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佩軍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高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浙江 寧波 315174)
冠心病是現今心內科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而超過80%的冠心病患者會伴有高血壓,血壓的升高可以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且血壓的水平與冠心病的發生率呈正相關[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使得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并趨于年輕化。傳統的治療方法常常是以單用降壓藥為主,但是有研究表明單用藥物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不但降壓效果不佳,而且心絞痛以及冠心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2]。因此,我院對部分患者采用了聯合藥物的治療,旨在尋找一種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本次研究的對象選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統計如下:
1.1 研究對象:本組研究對象均選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一共100例。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從34~68歲不等,平均(49.3±14.2)歲,病程從2~14年不等,平均(7.8±2.3)h;實驗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從38~70歲不等,平均(51.6±11.1),病程從1~16年不等,平均(7.9±2.4)h。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以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 WHO于1999年和國際高血壓聯盟高血壓治療指南制定的相關高血壓的診斷標準[3];②均符合WHO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及國際心臟病協會指定的《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4];③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病的患者;④排除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嚴重的心力衰竭病人;⑤排除對試驗藥物有過敏的患者;⑥所有患者意識清楚,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兩組患者參與實驗前兩周均停止原藥物治療:①對照組:本組50例患者僅服用貝那普利一種藥物,10mg/次,1次/d;②實驗組:本組50例患者在服用貝那普利(10mg/次,1次/d)的基礎上,再服用阿伐他汀鈣片,10mg/次,1次/d。14天為一個周期,4個周期為1個完整療程,過程中記錄并觀察心絞痛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束后觀察療效。
1.4 觀察指標:分別從血壓、心絞痛改善兩項來比較兩組的療效。
1.5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降壓效果比較:(1)對照組治療前平均收縮壓為(153.5±14.6)mmHg,平均舒張壓為(99.8±5.4)mmHg,相較于實驗組治療前平均收縮壓(151.4±12.9)mmHg和平均舒張壓(100.7±6.7)mmHg,均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2)對照組治療后平均收縮壓為(139.6±12.8)mmHg,平均舒張壓為(89.6±4.7)mmHg,相較于對照組治療前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為均有明顯下降,其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3)實驗組治療后平均收縮壓為(126.7±14.2)mmHg,平均舒張壓為(81.6±3.6)mmHg,相較于實驗組治療前的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為均有明顯下降,其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4)實驗組治療后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相較于對照組治療后平均收縮壓為和平均舒張壓下降更為顯著,其差異均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降壓效果比較(mmHg)
2.2 兩組患者心絞痛改善比較:經過1個療程的治療后,對照組患者顯效7例,有效30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74%;實驗組患者顯效19例,有效2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6%)和顯效率(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4%)和顯效率(14%),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無效率(4%)明顯低于對照組(26%),其差異也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絞痛改善比較(例(%))
由于近年來,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其治療及預后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臨床對心血管事件的預防措施中,往往是以單用降壓藥或者降脂藥為主,但是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單用藥物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療效。貝那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用于各期高血壓的治療,作用慢,但維持作用時間長,對心功能指標有良好改善作用,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癥狀及運動能力。阿托伐他汀為他汀類血脂調節藥,屬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臟,使血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中度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由此對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產生作用。貝那普利聯合應用阿托伐他汀,不但能夠很好地控制血壓,同時能夠預防心絞痛的發作,改善冠心病的預后,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治療措施。[5-7]本研究的結果也很好證明了上述觀點。
綜上所述,貝那普利安和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不但能夠很好地控制血壓,還能夠顯著的緩解心絞痛,改善冠心病預后。
[1] 張江麗,韓清華.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壓特點及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2):14:146
[2] 開憲.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病用藥[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5,33(7):12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2010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4] 胡大一,王宏寧.高血壓病流行的全球趨勢及對策[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22(4):193-195
[5] 董玉婉.藥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觀察與分析[J].當代醫學,2009,15(22):145
[6] 周瑞.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9
[7] 陳新石.高血壓患者控制高血壓同時降低膽固醇(聯合使用絡活喜和立普妥)可降低冠心病死亡和心肌梗死發作的風險[J].中華醫學雜志,2007,87(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