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社
慢性前列腺炎多發生于中老年男性,目前對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病機理還不明確[1],對此病診斷上也沒有明確的依據。前列腺液中的白細胞計數高低被臨床作為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斷依據之一,還被作為臨床療效評價的標準。為了研究前列腺液中的白細胞記數與臨床癥狀輕重是否有相關性,對2008年10至2010年10月來我院男科治療的8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例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2例,年齡30~55歲,平均40歲。病程多在3個月以上。慢性前列腺炎診斷標準:病程>3月,同時具有小便有不適、生殖區疼痛或不適感,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每高倍鏡下>10個,排除其他盆腔器官疾病、前列腺增生及尿路感染等疾患外,方可以診斷。
1.2 方法 按照固定的表格模式對患者有關慢性前列腺炎癥狀進行評分[2],對慢性前列腺炎引起臨床癥狀進行的評分,患病人員通過自身上一周的具體情況,如實回答表格上的問題,然后再計算得分情況。最后的得分,可以判斷病情的輕重/治療效果,得分越高,表示患病越重,相反的就輕,重度得分>20,中度11~19,輕度≤10;前列腺液白細胞計數檢查:要求禁止性欲至少3 d,按摩前列腺的部位是從直腸,取出前列腺液在高倍鏡下觀察白細胞的計數[3],視野內布滿白細胞,用(++++)表示,在視野內占大部分用(+++)、占一半用(++),很少一部分,但有集中點用(+)表示,散在或無為(-)。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8.2統計軟件的Spearman相關分析程序進行統計分析。
根據前列腺炎癥狀評分標準對82例慢性前列腺炎進行評分,其中重度12例,中度55例,輕度15例,同時進行前列腺液白細胞計數檢查,統計并比較,具體見表1。

表1 前列腺炎癥狀評分與前列腺液白細胞計數關聯性(例,%)
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表現不一,沒有確切的臨床診斷標準,反復遷延難于徹底的治愈,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90年代國外的一些學者制定出了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內容其中涉及3個方面:排尿出現異常、生殖區疼痛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表明[4],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能很好地體現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臨床表現出的癥狀,已成為臨床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治療效果評價的可靠性指標?,F在臨床也經常把前列腺液中的白細胞計數看著是判定診斷與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治療效果的主要指標。
但隨著更進一步的臨床深入研究,發現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同前列腺液中的白細胞計數兩者間有時并不統一[5],有的患者臨床表現出的癥狀比較嚴重,可是前列腺液中的白細胞計數卻不高;有的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有緩解,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降低明顯,可是其前列腺液中白細胞計數卻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些對于評價臨床治療效果與治療選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難度。我院對8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臨床病例所進行相關的分析表明,前列腺液中白細胞計數與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沒有相互的關聯性,也就是說前列腺液中的白細胞計數并不能反映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輕與重的程度在機體各種生理條件正常時,前列腺液中含有少量的白細胞,但各種性刺激如手淫、性交可以影響前列腺液中白細胞的計數,使其增高。有文獻報道,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細胞計數同臨床出現的癥狀的嚴重程度的關系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的炎癥輕重程度與臨床上發生的癥狀沒有平行關系,從而可推斷慢性前列腺炎不止一種致病因素與發病機制而引起的臨床癥狀。
目前好多專家、說者認為慢性前列腺炎不能作為一個單純的疾病看待,而應看著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臨床有多種癥狀的癥候群,所以臨床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不能單靠消除前列腺局部的炎癥為主,而應把減輕臨床的各種癥狀作為最終治療的目的。局部前列腺炎癥的輕重程度很難用前列腺液中白細胞計數來準確的反映,前列腺液中白細計數與臨床多種癥狀無相關聯性,且好像引起慢性前列腺炎臨床多種癥狀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前列腺局部的炎癥所導致的,所以把它當作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診斷與臨床治療效果評價的指標不適合。而應該把臨床表現的各種癥狀作為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診斷與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指標。這次研究同時也提示我們,今后對于慢性前列腺炎發病機制的探討不應該單單局限在目前這種狀況,而應該把思路打開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研究,如果單單考慮前列腺自身的原因上,可能很難得到慢性前列腺炎的真正發病的病因。
[1]武立新,梁朝朝,唐智國,等.前列腺液WBC計數與臨床癥狀的相關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3):194-196.
[2]顧方六.現代前列腺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536,541.
[3]夏同禮.現代泌尿病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477-480.
[4]張艷斌,梁朝朝,林政.慢性前列腺炎治療分析.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08,43(5):586.
[5]張搖旭,朱慶國,馬搖鑫.前列腺炎診治分析·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6):327.