9]連玉龍,張晨,劉繼文.結構方程模型對醫學院校教師心理緊張反應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5):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