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勇 游 敏
(四川省中江縣集鳳中心衛生院 四川 中江 618118)
乳腺增生病又名乳腺囊性增生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葉增生,它是我國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乳房疾病,此病發病率極高且主要發生于女性且多發于中年婦女身上。乳腺增生屬于一種乳腺的良性增生,但患有乳腺增生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于健康的婦女。乳腺增生并非是炎癥引起,它屬于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主要跟內分泌失調以及精神因素有關系,中醫藥治療此病效果并不明顯,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1]。筆者為了進一步研究中藥乳增寧膠囊配西藥他莫昔芬聯合用藥治療乳腺增生癥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我院100例乳腺增生癥患者,其中治療組采用乳增寧膠囊聯合莫西林與對照組采用乳增寧膠囊進行對比分析,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增生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33±3.4歲。病程6個月~17年,平均病程為5±2.7年。單側乳腺增生患者31例,雙側乳腺增生患者69例。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50例采用乳增寧膠囊聯合莫西林,對照組采用乳增寧膠囊,兩組患者均符合疾病納入標準,各臨床資料并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兩組之間可以進行比較。
1.2 診斷標準:乳腺增生癥狀的診斷標準為(1)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脹痛或刺痛且在經期前后較為嚴重,他隨著月經以及心情又關,疼痛時間長短不一,無規律。(2)單側乳房或者雙側乳房出現大小不同且形狀也不一的腫塊,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但觸動有疼痛感,部分患者乳頭出現溢液,瘙癢特征。(3)患者使用超聲或者紅外線掃描能觀察到乳腺增生影像同時不存在乳房惡性腫瘤情況。
1.3 方法:對照組50例患者選擇口服乳增寧膠囊(中藥成分含有三七、紅花、萊菔子、鹿茸等),每日三次,每次四粒,每日3次。觀察組50例患者選擇口服乳增寧膠囊后再口服他莫昔芬,每次10mg,每天一次。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月經期需停服,30天一個療程,且每個療程后到醫院檢查乳房疼痛變化和月經情況再進行下一個療程的用藥,總共需治療3個月[2]。
1.4 療效評價標準:乳腺增生癥治愈療效評價標準:治愈:乳腺增生現象完全消失,乳房沒有疼痛感,腫塊也消失,隨訪觀察3個經周期沒有復發現象;顯效:乳房疼痛感減輕或消失,腫塊較治療前相比縮小一半以上,隨訪觀察三個經期沒有加重;有效:乳房疼痛感有所減輕,腫塊較治療前相比不小于一半;無效:腫塊沒有縮小或者有增大效果,疼痛感較治療前有所減輕或沒有減輕或加重。總有效率=(治愈數+顯效數+有效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選取我院100例浮現增生癥患者,治療組50例患者中治愈15例,顯效21例,有效11,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50例患者中治愈8例,顯效16例,有效14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77.5%,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n/%)
乳腺增生癥是我國婦女常見乳腺疾病,它與人體內分泌功能有密切的關系,主要是體內卵巢內分泌失衡,孕激素有所降低促使雄激素分泌過量導致乳腺結構紊亂。此病主要在婦女月經前后較為明顯,情緒波動對乳腺增生有所影響。患者臨床反應為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人們對此病的預防需要穩定情緒且積極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乳腺增生癥屬于乳“癖”,乳腺增生主要是因為氣滯血瘀,肝氣郁結、氣血不暢等所導致,想要治療此病就需要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消炎止痛的藥物。乳增寧是由多種中藥組配而成,所含成分有三七、紅花、萊菔子、鹿茸等中藥,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消炎止痛[3]。
乳腺增生主要是雄激素分泌過量導致乳腺結構紊亂,他莫昔芬是一種對雄激素產生拮抗作用的藥物,它可以使雄激素和孕激素達到平衡效果,阻礙雄激素刺激乳腺管組織和周圍纖維組織的過度增長。他莫昔芬治療效果明顯但對月經多少有所干擾。
綜上所述,有效的治療乳腺增生需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況,調節內分泌,令雄激素與孕激素達到平衡效果。本次研究中,中藥乳增寧膠囊配西藥他莫昔芬聯合用藥治療乳腺增生癥效果明顯優于乳增寧膠囊單獨治療,此方法效果明顯且復發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1] 王仲敏.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癥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09,5(8):67-68
[2] 楊東曉.乳增寧配合他莫昔芬治療乳腺增生病60例[J].光明中醫,2009,24(5):863~865
[3] 郝奎.乳腺增生癥服用乳癖消[J].光明中醫,2008,(8):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