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滌非
甲亢是指由于甲狀腺本身功能失調或外源刺激引起的人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的甲狀腺毒癥,臨床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突眼和高代謝綜合征[1]。目前,我國臨床治療甲亢對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MMI是最為常用對抗甲狀腺藥物之一。本院對部分甲亢患者使用MMI長期口服治療,療效顯著,無明顯不良反應,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68例,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齡23~49歲,平均(36.7±6.7)歲。病程:6個月至2年,平均(1.3±0.4)年。病情:輕度11例,中度41例,重度16例。診斷標準[2]:根據2007年中華內科雜志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排除標準:白細胞減少或粒細胞異常;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害;心腦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伴有甲亢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明顯甲亢并發癥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身體素質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按照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口服MMI片(上海中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773)進行治療。其中,輕度甲亢患者10 mg/次,2次/d;中度甲亢患者10 mg/次,3次/d;重度甲亢患者15 mg/次,3次/d,連續用藥30 d為1療程,每療程結束對患者病情做重新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繼續用藥,直至患者甲亢癥狀得到控制,停藥,復發后再行病情評估和用藥。觀察組:起始用藥方案與對照組相同,在患者甲亢癥狀得到有效控制后,不停藥,給予患者維持劑量MMI(5 mg/次,2次/d),以維持甲狀腺功能。各組患者均完成3年觀察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痊愈,患者甲狀腺腫、突眼等甲亢臨床癥狀消失,脈率回復正常,體重增加,甲狀腺素水平恢復正常;顯效,患者甲亢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脈率基本恢復正常,體重增加,甲狀腺素水平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甲亢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脈率減慢,體重無降低或稍有增加,甲狀腺素水平有所恢復;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及甲狀腺素水平等未發生變化。②觀察期內復發率。③甲狀腺功能指標:患者血清中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nine,FT4)、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變化。④甲狀腺免疫指標:患者血清中TSH受體抗體(TRAb)的水平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以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有效率和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有效率為91.2%,顯著高于對照組70.6%(P<0.05);觀察組甲亢復發率為5.9%,顯著低于對照組26.5%(P<0.05)。
2.2 甲狀腺功能比較 觀察組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免疫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免疫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免疫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甲狀腺功能TRAb(U/ml) TSH(UIU/ML) FT3(pmol/L)FT4(pmol/L)觀察組 4.33±0.33* 4.22±0.82* 17.12±3.04* 7.53±9.21*2.72±0.47 5.92±0.84 21.98±3.01 37.12±11.3對照組
2.3 不良反應比較 3年觀察期內,觀察組有5例粒細胞減少,1例藥物性皮疹,對照組相應比例為3例、2例,均可在停止用藥后3周內自行緩解,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
3.1 甲亢的發病趨勢和治療現狀 甲亢(hyperthyroidism,簡稱甲亢),是由內源或外源因素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引起的甲狀腺毒癥,屬內分泌系統常見病和多發病。臨床以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最為常見,可達所有甲亢的85%。患者主要表現為甲狀腺彌漫性腫大、突眼、以及一系列高代謝癥候群。據統計,近年來甲亢發病率呈日益增高趨勢,我國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3],發病年齡多集中在20~45歲之間。
一般認為甲亢的發生與自身免疫有關,遺傳為其最主要對發病基礎,又可受感染或精神刺激等影響。一旦起病,臨床治療上很難痊愈,往往反復發作,對精神、神經、心血管、造血、生殖、消化、肌肉骨骼等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可累發甲亢性高血壓、甲亢性糖尿病、甲亢性精神病等多種并發癥,嚴重者可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及甲狀腺危象危及生命。
目前,甲亢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狀腺藥物[4]、131I[5]、手術治療[6]、中藥治療以及多種藥物結合治療。其中,131I和手術治療風險較大,且存在甲減的可能性;而中藥治療療程長,緩解率低;因此,抗甲狀腺藥物是臨床治療甲亢的一線藥物,而MMI是一般甲亢的首選[7]。
3.2 FT3、FT4、TSH與TRAb在甲亢的診斷價值 FT3和FT4是循環血中甲狀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的活性部分,其含量穩定,不受血中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和含碘雜質的影響,能準確地反應甲狀腺功能狀態,在甲亢對診斷方面具有極高對特異性[8]。TSH對甲狀腺組織的生長、分化及甲狀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和釋放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含量水平與TH水平直接相關,是甲亢診斷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因此,一般甲亢患者對臨床診斷應包括FT3、FT4和TSH,又稱甲功三項。TSH是一種分泌型結合蛋白,通過與甲狀腺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而發揮生物學活性,TRAb可競爭性抑制TSH與其受體結合,阻斷TSH持續分泌,在甲亢的診斷中也有較高對特異性。
本研究表明,MMI長期口服治療甲亢,有效率較高,可顯著改善患者甲狀腺功能和免疫狀態,且無明顯毒副作用,臨床安全可靠,具有可推廣性。
[1]李愛玲.用甲巰咪唑聯用比索洛爾治療甲亢臨床效果的研究.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09:506-507.
[2]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亢.中華內科雜志,2007,47(10):876-882.
[3]李卉.甲亢病證結合診療方法及療效觀察.北京中醫藥大學,2012.
[4]湯錦萍.甲亢藥物治療研究進展.中國醫學創新,2012,9(9):156-157.
[5]徐志勇,周嘉強.131I治療甲狀腺疾病進展.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2,10(2):170-172,175.
[6]李義星.甲亢的手術治療效果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2,7(31):117-118.
[7]黃卓,李璋巍,劉仁芬.不同頻次甲硫咪唑治療Graves病的療效比較.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12):65-67.
[8]方自國.181例老年非甲狀腺疾病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測定結果分析.安徽醫學,2012,33(3):3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