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梅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濱海 224541)
乳腺增生疾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的臨床表現通常為乳腺疼痛或乳腺腫塊等,且大多數病患常伴有乳房疼痛的癥狀,主要出現雙側的疼痛,且情緒轉變時病情會加重[1]。現對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乳腺增生病患進行回顧分析,通過隨機分組的形式,將所有患者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2組,每組各50例。其中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性的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比較及分析兩組病患的抑郁、焦慮等程度。具體情況如下報道。
2.1 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乳腺增生病患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對照組50例,其中實驗組的年齡最大為58歲,最小為23歲,平均年齡40.5歲;病史最長的6年,最短的7個月;12例患有輕度增生,23例中度增生,15例重度增生。而對照組患者中最大的年齡為57歲,最小為22歲,平均年齡為39.5歲;病史最長的6年,最短的6個月;10例為輕度增生,26例中度增生,14例重度增生。這兩組病患在年齡、數量、病情、病史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2 護理干預方法:首先,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的方法干預。包括下面幾點:①心理的輔導:疏導患者心理,并向其講解消極情緒對疾病的影響,以及具體說明相關的不良情緒等,比如:郁悶、悲觀、焦慮、絕望。與此同時安慰患者,排解患者的心理問題。②健康教育:讓患者積極參與健康教育的講座,并且單獨輔導每個患者[2]。待詳細了解每位病患的實際情況后,依據病患的個體情況給予詳細講解,認真答復病患的疑慮。③社會支持:護理人員與病患的家屬、朋友等應從各方面關心與支持患者。其次,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的方法,主要講述病理、病因以及該病的治療方法,預防方法等。
對照組的抑郁程度為81.12±6.0分,焦慮程度為75.25±5.20分;實驗組的抑郁程度為51.12±5.08分,焦慮程度為41.01±3.0分。兩組患者的抑郁與焦慮程度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病患的抑郁與焦慮程度比較
乳腺作為性激素的重要靶器官,深受性激素的影響。并且當患者出現劇烈的情緒轉變時,將對其的內分泌功能造成影響,從而引起垂體、下丘腦、卵巢等功能的紊亂,最終導致機體內部的激素環境發生嚴重失衡。乳腺增生的病因主要為周期性的內分泌激素嚴重失調,進而導致雌激素水平的逐漸增高。或者由于乳腺組織對雌性激素的刺激性增多,致使疾病產生。乳腺增生癥不但影響乳腺的生理功能,以及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與生活,而且還有可能致使乳房變形,對女性的軀體形象方面存在負面影響[3]。再者在乳腺增生的病患中大多數情緒不穩,易于出現緊張、煩燥、焦慮等負面情緒。對此,綜合護理干預乳腺增生患者的不良情緒,有針對性、有計劃地疏導患者的恐懼心理,以逐漸減輕患者的消極情緒,從而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促使患者樂意配合醫生進行治療與護理。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通過對乳腺增生患者采取適合的護理干預后,實驗組病患的不良情緒得到顯著性的改善,不僅顯著消除了病患的緊張情緒,而且還大大增強了患者對該病的認識能力。此外,護理干預對包塊的明顯變軟或者縮小有一定的影響,疼痛相對減輕,能真正達到減輕乳腺增生的目的。總之,在乳腺增生癥病患的綜合護理中,要高度重視調節病患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指導病患運用積極向上的應對措施,例如:樂觀的心態、穩定的情緒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等,避免運用屈服、回避等消極的應對措施,幫助病患克服疾病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各種困難,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魯霞霞,張偉娜.乳腺增生的診斷療效及護理方法[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5):322-323
[2] 己新麗.女性乳腺增生的治療及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1):211
[3] 謝燕芳,張東梅,李東娥.乳腺治療儀治療乳腺增生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8(8):218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