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鳳華
(阜寧縣中醫院 江蘇 鹽城 224400)
在正常休養或者單純性地服用藥物無法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時,患者可能需要通過接受手術治療,手術作為當今世界一種重要的治療方式,其治療效果一直備受肯定,然而,由于手術會造成損傷、出血等各種不良反應(出血為最危險的不良反應),人們一直在找尋可以優化治療效果、最小化不良反應的有效措施。本文正是從護理干預減少術后不良反應入手,探究其對術后出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2012年在本院普外科進行腹部手術治療的300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150例和對照組15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2組在性別、年齡、身體素質、出凝血時間、血常規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護理方法
2.1.1 常規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手術前提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讓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術后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并及時處理術后發生的緊急情況。
2.1.2 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手術對于病人是一種嚴重的心理應激,它通過心理上的疑懼和生理上的創傷直接影響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動,并由此對手術后的康復產生影響,甚至決定手術的成敗。其作用于下丘腦-腺垂體-腎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軸和交感神經系統,使之激活并釋放糖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質,加重術后出血[1]。對于心理承受力差、年齡較大以及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他們的心理因素也就更加重要,因此,護理工作者需根據患者的特殊情況進行個性化護理。首先,須向患者介紹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堅定患者做手術的信念;其次讓患者充分了解本次手術的相關知識和手術過程,減輕患者由于對手術不了解帶來的憂慮、緊張;同時須向患者說明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教導患者如何應對不良反應的方法。總之,在護理過程中,護理工作者要做到耐心貼心,幫助患者克服心理因素,取得最佳的手術效果。(2)術前護理:護理工作者需幫助患者做好術前必備的常規檢查,并向患者提供飲食、運動方面的指導,讓患者多食營養性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切記忌煙忌酒[2]。(3)術后出血護理:術后出血是最為危險的不良反應,護理工作者需特別注意患者的術后出血情況。不同手術會導致患者不同情況的出血狀況,所以需針對不同原因可能引發的出血進行預防性護理,如由于膀胱過度充盈導致的TURP術后近期出血,需給予特殊的膀胱沖洗的護理[3]。此外還有一般性的切口出血,多由患者咳嗽、說話過多、頻繁活動引起,此時需提醒患者囑咐患者減少和避免咳嗽,減少說話,減少活動。同時,止血藥物也應參與配合使用。
2.2 觀察指標:記錄2組患者術后出血情況,并計算出血患者所占比例。
兩組術后出血情況見表1。
觀察組術后出血率僅為0.7%,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術后出血情況比較
術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術后不良反應,常規護理的患者由于對疾病或者護理知識認識的局限性,術后出血率都處于較高水平,而通過綜合性護理干預,即在術前、術中、術后全程實施系統性護理,這一概率可被明顯降低。已有研究表明,針對性地止血措施可使患者術后出血情況明顯改善,促進患者康復[4]。本實驗通過對觀察組實施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旨在探究護理干預對病人術后出血不良反應的效果,實驗結果表明,觀察組術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降低術后出血發生率,體現了護理干預對手術患者康復的重要性。
[1] 高 靜,郭晶平,馬春艷.TURP術后早期并發癥相關因素分析與預防性護理干預研究[J].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10,14(2):67
[2] 尤玉蓮.護理干預對甲狀腺術后出血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2):143~144
[3] 朱圓.采用不同皮膚準備方法后皮膚表面細菌含量的臨床觀察[J].護理研究,2006,1(20):51
[4] 李甜,劉秀娥.手術全程護理對手術患者行為狀況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4(11):2576~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